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機里的「隱藏功能」,跟你和爸媽都息息相關

手機里的「隱藏功能」,跟你和爸媽都息息相關

所謂「無障礙」,

為的不是少數人,

而是關乎我們每一個人。

1

認識沈廣榮的時候,我意識不到他看不見。他的生活比我酷多了。

我們是在微信上認識的。晚上 7 點多,沈廣榮通過了我的微信好友驗證。我給他打了一個電話,他說,正忙著籌劃自己的 21 歲生日音樂會。

計劃是這樣的:10 月 15 日,他在深圳的阿門酒吧舉辦一場黑暗中的音樂會,請玩樂隊的朋友來上台表演,請家人、朋友、同事一起來聽。

我也經常幻想自己某天能組個樂隊登台演出,但他 15 歲就做到了。

跟我說起他玩音樂的故事,隔著屏幕我都能聽出來他的激動:自學著玩了 9 年的架子鼓,幾年後組樂隊唱搖滾。除了會打鼓能唱歌,沈廣榮還會做 MIDI 音樂,平時會給朋友編曲,音頻編輯軟體 Auddition 也用得溜,業餘時間還給正版軟體做了一個漢化包。

沈廣榮在改進他的敲鼓軟體,照片來自工人日報

我說,我連基礎的編程課學不下去。結果發現他編程都是自學,花了 5 年時間,不用打開電腦屏幕,「靠耳朵」敲代碼,也手速如飛。他甚至還有自己開發的軟體……

我們聊天的時候,離音樂會開始還有 2 天,沈廣榮還沒確定音樂會完整表演曲目。他說,來深圳工作後忙,玩音樂變少了。

讓他忙碌的工作,也是他自學了 5 年編程找來的。從 2015 年到現在,他在深圳信息無障礙研究會做工程師。

他每天都是這麼上班的:拿著手機,用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來滑去,「讀屏軟體」會把手指觸碰到的內容「念」出來,他通過這些聲音來判斷應用的功能到底能不能用,要是不能,就得給開發應用的科技公司寫解決方案去了。

對於視障人士人們來說,「看到」移動互聯網的方法,就是讓個應用、文字,甚至是表情變成聲音。

「找到這些不好用的地方,給企業寫解決方案,有時我還會寫一些輔助測試的小工具。」他說。

沈廣榮對聲音的敏感度極高。手機讀屏語音的速度比人說話的聲音快好兩三倍,我完全反應不過來,但沈廣榮操作得很順暢。

他測試的應用,就是生活常用的淘寶、微信、支付寶、QQ……很多功能,如語音轉文字、讀屏軟體,對於視力聽力正常的人們只是「多一種選擇」,但對視障和聽障人士,這是他們和這世界接觸的門檻。

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讓我們的生活更便捷,但對沈廣榮和其他視障人士來說,這幾年的生活方便了很多:

他們原來不能一個人出門。打車很麻煩,沒有「明眼人」的幫助,上計程車很沒安全感。現在滴滴支持了讀屏,視障人士也可以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一個人可以去機場,跨越去城市探親

去購物也麻煩。以前去超市有那麼多的貨架,連一支牙膏還有那麼多牌子,視障人士即使在有幫助的情況下也很難選擇產品。最近幾年,外賣可以上門,視障人士一個人就能挑選菜品、生活用品,還能選品牌,原來他們只能打電話叫為數不多的幾家外賣,現在沈廣榮和他的同事,經常在辦公室點下午茶外賣……水果、零食、甜點,每天不重樣。

最大改變還是支付,原來視障人很難看清紙幣面值,在餐廳和便利店付款也需要幫助。而現在,手機支付,讀屏應用也會念出來金額,他們對花了多少錢一目了然。

所以手機應用和操作系統里,能不能都支持讀屏,對於視障人士來說很重要。

但沈廣榮很快就給我解釋,這件事光有讀屏還遠遠不夠。他的崗位叫做「信息無障礙工程師」

而也是因為他我才知道,「信息無障礙」這個詞,不是指「殘障人士專用」功能,而是任何人,身體健全還是殘疾人,年輕人還是老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平等的,沒有障礙地獲取和使用信息。而在國內,視障、聽障、讀寫障礙、老人數量加在一起,已經超過了2 億

而也不一定讀屏才是「信息無障礙」。字體放大、前景和背景色調換、音視頻加字幕,等等,雖然這些對健全人而言看上去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基本設置和功能,但對於低視力、色盲色弱人士、以及聽障人士,還有感官功能弱化的老年人來說,卻很重要。

2

不過沈廣榮的生日音樂會,他的同事兼朋友劉彪是趕不上了。

他是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的技術主管,這周末要飛一趟重慶,去給一家公司講講信息無障礙。

1989 年出生的他,已經有十多年的自學編程經歷,加入研究會比沈廣榮要早一年。

深圳信息無障礙研究會開會的樣子,圖片來自工人日報

問起他最近一個很自豪的項目,他說是華為手機 EMUI 5.1 版本無障礙項目。因為這次第一次,他們在系統底層,而不只是應用層面考慮信息無障礙。

為了這個事兒,他和同事們忙活了小半年,到現在還在進行測試和反饋。

從去年年底開始,劉彪給華為提供了很多視障人士使用手機的問題,其中一個是第一次打開手機時,需要進行網路和 SIM 卡設置,這一部分無法直接開啟讀屏功能,需要「明眼人」的幫助才能幫忙搞定。

今年 3 月,劉彪終於等到了期待已久的結果:華為 P10 首次開機,用兩隻手指長按屏幕,就能開啟讀屏功能。

除了這個功能之外,還有一些有意思的,例如用語音可以分辨同音字「他」和「她」,語音系統不會直接說「Ta」,而是「男的他」、「女的她」、「動物的它」,讓視障人士也能輕鬆把字給用對。

「應用如果不好用,還是有替代品,但操作系統上是否支持信息無障礙,變化會來得更根本一些。」劉彪說。

華為也把信息無障礙當作是 P10 手機的一大亮點,在的推廣視頻里還高亮了這次合作的一些數據:

「3600 小時的開發,7000 次聯合測試,200 次反覆調整,EMUI 信息無障礙項目,終於邁出一小步。」

但劉彪認為,目前國內的互聯網公司信息無障礙,並不是從 0 到 1 從無到有的事情。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大的互聯網公司都意識到了支持信息無障礙的重要性,但因為每個應用也會進行更新修改,對信息無障礙支持,也需要反覆在應用更新中支持起來。

劉彪說,每一次應用進行大版本的更新,原來沒問題的功能,可能也會因為代碼修改出現問題,而會出現倒退,所以每次他們都需要重新測試,然後給互聯網公司提修改需求,哪一些需求最影響視障人士使用,更需要緊急修復。

很多時候,互聯網公司新版本應用上線前,給到他們的時間並不多。「最長一周,最短可能只有兩三天。」劉彪最近在忙的是支付寶的新版本應用,給到他們測試的時間也只有幾天,在回我微信的時候,已經將近 10 點了,他才剛剛下班回到家。

「這事情確實也累也辛苦,而且反覆,」劉彪說,「但看到修改後確實自己和身邊的朋友用得舒服一些,還是能有一個動力推動著自己往前走。」

他說,他是工程師,也是一個用戶。

3

今天,在沈廣榮舉辦生日音樂會的時候,國內關注信息無障礙的人們也沒閑著。因為 10 月 15 日,還是國際盲人節。

今天在微博上,不僅是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科大訊飛等科技公司發了號召的海報,免費午餐發起人鄧飛、民謠歌手周雲蓬、奇葩說的邱晨、果殼網的創始人姬十三,都參與話題#讓更多人看見#。他們想傳達的,其實是這件事:

「我們今天為無障礙所做的推動和改變,其實都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為我們自己或者自己的親人提供一個更加便利的生活。所以無障礙並不是和當下暫時還健全的我們無關的一件事。」騰訊首席前端技術專家黃希彤告訴 BottleDream。

黃希彤在騰訊推動信息無障礙,再讓更多人獲取信息上,他認為技術能幫上忙。只要有更多的人給信息無障礙發聲,產品的設計者們也能更多的意識到信息無障礙的重要性。

Facebook 的信息無障礙工程師團隊

「要讓產品策劃者要意識到我們的用戶中原本就包括各種各樣的人,包括老花眼的老人,耳朵背的老人、色盲者這樣通常被認為是健全人的障礙者,也包括障礙更加明顯的盲人、聾人、肢體殘障用戶。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互聯網產品,應該儘可能的去讓更多的人去使用,而不是把其中某一些人視作價值不高的小眾用戶,輕易放棄掉。」黃希彤說。

深圳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的首席專家張昆觀點也是類似:「人性化不是為了讓人感動,人性化的產品意味著使用人群更廣泛,商業價值更大」。

他認為,國外最大的科技公司如 Google、IBM、微軟、Facebook 都有專門的信息無障礙團隊,也是有這一層面的考量。在國內,騰訊、阿里巴巴、微軟、百度等公司在最近幾年也開始意識到信息無障礙的重要性,於是這樣才有了故事開頭,盲人工程師沈廣榮和劉彪的故事。

而對於未來的技術,物聯網、無人駕駛汽車、人工智慧的音箱……劉彪也對新技術很是期待。

「因為我們還有很多實體的洗衣機和微波爐很難使用,未來如果都能用手機、語音來控制家電,還能坐著無人駕駛汽車出行,生活真的會很不一樣。」

長按掃碼

讓更多人看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ttleDream 的精彩文章:

六大維度層層剖析,一篇文章帶你快速讀懂信息無障礙
坐在沙發上,她去了秘魯、愛琴海、沙烏地阿拉伯
你的不開心,不一定是假期綜合症
不會休息,再長的十一假期也拯救不了你
「畢業1年,我換了20個合租室友。」

TAG:BottleDr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