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六下江南:是因為好大喜功,還是為了尋找生母,物色美女?

乾隆六下江南:是因為好大喜功,還是為了尋找生母,物色美女?

乾隆晚年對自己南巡之事做了點評:「我統治天下六十年,並沒有失德之處,只有六次南巡,勞民傷財」。既然乾隆自己也承認下江南是敗家行為,那乾隆一生為什麼還要六下江南?是因為自己好大喜功?還是為了尋找自己的漢人生母?或物色美女收入後宮?還是另有隱情?

一、尋找生母之說

野史記載乾隆下江南,是為了尋找自己的漢人生母。因為乾隆是雍正與一名漢族女子所生,由於滿漢不能通婚,乾隆被漢人母親生下後,就被雍正命人抱回宮中撫養,而他的生母則遺落在民間,為了骨肉團聚,所以乾隆就六次下江南尋訪生母!

還有一種更離譜的說法,野史說乾隆是浙江海寧陳世信的兒子,是雍正在「九子奪嫡」之中為了取勝,用調包計把乾隆抱入宮中變成了自己的兒子。後來紅花會總舵主於萬亭秘密潛入宮中,告知乾隆是漢人的身世,他六下江南尋找生母,是為了驗證自己是否是漢人?

小編認為這種說法純屬無稽之談。其一:古代人注重門當戶對,雍正作為皇帝的兒子,身份尊貴,他的妃子也必然出生名門,家世顯赫。要不根本無法成為康熙的兒媳婦,特別是清朝皇族都通過滿族聯姻來鞏固江山,倘若乾隆生母是一名漢族女子,英明神武,做了幾十年皇帝的康熙不可能毫無察覺,也不可能如此疼愛乾隆。就像第八子胤禩母親出身低微,也不受康熙待見。

其二:說乾隆不是雍正親生的,更是胡扯!出身於皇族的龍子龍孫,都有史官執筆記注,萬民皆知。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要是乾隆非雍正親生,那麼雍正必然會被其他八個與他搶皇位的競爭對手抓住把柄,但雍正卻沒有因此事影響登位。要是乾隆是陳家的後代,精明謹慎的雍正也不可能讓他成為接班人,無論怎樣一個滿族帝皇都不會拱手讓江山落在一個漢人手裡,他絕對不會讓乾隆活下來。可見乾隆的生母不是漢人,他的母親應該是熹貴妃鈕祜祿氏,那麼乾隆下江南尋找生母一說不成立。

二、物色美女之說

民間傳說乾隆喜歡江南美女,每次南巡時少不了物色美女以充後宮。據檔案記載,乾隆的明貴人是揚州人,祿貴人是蘇州人,這二位妃子都是江南美人,是乾隆下江南時帶回宮中的女人。乾隆不顧祖制家法,也要納漢族的江南女子為妃,可見他對江南女子情有獨鍾。

江南蘇杭盛產美女,全國聞名,乾隆下江南,當地官員、縉紳為了討得皇帝的歡心,一定會挖空心思,以各種形式向皇帝表示忠誠,向皇帝進獻美女歷來是討好皇帝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乾隆下江南為了抱得美人歸,也是合情合理的。

三、好大喜功之說

乾隆中年後,喜歡周圍人的頌揚自己,尤其得意自己的武功,親自撰寫《十全武功記》,並自號十全老人,陶醉於文治武功,聽任和珅貪污弄權,朝政日益腐敗。

乾隆自命不凡,為了證明已經是一個文學天才,一輩子寫了四萬多首詩。但始終覺得漢人看不起他們滿族落後的文化、野蠻的風俗、粗鄙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大興大獄,屠殺文人,鉗制思想,嚴厲鎮壓。弄得人心惶惶,全國人民怨聲載道。江南是漢人聚集的繁華都市,乾隆下江南正好可以向漢人炫耀他的豐功偉績,並想由此籠絡人心,讓天下百姓認為他是愛國憂民的明君。

此外,小編認為乾隆下江南除了物色美女,好大喜功,還有搜刮財富,發現人才、培育士類、籠絡人心、視察水利、閱兵、訓練士兵以此來向江南人民顯示大清朝的力量。總體來說乾隆下江南弊大於利,乾隆六下江南,排場一次比一次大,耗費一次比一次多,甚至造成國庫的虧空,給百姓帶來深重的災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清朝皇帝12個,功績卓著的只有五位!除了乾隆、雍正,還有誰?
乾隆覺得父親雍正是失敗者,所以他花光了清朝積蓄,百姓過的很苦
優雅而又不失美觀感的 壁瓶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