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朝元老的數豆子哲學

四朝元老的數豆子哲學

徐溥(1428-1499,明朝內閣首輔)自幼天資聰穎,讀書勤奮。明朝景泰五年(1454),26歲的他在廷試中高中榜眼,隨後授翰林院編修,從此踏入仕途。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後不久,他被任命為首輔。剛上任,徐溥就遇到一件考驗他的事。

那年,張皇后的父親去世了,明孝宗想給老岳父找一塊風水好的墳地。此時,一個曾因錯被貶的官員獻上一塊寶地,解決了皇上的心頭大事。明孝宗龍顏大悅,要給這個人官復原職,徐溥站出來極力反對:「皇上,您這樣做可就打亂了選拔官員的程序呀,一旦開了先例,那些小人又開始四處鑽空子、找後門,以後就難管理了!」明孝宗聽後,覺得說得在理,於是聽從了他的諫言。

關於朝中大事,徐溥自然要替皇上把關,而對於皇上的個人生活,他也一刻不放鬆。孝宗早年勵精圖治,取得了不錯的政績,但後來漸漸懈怠,愛上了道家神仙之說,沉迷於長生不老之術。他看到皇上如此,憂心忡忡,接二連三地上奏,從唐宣宗偏信神仙方術服丹暴亡,到宋徽宗喜好道學以致亡國,引述史實,苦口婆心,說得明孝宗冷汗直冒,幡然醒悟。

徐溥雖身為首輔,大權在握,但對同僚卻愛護有加,即使政見不同,也只是就事論事,絕不實施打壓報復。有一個名叫葉淇的戶部尚書主張變更鹽法,而他表示反對。兩人在朝堂之上唇槍舌戰,針鋒相對。後來,葉淇被人污衊貪污受賄,只有他站出來,旗幟鮮明地力證其清白無辜。有下屬私下問他:「葉淇與你敵對,這不正是扳倒他的好時機嗎,幹嗎還為他說話呢?」他正色道:「我與葉淇只是政見不同,並無其他嫌隙。他有難時,我自當伸出援助之手,怎麼可以因為一己之私而行不義之事呢?」

徐溥身居高位多年,並沒有在京城為自己建造府第,直到將要告老還鄉時,才由家人在故里建造了一所住宅。弘治十一年(1498),他因年屆古稀,雙目失明,奉旨南歸。到家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兩童僕攙扶著他圍著整個宅第轉了一圈,用蒼老的雙手摸遍牆壁和每根楹柱,家人問這是為何,他說:「我怕兒輩們把宅第造得太華麗!」一日,他由家人扶著在門外散步,突然問道:「門外原是通衢大道,怎聽不到車履之聲?」家人才告訴他,為了讓他安靜休息,已經把大路遷到河的對面去了。他聽後勃然大怒:「你們怎能為了我個人的安逸,而勞累鄉親們繞道遠行呢?」旋即命恢復大路於相府門前。

《明史》評價徐溥「凝重有度」,凝是指含蓄,重即穩重,而有度就是有氣度、度量。他宦海沉浮40餘年,終以「四朝元老」的美名榮歸故里,一生善始善終。

徐溥之所以達到如此高的修為境界,實得益於他生活中的一個小習慣——數豆子。原來,從少年時代起,徐溥便效仿古代先賢,準備了兩個瓶子帶在身邊。每當自己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里投一粒黃豆,倘若做了錯事,便在另一個瓶子里投黑豆,晚上檢查瓶子里黃豆與黑豆的數量,以此來審視並反省自己。年長日久,黑豆越來越少,黃豆越來越多。憑藉這種持久的約束和監督,他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終於修成精金美玉的品質。

自律永遠是最好的監督。

(江東旭/《文史博覽·文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銳大眾 的精彩文章:

不懂分蛋糕,當不了好領導
他斷獄清明,連《聊齋》都演繹他嚇唬水鬼的故事
獲贈1.6億元設備 全國幼兒體育發展研究中心落戶山東體院
刑法修正,仍處在進行時
無誠信?拒絕參與公共資源交易活動

TAG:新銳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