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水很獨特!海南史上考試最厲害的「考神」就出生在這裡

風水很獨特!海南史上考試最厲害的「考神」就出生在這裡

俯瞰宛如仙境的海南省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海南歷史上考試最厲害的人就出生在這裡!這裡是海南「考神」張岳崧的故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首批646個入選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莊。清嘉慶十四年( 1809 年)中進士,以一甲第三名及第,成為海南歷史上唯一探花郎。嘉慶皇帝為海南的張岳崧能考中這樣高的名次而喜悅地說:「何地無才乎!」

張岳崧(1773—1842),字子駿,又字翰山、澥山,號覺庵、指山。廣東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人。這是一個有近三百年歷史的古村,人口不到三百人,儘管村子很小,但出了海南歷史上考試最厲害的人,他就是清代唯一的探花張岳崧,他曾任兩任兩浙鹽運使,湖北布政使,護理巡撫,官居二品。圖為彩虹橫掛高林村張氏古祠堂。

張岳崧是海南在科舉時代唯一的探花,官至湖北布政使(從二品)。革除各種陋規,四次受到皇帝召見,倡導並協助林則徐嚴禁鴉片。圖為張岳崧故里的古建築雕刻。

高林村位於定安縣龍湖鎮東北部。村子依建在伏龍山上,全村房屋大都坐北朝南,村後有黑嶺依託,東南西邊,丘陵、池塘、田土甬環抱,山水秀美。張岳崧總是被自己故里的錦繡山水所陶醉,他把高林村的東面、南面到西面的山水逐一命名為圓勢嶺、掛榜山、香爐墩、大鼓坡、獅子山、琴嶺等,並賦詩詠贊。

張岳崧主持編纂《瓊州府志》,擅長書畫,是清代知名的書畫家,與丘濬、海瑞、王佐並譽為海南四大才子,是海南讀絕(丘濬)、忠絕(海瑞)、吟絕(王佐)、書絕(張岳崧)「四絕」中的「書絕」。圖為張岳崧的直系後人坐在修復前的古祠堂前。

海南清代唯一的探花張岳崧的子孫中也是遠近聞名,張岳崧次子張仲彥是進士,四子中過舉人,其孫張熊祥也中舉人,一家三代功名在海南不多見,所以張岳崧家族被人稱為「海南第一家」。張岳崧故居和張氏祠堂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下修繕一新,懸掛著的「探花及第」和「進士」牌匾顯示出張氏家族曾經有過的輝煌。

清嘉慶皇帝50大壽時,在酒席上命文武百官吟詩作對,行文助興。張岳崧興趣勃勃,才思敏捷,巧妙地把清代皇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和嘉慶順序上下排列,對仗工整,既祝賀嘉慶皇帝,又歌頌歷代皇帝,一語雙關。只見他深思了片刻,舉懷喝了酒,便揮毫寫了這樣的一副壽聯;順天康民雍然乾道嘉千古,治世熙朝正是隆恩慶萬年。圖為張岳崧墓碑。

高林村有著獨特的風水人文環境,張岳崧家不僅是出才子最多的,為清朝海南唯一旺族,而且不乏才女,除了長孫媳許小韞,還有張岳崧的長兒媳吳氏、二兒媳符素文、三兒媳趙淑芳、堂侄媳王氏……都是傳奇的才情女子。

張岳崧一生主要貢獻是:勵精吏治,善於管理,革除各種陋規,節約開支;仗義疏財,熱心教育和公益事業,捐出自己的養廉銀和薪俸建書院、郡城等,資助貧寒士子赴鄉、會試,救濟災民;督促江漢一帶維修好堤防工程;倡導並協助林則徐嚴禁鴉片。

張岳崧博學多才,文章、詩詞、書畫、政治、經濟、水利、醫學無所不精,其詩賦宗漢魏而出入唐宋諸家,書法得晉唐諸家奧秘,臨仿各造轉錄,片紙隻字,世人爭索珍藏。圖為今日的高林村古村道。

張岳崧述著甚豐,一生著有《筠心常文集》10卷、《筠心堂詩集》4卷、《運河北行記》1卷、《訓士錄》1卷、《公牘偶存》1卷。特別是1838年他辭官回歸故里後,主持編纂具有44卷的《瓊州府志》。這些著作今均保存在廣東中山圖書館。圖為修繕一新的高林古祠堂。

海南的古鄉村沒有江南水鄉的秀氣,沒有徽派民居的雅緻,也不比麗江古民宅有文化韻味,但還是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歷史上海南島屬蠻荒之地,經濟落後文化也落後,一個村子能出個大人物那就會很快名揚島內外。在定安縣有一個高林村就出了一位奇才,那就是海南清代唯一的探花張岳崧。圖為高林村古村道。

為了使自己的學識得到傳播,激勵有志之士,張岳崧曾在海南的瓊台書院、雁峰書院,廣州的粵秀書院,肇慶的端溪書院講學。

張岳崧7歲(1782年)能認字,平常喜讀書,與其他兒童牧牛、釣魚、遊戲時,常帶著書本,有空就讀。10歲負笈到瓊山縣拜蔡尚昭先生為師,年紀雖然是學生中最幼者,功課卻特好,蔡先生常給予誇獎,總覺得岳崧跟乏童不同,日後必有大成。11歲回家在村裡的私塾讀書,開始習寫文章,行文論事與眾不同,文路開闊,文理通順。12歲到縣城應童子試,其父認為年紀太小,應認真讀書而不要急著應試,因此各科目尚未考完,便令其回家。

張岳崧年少時,生性聰敏過人且放蕩不羈。他在三及村(今址在縣看守所之北,已湮沒)林員外家陪讀時,常常因貪玩受私塾先生的責罵。張岳崧撰了一副對聯:「不怕貪貪得八斗五車貪仁富義;何嫌蕩蕩到龍樓鳳閣盪子成家。」表示他的遠大抱負。圖為修繕一新的張氏祠堂。

海南清代唯一的探花張岳崧的子孫中也是遠近聞名,張岳崧次子張仲彥是進士,四子中過舉人,其孫張熊祥也中舉人,一家三代功名在海南不多見,所以張岳崧家族被人稱為「海南第一家」。張岳崧故居如今修繕一新。

清嘉慶九年( 1804 年),張岳崧參加甲子科鄉試中舉人。清嘉慶十四年( 1809 年)中進士,以一甲第三名及第,成為海南歷史上唯一探花郎。嘉慶皇帝為海南的張岳崧能考中這樣高的名次而喜悅地說:「何地無才乎!」

張岳崧中進士後,一生異地為官,歷任翰林院吉士、編修、侍講,四川鄉試主考官、會試同考官,國史協修,文穎館纂修,文溥閣校理,文英殿纂修,江蘇常鎮通海(常州、鎮州、通州、海州)兵備道,兩浙鹽運使,浙江按察使,湖北布政使,護理湖北巡撫等職。他不論在京師還是在外地任官,責任心都極強,政績斐然,深受上司的器重和百姓的讚頌。

張岳崧的歷史主要貢獻是:勵精吏治,善於管理,革除各種陋規,節約開支;仗義疏財,熱心教育和公益事業,捐出自己的養廉銀和薪俸建書院、郡城等,資助貧寒士子赴鄉、會試,救濟災民;督促江漢一帶維修好堤防工程;倡導並協助林則徐嚴禁鴉片。

清道光十九年農曆二月( 1839 年 3 月),道光皇帝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南下廣州查禁鴉片。當時身任護理湖北巡撫的張岳崧聞風而動,積極響應,極力支持。張岳崧在向道光皇帝所上的《奏查禁鴉片章程》中,提出嚴禁鴉片的主張和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傑拍 的精彩文章:

現代人穿漢服體驗古人過中秋佳節是怎樣的情景?
貴州省塘約村成美麗鄉村建設「網紅」 全國數百考察團紛紛前來

TAG:生活傑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