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理解的開光是這樣的嗎?
開光是許多宗教都有的宗教儀式。在我國,佛教中有開光,道教也有,而在民間信仰中,開光這一概念運用得極為寬泛,在很多時候甚至與嚴格的佛教、道教定義相去甚遠。
在佛教中,開光這一概念就著比較明確的界定。開光,就是通過佛教儀式,賦予佛像以神聖性,使其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器物。每當我們走進佛寺,看到莊嚴、威德的各種佛像,內心都很容易升起敬畏之心,感受到佛的神聖。
在佛教中,對於佛像之外的器物,一般不使用開光一詞,而稱之為「加持」。所謂加持,就是通過儀式,將佛教的精神性注入到器物之中。在這個意義上,汽車可以加持,手機號可以加持,結婚證可以加持,住宅可以加持,公司也可以加持。
需要我們更深入思考的是,加持、開光的根本精神是什麼?法師為保時捷開光之後,是不是就可以開240邁了?公司開光之後,是不是就可以偷稅漏稅了?結婚證開光之後,是不是婚姻就進入保險箱了?佛像開光之後,是不是就有求必應了?
很多人還停留在這個層次上,信佛的目的就是求福報。通過信仰,求取福報,這本身沒有什麼不對,但這只是宗教信仰的第一步。
佛教的根本精神,是為你自己的內心開光,開啟每個人內心的慈悲之光、智慧之光,開啟我們內在具足而被習氣遮蔽的佛光。當法師為我們的汽車加持之後,我們要牢記的,是佛陀的教導,是如法如律地生活,運用到實踐中,就是時刻憶念法師的加持,特別地遵守交通規則,特別地專心駕駛,特別地尊重路人。這樣我們的汽車一定會更加安全,我們的生活一定會充滿福報。福報的來源是我們每個人自心的覺悟,法師的加持是啟發、提起了我們內心的自覺。
當我們一次次跪倒在佛菩薩的像前,祈求佛菩薩保佑的時候,我們需要明白的是,無論多麼靈驗的佛像,都只會保佑內心追求覺悟的人,都只會保佑按照佛陀的教導去生活的人。當我們按照佛的教導,布施、忍辱、精進、般若、禪定的時候,福報自來。佛,是我們生活的老師;佛像的意義,是提示我們向老師學習。當我們感受到佛像的提示,按照佛陀的教誨生活,開啟自心的智慧之門,這才是佛像最終的開光。
一個真正的佛教信仰者,應該多一點智慧,少一分迷信;多一點身體力行,少一分怪力亂神。一念覺即佛,一念迷即凡夫。開光,最終就是開啟自心的佛光。


※普門示現 不忘初心——南普陀寺第九屆義工培訓大會隆重開幕
※戒殺護生 尊重生命
※趕跑傷身的7種情緒
※總是習慣性地打死蚊蠅,多念些往生咒可否彌補過失?
※秋季喝果醋有助於養肝護胃
TAG:南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