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欣賞:看古詩詞里的交通工具

欣賞:看古詩詞里的交通工具

相比起現如今咱們的交通工具,頓時感覺慢了很多,不過仔細讀古詩,那意境倒也能品出來幾分味道。

對於大多數古人來說,慢悠悠的牛車可能最普遍了。牛車速度雖慢,但負重能力強,最適合農用。杜甫在《上兜率寺》中寫道:「兜率知名寺,真如會法堂。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庾信哀雖久,何顒好不忘。白牛車遠近,且欲上慈航。」據《法華經》記載,「有大白牛,肥重多力,形體殊好,以駕寶車。」坐著白牛車,於悠悠路途中,並不耽誤賞景,可算是一大樂事了!

馬也是古代較為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孟郊在詩中寫道:「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46歲進士及第,從此別開生面。因此,詩一開頭就直抒胸臆,說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再不值得一提。今朝金榜題名,鬱結的悶氣已如風吹雲散。眼前天宇高遠,大道空闊,騎馬疾馳,四蹄生風,詩人心中的抱負抒發得淋漓盡致。

牛車給人厚實的感覺,深得農人們的鐘愛;而騎馬則更顯英姿颯爽,意氣風發。這兩種交通工具,顯然都不適合大家閨秀。深閨女子出門,一般都坐轎子。李白在《宮中行樂詞》中寫道:「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寶髻,石竹綉羅衣。每出深宮裡,常隨步輦歸。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在詩中,「步輦」即為轎子。不過,轎子也分為多種,有供大家閨秀乘坐的轎子,也有供爬山的遊人們乘坐的轎子。另有首詩寫道:「絕壁臨江千尺余,上頭一徑過肩輿。舟人仰看膽俱破,為問行人知得無。」詩中的「肩輿」便是扛在肩頭上的小轎子,既可抬著轎子走一般的路,更可攀登險峰,可謂輕巧便利。

有牛、馬、轎,自然也少不了江南水鄉隨處可見的輕舟。柳宗元在那首膾炙人口的《江雪》中寫道:「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孤舟獨釣,別有一番風趣,但也顯得凄涼無比。

古人的交通工具,主要分為兩種,一為畜力,如牛車、馬車和驢車,以及「春風鸞鏡愁中影,明月羊車夢裡聲」中的羊車;另一種則為人力,如轎子,還有人力車。如此看來,儘管今天的交通工具更為便利,但古代的車馬更別有一番趣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亮寶樓 的精彩文章:

2017墨香·李桂榮國畫小品展在亮寶樓開幕
八大山人:以書入畫,以畫入書
皇帝身邊的知名書畫大家——錢維城,作品什麼樣兒?
禪花有意開,茗茶暖心來

TAG:亮寶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