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臣:你不是我的表孫子嗎,怎麼成表侄了?青年:我當官了!

大臣:你不是我的表孫子嗎,怎麼成表侄了?青年:我當官了!

南唐後主李煜是亡國之君,更是著名的詞人,作為一代風流才子,他的身邊自然是集聚了很多與他有共同語言的才學之士。這其中,最受李煜恩寵的就是張洎。張洎是南唐進士出身,行止洒脫,文采清麗,博覽佛道書籍,與李煜詩歌唱和很是投機,李煜讓他知制誥,參預機密,後來任為宰相,掌握朝廷重權。但人性畢竟是複雜的,張洎雖然在文學方面很有才氣,但在為人方面卻也深受人們的詬病。

大臣:你不是我的表孫子嗎,怎麼成表侄了?青年:我當官了!

首先就是張洎太恃才傲物,為人張狂,性格狹隘,得理不饒人,抓住人家的短處斗個沒完,得罪了不少的文武大臣。史書說他:「性情險詖,好攻人短,頗為世人不齒。」他本來與潘慎修是好朋友,一聽說潘慎修被皇帝選為了記室,馬上就不高興,立即疏遠了他。

其次就是他慣於見風使舵,人一闊臉就變。想當年張洎還是舉人的時候,他上門拜會顯貴張佖。為攀上這一高枝兒,張洎自稱從表侄孫。張佖不知哪裡來的這位孫子,但見張洎頗有才氣,就認了這門親。後來張洎考上了進士,也得了官,他再去拜見張佖竟然給自己長了個輩分,不再「裝孫子」,而是自稱表弟。到張洎當了宰相,更連這個表親也不認了,只把張佖當作一般的下級看待。官越大,竟然輩分也越高,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此外,張洎的氣節也是個問題。宋軍攻南唐,一直打到金陵城下,生死存亡之際,宰相張洎激昂主戰,發誓:「一旦不虞,即臣當先死」。他還與大臣陳喬約定,城破之日,就是他們赴死之時。把皇帝感動的熱淚盈眶。但破城之後,陳喬慨然赴死,而張洎卻猶豫了起來,對皇帝說:「國亡臣死,天經地義。但是,萬一宋朝責怪您負隅頑抗,總得有個人為您辯護一下吧?乾脆我跟您一起降宋吧。」與相約赴死,結果卻背信棄義,已死的陳喬要是知道了非氣活過來不可。

不過,張洎還是很有一套的。張洎與李煜一起作了趙匡胤的階下囚,趙匡胤第一個就把張洎找來厲聲問:「你為何多次勸李煜拒降,害得我損兵折將?」他還命人取出張洎親筆書寫的調遣救兵的「蠟丸書」為證。張洎早有準備,他毫不懼怕,從容回答:「各為其主,今能一死,盡為臣之份了。」藝術,真是說話的藝術!這句話一出,令趙匡胤大為驚訝,也極為讚賞——忠臣啊,視死如歸的忠臣!趙匡胤不僅沒難為他,還授官太子中允,入舍人院。

大臣:你不是我的表孫子嗎,怎麼成表侄了?青年:我當官了!

趙匡胤劇照

張洎有才,能出色的處理政務,還非常好學,入宋之後不斷陞官,後來在寇準的推薦下當上了參知政事。但張洎的性格卻沒大變,當寇準當政的時候,他極力投靠,跟在後面唯唯諾諾,但暗地裡,張洎還揣摸著奏本準備誹謗寇準。他還非常貪吝,喜愛珍玩寶物。後主李煜歸宋後,生活已經變得比較貧困,但張洎記掛著李煜的珍玩,沒事還去討要。李煜沒什麼送給他,於是乾脆就拿些白銀器件給他,結果張洎很不滿意。對舊主這樣,也可看出他並非一個宅心仁厚之人。

大臣:你不是我的表孫子嗎,怎麼成表侄了?青年:我當官了!

後來宋太宗發現,張洎議事常迎合自己的意旨,根本不給自己提出任何建設性的意見,對他很不滿意,將其降為刑部侍郎。僅僅十餘日後,張洎就病逝於開封。人都是複雜的,張洎有才,也有工作能力,但也有很大的人性弱點,或許是險惡的政治環境,造成了他性格的複雜多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磨坊 的精彩文章:

地方進貢柑橘,皇帝:今年的小啊!王爺:我家的比這大!猜忌被殺
兒子犯死罪,公主背包袱入宮面聖:這是你爹的破衣服!皇帝大哭
駙馬被逼酒躲進老婆房間,公主大樂:多謝灌酒之人,我可見著你了
宰輔回家群犬沖主人亂吠,宰輔感嘆:我死後,這事可寫入史書!
入洞房才子逃走:媳婦太丑!新娘一把拽住:問你個問題!相敬相愛

TAG:歷史磨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