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撥開迷霧,探索長平之戰背後隱藏的疑點

撥開迷霧,探索長平之戰背後隱藏的疑點

戰國歷史上最重要一戰——「長平之戰」歷來為人們所關注。這場由秦國名將、被後人稱為「戰神」的白起指揮的秦趙兩國會戰,經歷大體如下:戰國末期,秦伐韓國上黨,守將馮亭以上黨降趙,趙國採納平原君(戰國四公子之一)意見,納上黨而出兵御秦,從而與秦國兵戎相見於長平。這場戰爭以趙「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白起封號)」,白起「乃挾詐而盡坑殺之」結束。史料主要源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的記載。

然而,這場著名戰役背後隱藏著許多歷史疑點值得我們探究和深思。

首先,長平之戰在總參戰人數上存在「歷史疑點」。按照司馬遷的記載,這場戰爭,秦趙兩國各投入50餘萬「作戰力量」。而實際上,受制於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包括人口生產能力)和動員能力,秦趙兩國都不可能投入這麼多兵力。正如後世軍隊出征經常「號稱百萬」,實際只有「十餘萬」一樣,長平之戰雙方兵力都有「虛詐」成分。比如按照「戰神」白起自己的說法,長平之戰秦軍本身傷亡過半:「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假設秦軍總兵力與趙軍相當,約50萬,那麼在趙軍投降前秦軍就已戰死了20餘萬。在這樣的兵力對比下,趙軍不可能以40萬降20萬;另一方面,勝利方秦國以「五十多萬兵力」勞師遠征(作戰地域長平距秦軍首都咸陽有千里之遠),在遠離國土的形勢下竟能連續作戰近3年之久。而在冷兵器時代,確保後勤供應的通常作法是以「三民餉一兵」。如果秦軍真如司馬遷所記載的那樣投入數十萬之眾,按照每個士兵平均每天吃兩斤糧食來計算,每天就要消耗100多萬斤糧食(其中還不包括數萬馬匹的巨大消耗,以及後方保障的百萬民夫自身的消耗),這樣的戰場後方供應在當時生產力水平下絕難實現。

其次,作戰雙方用兵方略和戰術上存在疑點。以《史記》描述,當趙括率50萬趙軍迎敵之時,白起敢於僅用2.5萬人去堵截趙軍撤退,以5千騎分割穿插趙軍中路。以冷兵器時代作戰原則而言,這樣的兵力運用無異於以卵擊石。而且,在當時,趙軍一旦投降就意味著被斬首(按秦律,士兵只有斬首敵軍才能獲得爵位,因此秦軍勇於殺敵,不尚受降)。40萬「燕趙慷慨悲歌之士」在主帥趙括英勇戰死的情況下投降的可能性很小。

再次,作戰結果和現代考古學之間存在疑點。今天的考古發現證明,埋藏於長平古戰場上的屍體大多是在身著甲衣、手持武器狀態下被埋藏於地下,可以證實是「戰死」而非「坑殺」,且數量僅有數百上千人,絕無「四十萬」之多。長平之戰無疑是一場帶有文學描述和充滿「豐富想像」之戰。

從長平之戰的名字可以看出,長平之戰發生的地點位於長平,現在位於山西省高平市,長平之戰發生的地點在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長平村,在戰國的時候這裡才改為長平,它不僅是著名戰役長平之戰的發生之地,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源地。為了紀念長平之戰,如今在長平還有長平古戰場遺址,這個遺址寬度約10公里,長約30公里,屬於重點保護的單位。現在這裡是旅遊勝地,最著名的經典是骷髏王廟,據史料記載這裡是秦國的手下白起坑殺趙國投降士卒的地方,人數多達四十萬人,因為有太多的人在這裡被殺害,這裡也被稱為殺古,足以可見戰爭的殘酷。但是戰爭是不可避免的,現在這裡也成了人們緬懷長平之戰的地方。

長平之戰發生的時間據今已有2000多年,但是它發生的確切的時間存在著爭議,主要有三種說法,時間間隔也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發生在戰國期間。長平之戰發生的地點在長平,長平之戰也因此得名,現在長平還有了長平古戰場遺址,以此來紀念長平之戰這場意義深遠的戰役。

長平一役,為戰國時代乃至整個封建史上最大的戰爭,不僅僅有著列國中最主要國家最高決策層戰略成敗得失值得研究,也集中了戰國一代最優秀最傑出的軍事戰略家——廉頗、白起等將領的參與,包含著這群千古名將指揮如神的運籌幃幄,因此凝聚著中國古代悠久的發達的軍事科學理論和實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長平之戰秦趙兩國到底死了多少人?
長平之戰白起為何要對趙軍斬盡殺絕,他到底殺了多少人?
長平之戰中的廉頗和趙括
長平之戰——親王賜死白起的最重要轉折點!
趙括—紙上談兵?荒天下之大謬!

TAG: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