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星賾語錄第四十九季——亦奚以為

七星賾語錄第四十九季——亦奚以為

1

品經論典

大 元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這段話的含義是,孔子說:「熟讀《詩》三百篇,叫他去從政做官治理百姓,卻不能通達行政;叫他出使四方各國,卻不能恰當地應對;這樣,就是詩讀得再多,又有什麼用呢?」大家談談對這段話的理解。

韋柳案

現在社會中,這種現象也是很普遍的,讀了十幾年書,感覺出來了社會還是不懂得怎麼做事,不能很好的學以致用,運用到實踐中去。單純的讀課本上的書,只是個書獃子,而我們應該結合實際去利用我們所讀過的書,才算是不枉這些年的苦讀。

黃章儀

以當下角度,正是如此,讀書不能只懂理論,而不懂運用加以實踐。從哲學方面來看,就同認識觀和實踐觀,實踐決定認識,同時認識運動是不斷反覆和無限發展的,要懂得認識到實踐,從實踐到認識。才是學以致用吧!

柴榮輝

術業需要專攻,詩書並非無用,只是用途不對而已。

李坤陽

從詩經的內容,人文民生,禮,祭祀來看,其主要價值在於第一個。我記得有個人曾這樣評價孔子遍詩三百的目的——思無邪!

李煊

「雖多,亦奚以為」,精闢!

大 元

《詩》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農事富民之道在豳風;平天下、待群臣之道在二南;得失治亂之情在變風變雅;所以學了《詩》就要會用,用《詩》是學《詩》的終極目標。否則,學的多也沒有用啊!

《中庸》里也經常有「《詩》曰」的引用,可見《詩經》在古代文化以至於修身、治國等方面很少重視。

我想,這裡孔子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學什麼都要思考,要鍛煉,要實踐,不然多亦無用。

《中庸》里有:誠之者,擇善而固執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其實,從「學」到「行」,還應該有「問」、「思」、「辯」的過程。這就啟示我們學以思為本,行為學之端。還需要有「問、辯」等實踐過程。也許這樣才有了真知,才有信心去應用

思考,不僅僅把人與其它動物區分開來,也把人分成了不同層次。思考,則曉理明德,平心態而構格局,順條理而馭行動。思、問、辯、行皆可為學,而尤以思與行更重要。思考後行動,則可以驗其思;行動中思考,則可以正其行。

李坤陽

唔,謝謝老師拓展給我不知道的知識。

學生受教!

大 元

在「思」與「行」方面,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最為經典。但王陽明講的「知」應該不是知識,而是「良知」。所謂「良知」,就是人們與生俱來的、不雜入利慾的道德感與判斷力。而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卻自然或不自然地把「良知」層層包裹起來,所以才有了王陽明提倡的「致良知」。而「知行合一」就是要求我們用良知做事,做事溶於良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端」,「行之明覺精察時,便是知;知之真切篤行處,便是行。」這明覺精察不就是思考的力量嗎?這真切篤行不就是實踐的真諦嗎!

黃章儀

孔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鳥獸草術之名。」揭示了它的興、觀、群、怨作用後用於事父、事君、識天下事理;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不學詩,無以言」,告訴我們學習詩經的思想內容而能思、言,可教化他人,這也是學以致用吧。

大 元

嗯,學東西要知義、知理、知意,並及時篤行之。行而再得其義、其理、其意,方近真知。

陳鏈鑫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個人認為,詩言志,詩的本身就是一種文學抒情藝術,而並不是作為處世謀事的技能指導。那麼讀詩到底有什麼用呢?飽讀詩書和沒讀過詩的區別就在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與「那個太陽好大好圓!」或者「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與「哇,那兒有好多鳥!好美!」的區別。當然中國古詩詞里也存在很多經世緯略的經典的詩句,但詩的本身是在吟詠和抒發,而非「誦詩,以政」。木心先生曾提過「《詩經》明明是文學抒情作品,卻被後世的傳道家、辯士、政客等弄成教條,子曰、詩云」。讀詩,或許學不到一門技術技能,但就單單從情懷高度上講,讀詩就可以使我們生活的層次、生活的幸福感提高到另外一個層次了。

大 元

木心先生可能是從藝術的視角在表達他對《詩經》的理解。?確實,詩可抒情、可言志,不管是詩詞歌賦、經史子集其實都在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中徜徉、澄清、沉澱……目的只有一個:如何在這個世界上做好人的本分。所以所有洞察自我、明晰世界的都可以評鑒吸納,所有的有色窺視、無謂的能量消耗都應該識別損祛。形成一個自己與天地同頻、與生命同樂的思想與風骨。這便是勾勒了一個人生的意義!

黃章儀

又是另一個角度解析。胸藏文墨若懷谷,腹有詩書氣自華。

2

八桂學堂

本期論典:聖人抱一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八貴學堂元道國學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原著今解:

能屈能伸便能保全,繞彎反而能直達,低洼處才可能積滿,陳舊了便能出新,少取便能得到,貪多便會迷惑。因此,品質高尚的人會守著「道」的原則用無為來形式,為天下樹立了一個好的典範。不炫耀自己,所以看得清楚;不自以為是,反而會彰顯;不自我誇耀,反而顯出功勞;不驕傲自大,所以更為長久。正因為與人無爭,所以天下沒有誰能與他相爭。古人所說的「委曲便能保全」,豈是一句空話!它確實是能夠實現的至理名言。

含義引申

莊子曾在其作品《南華經》中如此解說老子之道:「人皆求福,己獨曲全。曰:苟免與咎。」

在本章中老子闡釋了世間普遍存在的「陰、陽」關係,他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對立的矛盾中產生並發展的。人們要想了解一個事物,就必須從矛盾的兩個方面去看待,從更加全面、深刻的角度去看問題。唯有如此,人們才能全面地把握事物狀態,不會「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不會被蠅頭小利蒙蔽而不顧長遠、全局的利益,這樣就會更加理性地處理問題。

老子還勸誡人們要抱著「謙和」的態度對待世界。這樣,事物可能向著更加有力於自己的反向發展。如人們認為理曲的時候,反而能獲得全的結果。所謂「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不可否認,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的例子印證了這一規律。

老子在本章還闡述了「爭」與「不爭」的關係。「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其實「爭」勢必帶來對立,而對立的雙方往往又是相互依賴、相反相成的,在這種意義上來說,「爭」,正是給對方更加強大的機會,也就是說,「爭」,常常是一種成全。

而所謂「不爭」,便常常是強者選擇的態度,試想,可以選擇「不爭」以消除「爭」的,難道不是強者嗎?

我們東方自古就有以退為進的哲學,在《道德經》中,老子講這種哲學透徹地闡述出來,在本章中,老子言道自減的人生態度,即要謙和不爭、要清靜無為,但正是自減,方是達到自加的手段,換言之,自減就是最大的自加,自加就是最大的自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星賾語錄 的精彩文章:

TAG:七星賾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