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態來展示苗侗祖源綠色榕江的非遺文化
2017年10月14日,素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在省城貴陽市進行了一次絢麗多彩的活態苗侗非遺文化展演。圖為侗族群眾在演唱侗族大歌。文圖:寧堅
榕江地處湘黔桂三省結合部中心地帶,都柳江中上游,自古有「黔省東南鎖鑰,苗疆第一要區」之稱。全縣侗、苗、水、瑤等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85%,有「苗侗祖源,綠色榕江」的美譽,縣內少數民族風情獨特濃郁。
榕江民族支系較多,苗族共有15個支系,神秘古樸的苗族牯藏節、茅人節等民族風情,充分展現了原始古樸的苗族祖源文化;侗族有7個支系,規模龐大、神秘古樸、帶有母系氏族社會遺風的「薩瑪節」等風情文化,使其成為侗族地區文化中心;此外,水族 「瓜節」、「鬥牛舞」、瑤族 「盤王節」、「舂杵舞」等風情文化也各具特色。圖為民族蠟染演示。
榕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侗族大歌」核心區之一,是「全省旅遊優先發展區」、「革命老區」和「貴州省體操之鄉」。縣城內有紅七軍軍部舊址、鎮台衙門、八大古會館、天下苗族獨一廟——苗王廟等古建築,有國家級傳統村落16個,大利侗寨古建築群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苗山侗水風景名勝區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圖為苗族刺繡演示。
榕江縣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至今,榕江縣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世界級「侗族大歌」1項,侗族琵琶歌、侗族薩瑪節、侗族大歌、侗族民間文學《珠郎娘美》、擺貝苗族服飾文化、滾仲苗族蘆笙舞、侗年、苗族栽岩習俗、都柳江苗族鼓藏節等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25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以上保護項目數量名列全省第一。
榕江縣民間藝人在冊人數共計319名。其中有國家級傳承人侗族琵琶歌傳承人吳家興和侗族大歌傳承人胡官美。有8名省級傳承人,3名州級傳承人,以及縣級傳承人212名。圖為水族綉娘在向遊客介紹手工馬尾綉。
榕江縣藉助「多彩貴州非遺周末聚」平台,通過活態展示,在多彩貴州文化創意園向世人展示侗族大歌、擺王木鼓舞、晚寨琵琶歌、空申苗族蘆笙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圖為苗族木鼓舞展示。


※結婚7周年 一位鐵路乘警妻子寫給她丈夫的情書
※他下車抽了一支煙 25萬現金「跟」著動車跑了
※她出生三天就被遺棄 長大了卻贍養7個爹媽
※男子逃了19年 被抓後說終於可以睡一個好覺了
※這個男子大熱天戴口罩不帶行李還躲著警察上動車
TAG:txnjpho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