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的9本好書

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的9本好書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梅貽琦 清華大學校長

在中國現代教育史上,清華國學研究院是一個十分獨特的現象。1925年,在全國都按照西方模式辦學的情況下,帶有濃厚的中國舊式書院色彩的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成立。

梁啟超、陳寅恪、王國維、趙元任,被稱為國學院四大導師,正是因為擁有他們這樣的老師,清華國學院的聲望遐邇聞名。清華國學院也由此開始,建立了中國學術獨立的傳統。

分享四大導師的9本好書。(每位導師3種主要著作,因篇幅原因,一本書或收錄2至3種著作)

(從左至右:陳寅恪、王國維、趙元任、梁啟超)

一、梁啟超

「過去半個世紀的知識分子,都受了他的影響。」

梁啟超 (1873─1929),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1922年起在清華學校兼課,1925年應聘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1927年,離開清華研究院。被譽為清華大學四大國學導師之一。

「一紙風行海內,觀聽為之一聳!」嚴復這樣評價。

胡適說,」梁任公為吾國革命之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國之思想界。十五年來,吾國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義及世界大勢者,皆梁氏之賜,此百喙所不能誣也。「

又說:」使無梁氏之筆,雖有百十孫中山、黃克強,豈能成功如此之速耶?「

在一段時間,梁啟超成為毛澤東尊崇的人物。他不僅學習梁氏的思想,模仿梁氏的文風,還給自己取了「學任」(梁啟超號「任公」)的筆名。

1.《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校本)

影響深遠的名著

看書如聽梁任公講學

一本書讀懂300年學術史

晚明的20多年,清代,民國12年,是為300年。

本書原為1923年秋至1924年春夏間,梁啟超在清華等校講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課程的講義,成書後共分十六講。

中國國家圖書館普通古籍閱覽室藏有題為《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的「清華學校講義」一冊,現存第一至十二講(第十二講未完)內容,經過與當時聽講者回憶的對照,應即為梁啟超在清華學校的講義原本。

2.《國學小史》

「史也,史也!」

揭示梁啟超講授「國學小史」原貌

1920年冬,梁啟超應清華學校之邀,開設課外講演「國學小史」。

老子教人用功最要緊的兩句話,說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孔子,是最崇信自然法的人,是意志最堅定強毅的人。

墨子真算千古的大實行家,認為人類享用當以維持生命所必要之最低限度為界。不惟在中國無人能比,求諸全世界也是少見。

孟子說: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人而能若是乎?我們讀這位大聖人的書,總要有聞而興起』的精神,才算不辜負哩。

這期間著有《清代學術概論》《墨子學案》《中國歷史研究法》《情聖杜甫》《屈原研究》《中國文化史》《變法通議》等。

3.《梁啟超論中國文化史》

詩是歌的笑的好呀,還是哭的叫的好?

換一句話說,詩的任務在讚美自然之美呀,抑在呼訴人生之苦?

再換一句話說,我們應該為做詩而做詩呀,抑或應該為人生問題中某項目的而做詩?

——梁啟超

《飲冰室合集》分《文集》《專集》兩部分。1903年,《文集》出版,文700餘篇,詩話1種,詩詞300餘首。我們熟悉的《少年中國說》《論不變法之害》等均收錄其中。《專集》包括《戊戌政變記》《自由書》《新民說》《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代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古書真偽及其年代》等104種。編年排列。2012年,商務印書館將《飲冰室合集》中浩如煙海的經典分類編輯成冊,依據原典進行改排,除《梁啟超論中國文學外》,還有:

(1)《梁啟超論中國法制史》

(2)《梁啟超論儒家哲學》

(3)《梁啟超論中國文學》

(4)《梁啟超論前秦政治思想史》

(5)《梁啟超論諸子百家》

二、王國維

被譽為新史學的開山之人

王國維(1877--1927),在四大導師中,他是第一個來到清華的。王國維年輕時學習語言、科學、哲學和心理學、社會學,30歲之後研究文學。中年之後,又治中國古代史,在甲骨文方面取得了優異成就,奠定了他國學大師的地位。

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他平生學無專師,自辟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

曾任教於清華大學國學院,桃李門生、私塾弟子遍充中國史學界。

4.《王國維文學論著三種》

《人間詞話》

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詞話著作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此第三境也。

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宋元戲曲考》

中國最早一部關於戲曲歷史的書籍

《宋元戲曲考》於1912年成書,1915年,商務印書館初版時候更名《宋元戲曲史》。本書探討中國戲曲形成過程、戲劇的淵源及戲劇文學,並且以宋元兩朝為重點,還兼及曲調的專著,材料豐富,態度謹嚴,對雜劇的斷代更為研究界長期沿用,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古典文學研究著作。

《評論》

紅學史上的里程碑著作

中國文學研究史上,

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中西文學比較研究論文

《紅樓夢》者,悲劇中之悲劇也。其美學上之價值即存乎此。

然使無倫理學上之價值以繼之,則其於美術上之價值尚未可知也。今使為寶玉者,於黛玉既死之後,或感憤而自殺,或放廢以終其身,則雖謂此書一無價值可也。何則?

欲達解脫之域者,固不可不嘗人世之憂患,然所貴乎憂患者,以其為解脫之手段,故非重憂患自身之價值也。

《王國維文學論著三種》整理出版了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人間詞話》和《宋元戲曲考》, 為便於讀者更為全面、深入地了解王國維的這三種文學論著及其在文學研究方面的相關成就,《王國維文學論著三種》還選收了王國維的詞作及一些相關的著述作為附錄。

三、陳寅恪

「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

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總共著作還不如陳先生寥寥數百字有價值。

——梁啟超

合中西新舊各種學問而統論之,吾必以寅恪為全中國最博學之人。寅恪雖系吾友而實吾師。

——吳宓

陳寅恪(1890—1969),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學者。

在清華國學院成立之初,梁啟超向校長推薦留居國外的陳寅恪。校長因陳寅恪一無學位,二無論著而拒絕。梁啟超力爭說:「我梁某也算著作等身了,但總共還不如陳先生寥寥數百字有價值。」校長終於被說服。

陳寅恪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5.《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中國中古史研究的傳世傑作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精闢論述唐代政治史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包含了禮儀、職官、刑律、音樂、兵制、財政等與隋唐制度及其建置相關的內容,涵蓋了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民族學、社會學、考古學、文化史、語言文字學等與中古史相關的諸多領域,顯示了陳寅恪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中西文化的關係、種族與文化的界定、胡化漢化的實質等問題的高標卓識。

6.《元白詩箋證稿 》

陳寅恪先生「以詩證史」的代表作

藉助唐詩考證唐史

通過對唐代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敘事詩的考證,闡發唐代政治史。

陳先生認為中國詩包含時間、人事、地理三點,故與歷史發生關係。將所有分散的詩集合在一起,將同一時代人物關係和地域連貫起來,則可以補充和糾正歷史紀載之不足。

《元白詩箋證稿》既利用中國古詩的特點來研究歷史,同時又以史家的眼光來的拓展文學的視界,開啟了「以詩證史,亦詩亦史」的研究風尚,堪稱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

以一人之命運管窺乃至考據斷代之典章,制度,器物,風俗,以市井所喜談論流傳之名妓,艷詩,傳奇主角入手,絲絲入扣,興起於俗而又俗之掌故逸聞,成就大雅之雅的學術名著。

四、趙元任

被譽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

「一位傑出的語言學大師,一個最能接受新科學新工具新觀念的博學多才的學人,一位當代的人文學者。他超越了民族和國界,超越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卻又對孕育他的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傳統及語言文字一往情深。」

趙元任(1892—1982),中國現代語言學先驅,同時也是中國現代音樂學之先驅,「中國科學社」的創始人之一。

28歲被美國康乃爾大學聘為物理講師。29歲時,他回到清華,擔任物理、數學和心理學講師。30歲時任哈佛大學哲學講師。33歲時被聘為清華哲學教授。

7.《趙元任全集·第14卷》

收錄趙元任博士論文:

「Continuity:A Study in Methodology」

本卷收入趙元任早年為《科學》等雜誌撰寫的數十篇科普文章,以及博士論文。

其博士論文用數學的概念和方法研究連續性的方法問題。這一卷從多側面、多角度反映趙元任早期學術思想的拓展和形成過程。

目錄

第一輯

心理學與物質科學之區別(1915)

和平進行曲(1915)

永流電(1915)

科學與經歷(1915)

能力(1915)

永動機(1915)

無線電(1915)

八板湘江浪合調(1915)

地果圓乎?地果動乎?(1915)

用數(1915)

海王行星之發見(1915)

地船(1916)

吹煙幻術(1916)

飛行機黑夜落地法(1916)

說時(1916)

煤煙之四害(1916)

大陵變星(1916)

中西星名考(1917)

中西星名圖考(1917)

紙連環(1917)

織女牛郎(1917)

睡眠之時間(1917)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務印書館 的精彩文章:

鏡頭下的秦嶺風土與人情
《「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7)》新書發布會
陳潔:楊絳先生的夢
生活不能沒有慾望,也不能沒有畏懼
書院:中國古代教育最重視什麼?

TAG:商務印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