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竟然與痘痘有這麼「不可描述」的關係!
顧中一老師10月7日發了一篇簡易明了的濃縮版文章,闡述血糖對皮膚的影響《血糖是皮膚健康的決定影響因素?》,其中提及痤瘡與血糖。因為我常年與痤瘡患者打交道,想就此做進一步探討,歡迎分享、拍磚。
為了方便閱讀,先來了解兩個專業術語
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碳水化合物升高體內血糖水平的速度和能力的指標;
血糖負荷(Glycemic load,GL):一定重量的食物對人體血糖影響程度的大小。
故事的開頭是這樣的。
為了弄清楚環境因素對痤瘡的影響,Cordain等人對2個原始部落人群展開為期843天的研究,包括1200名(其中300名年齡15-25歲)巴布亞紐幾內亞北部Kitavan島居民和115名巴拉圭Aché土著部落的狩獵者。科學家們每半年為他們做一次皮膚檢查,在持續觀察的兩年多的時間裡,這1300多號人居然無一個人長「痘」。
這樣的結果可以說然爆了,要知道當時西方青少年痤瘡發病率高達79%-95%,比感冒還普遍!Cordain相信,遺傳差異已經不足以解釋如此懸殊的痤瘡發病率,更多是飲食因素造成的,他們吃未經加工的動植物,且沒有西方的漢堡、甜品、可樂這些高糖高澱粉食物!低精製碳水化合物、無牛奶飲食被認為是原始土著「痤瘡豁免「的主要原因。
來源:Diet and acne
這個實驗雖然存在一定爭議,但是勾起了科學家們的濃厚興趣。
2007年至2012年,科學家們對血糖負荷及痤瘡關係的研究越來越多。典型的有2007年一項隨機對照試驗,43名15-25歲的男性痤瘡患者中23人按要求做LGL飲食,12周痤瘡得到了明顯改善,體重下降,胰島素敏感性增加。2012年韓國也有一項類似的實驗,提示LGL飲食能顯著改善痤瘡,縮小皮脂腺體積。隨後,血糖管理與痤瘡的理論研究日漸風靡。
種種數據表明,血糖指數可能影響痤瘡的發展,美國皮膚病學會(AAD)更將其評定為B級推薦,II級證據水平。
來源:aad.org
高血糖負荷增加長痘風險的關鍵字
本段理解起來有難度,大家可直接跳至文章最後一部分痘痘肌怎麼吃。
來源:medicaljournals.se
關鍵詞1:血糖波動
人體攝入大量精製碳水化合物,血糖短時急飆,為了調節血糖水平,胰腺會釋放大量胰島素,致使血糖驟降至就餐前水平,如圖紅色曲線部分,血糖就像玩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
來源:lowglycemichapiness.com
血糖跌至某一低點,會誘發腎上腺分泌雄激素,肝臟得到指令後釋放糖原,使血糖恢復正常。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為了達到快速消除低血糖帶來的飢餓感,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吃吃吃。如此,血糖便被動重複地玩著過山車遊戲。
GIF/1.4M
關鍵詞2:胰島素抵抗
血糖大幅波動又會帶來一個格外顯著的問題——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指各種原因使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機體代償性地分泌過多胰島素產生高胰島素血症,以維持血糖的穩定)。胰腺君也是沒辦法呀,只能玩命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保證機體運作。
胰島素抵抗有時會牽涉到代謝問題。對於重度痤瘡,伴有肥胖的患者或者是梨型身材、多毛等癥狀的女性患者,往往不是單純的尋常痤瘡,它可能與代謝綜合征或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有關。遇到此類患者,有經驗的皮膚科醫生一般都會建議一一排查。
來源:medicaljournals.se
關鍵詞3: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
反正胰島素水平過高就不是什麼好事情。高胰島素水平、高胰島素血症導致一系列內分泌反應,這些反應可能通過刺激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分泌,降低IGF結合蛋白(IGFBP)-3,致使遊離的IGF-1增多。
IGF-1是一個厲害的角色,皮膚致炎因子中的東方不敗,促進腎上腺與性腺合成雄激素,激活雄激素受體活性,針針見血,促進角質細胞過度增生,加速皮脂分泌,誘導痤瘡,招招奪命。
關鍵詞4: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3
很好理解,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3(IGFBP-3)就是IGF的剋星。胰島素水平正常狀態下,機體有足夠的IGFBP-3結合IGF-1。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可下調IGFBP-3,遊離IGF-1變多,增加致炎概率。另外, 低濃度的IGFBP-3直接影響視黃醇X受體(RXRα)的利用率,亦是加重炎症的因素之一。
關鍵詞5:性激素結合蛋白
與痤瘡有關的激素有好幾種,其中雄激素(Androgen)對皮脂腺影響最大。性激素結合蛋白(SHBG)是由肝臟生成的一種糖蛋白,負責和性激素(包括雄激素睾酮)結合運輸,控制血循環的性激素濃度。
SHBG水平會隨著高胰島素血症的出現而降低,由於SHBG無法結合更多睾酮,血液中遊離睾酮增多,遊離睾酮進入毛囊皮脂腺細胞後,被I型5α-還原酶轉化為活性更強的雙氫睾酮(DHT),DHT通過一系列反應刺激皮脂腺細胞分化、皮脂合成,誘發或加重痤瘡。
關鍵詞6:雷帕黴素靶蛋白複合體1
高水平的胰島素會激發雷帕黴素靶蛋白複合體1(mTORC1),mTORC1的活化可刺激非生殖組織生長,具體一點,就是促進皮膚細胞生長、分裂,製造皮脂,並且催化激酶S6K1,促成胰島素抵抗,影響痤瘡的發展。
如果你一口接一口地豪吃榴槤或者大快朵頤各種甜品、麵包,第二天皮膚哀「紅」遍野,千萬不要大驚小怪,你的痘痘很有可能就是昨天吃出來的。
痘痘肌怎麼吃?
先來看看GI與GL指數區間,GI值55及以下的食物屬低升糖指數食物,痘痘肌可放心吃,56-69的適度吃,70以上的最好敬而遠之。當然咯,高GI食物並不是完全不能吃,掌握一些竅門,偶爾吃吃也是可以的。
GL是GI基礎上更全面的衡量方法,它兼顧了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以及葡萄糖的攝入量,所以,血糖負荷可以讓你更準確地了解食物對血糖的影響。
PS:奶製品是異類,雖然GI和GL值都不高,但是也有一定致痘風險。具體參見辣椒竟然不會讓人長痘?牛奶長痘酸奶就不?痘痘肌飲食指南大公開
總的來說,越是粗糙、未經精細加工、纖維或脂肪越多、糖分越少的食物升糖指數越低。相反,經過精細加工、纖維脂肪越少或者甜食升糖指數較高。如前所說,升糖指數僅僅是其中一部分,GL值更具參考價值。
參考資料:
[1] Cordain L, Lindeberg S, Hurtado M, Hill K, Eaton SB,Brand-Miller J. Acne vulgaris: a diseas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Arch Dermatol 2002 Dec;138(12):1584–90.)
活兒姐有話說
本文提到的里的GI和GL,其實就解決了「西瓜這麼甜,我只吃一口會不會發痘」的問題。
哦,忘了,西瓜漲價了。
本文經原作者「知膚哲也」授權轉載
未經原作者允許,不得二次轉載


※連鞋子究竟是粉白/灰綠都分不清,還怎麼網上購物?
※聽說在生理周期的這幾天里,怎麼吃都不會胖?
※這個秋冬,讓你氣場立馬翻倍的腮紅是啥樣的?
※各種眼藥水、洗眼液,是真的能讓你明眸善睞,還是會暗中傷害眼睛?
※又開始手腳冰涼了?生薑紅棗這些吃了真的有用嗎?
TAG:美麗也是技術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