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設計師談中國時尚:不應盲目追求奢侈品
(原標題:倫敦時裝周華人設計師談中國時尚:不應盲目追求奢侈品_《參考消息》官方網站)
英媒稱,能讓嘎嘎小姐(Lady Gaga)去找她借演出服的台灣女設計師一定神通廣大,但在倫敦時尚圈打拚的黃薇十分低調。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10日報道,倫敦時裝周之前,黃薇的工作室洋溢著緊鑼密鼓趕場的氣氛,比如打版用的桌子在工作室最中心、佔據了最大空間。「我只有20%的時間在做設計,還要充當造型師、策展人、秀導等等。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我會的越多,就越省錢,」她說。
畢業於聖馬丁、得過Burberry Fashion Fringe大獎、並被《芭莎》等媒體譽為「最具才華的新人設計師」、來自大連的設計師王海震表示,品牌在初期比較重視形象,但之後會兼顧不同市場的特點進行調整。他目前設計分主打線和商業線,相互搭配售賣,他說:「設計師也需要麵包和黃油,所以需要一些相對商業的單品。」
然而,學專業美術出身的黃薇堅信自己的設計是藝術作品,她不否認自己的品牌是在奢侈品的價錢範疇,但其中的精神卻是截然不同。對於商業化,黃薇斬釘截鐵地說:「我不喜歡快時尚,我的品牌也不會像Zara, H&M那麼平易近人。我希望穿我設計的客戶,是因為在衣服里可以看到或是穿上它可以找到一部分自我,享受這個過程是奢侈的。」
報道稱,但時裝周對於黃薇的設計,並沒有都給予鼓勵。在2013年剛起步的時候,除了倫敦時裝周,她也嘗試過亞洲和米蘭的時裝周,人們對於她設計風格的反饋和接受度都不盡如人意。比如有人會問:這怎麼洗呀?
黃薇說:「我開始注重實驗性,不會那麼在意實用性,我想設計是更精神上的作品。倫敦在這方面給我很大包容,這裡文化十分多元,有利於(品牌的)塑形。」
但談到英國時裝界對於新人幫助的時候,黃薇從來都沒有質疑。她說,許多鼓勵新人的項目和機構都非常優秀。
報道稱,這位觀點不那麼不平易近人的設計師,還認為設計師應該「教育」消費者如何消費,「現在的奢華產業有些荒謬,」黃薇表示,不要人云亦云,街拍出現的款式或是明星的穿戴未必適合所有人,要「告訴別人我是誰,而不是盲目跟風。」她對於大牌的銷售策略不敢苟同:「身為設計師不應該去跟任何的潮流。」
報道稱,毋庸置疑,這位年輕的設計師是想通過自己的作品「引導」消費者,不是因為它稀有或者大牌,而是在這件衣服里能夠發現自我,才最珍貴。但以中國大陸為代表,人們對盲目的奢侈品消費有很大的需求。根據世界奢侈品協會調查,70%的中國大陸奢侈品消費者認為奢侈品是用來社交的重要符號,有攀比價值的必要性。85%以上的日本消費者認為,沒有奢侈品的日子將會缺失個人競爭力。而歐美已經有70%以上的奢侈品消費者是真正因為自己喜歡款式和認同某個設計師而購買。
黃薇深知,「想要改變消費習慣,需要改變社會價值觀,這需要時間。」同時她希望自己這樣的新人設計師,或是已經存在的舊品牌對自己的重新定義,會讓整個產業變得更健康。
不喜歡聚光燈、設計理念也不平易近人的黃薇就這樣獨闖倫敦時尚圈,但是不能否認這個作品登台倫敦時裝周一線大牌秀場、被嘎嘎小姐青睞的女生很成功。


※法媒頭版中文大標題介紹「強國崛起」:進入中國世紀
※潛逃12年後 逃犯想洗白身份到派出所辦戶口時落網
※支付王國煉成記:4年增長1000餘倍 數據仍在動態躍升
※俄抓獲4名涉恐嫌疑人 嫌犯策劃在莫斯科發動襲擊
※日媒:日本擔心在IMF投票權被中國反超降至第三位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