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周末品味:破天荒以手繪動畫演繹凡·高最後的日子

周末品味:破天荒以手繪動畫演繹凡·高最後的日子



是自殺,還是謀殺?數以百計的藝術家,將近1000個畫布,以及一個一流的演員陣容共同組成了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彩繪動畫電影《摯愛文森特》,10月10日起,全美院線將上演畫中人物開口說話,講述他們眼中的「畫家之死」。


▲ 《摯愛文森特》預告片(視頻由《摯愛文森特》製片人及聯合導演休·韋爾什曼提供)




9月22日,世界上第一個全部由手繪構成的動畫長片《摯愛文森特》(Loving Vincent)在紐約和洛杉磯首映。隨後將於10月10日起在美國其他主要城市超過100家影院上映。為了製作這部動畫長片,傳統適用於短片的繪圖動畫方式必須調整,以適應兩倍以上的長度。125位畫師為了捕捉變化的背景、面部表情和動作,每幅畫布都被重新繪製了76次,完成了總計65000幅油畫。《摯愛文森特》的幕後團隊為此花費4年時間開發了名為「PAWS」(Painted Animation Work Stations)的工作站系統,保障了畫師能夠專註於單幅繪畫本身,從而實現數十人同時繪畫時的高效,大大縮短了影片的製作周期。





▲ 影片中的每一幀都由專業畫師繪製,40位畫師將完成總計56800張畫作,《摯愛文森特》的幕後團隊還為此獨立開發了名為「PAWS」的工作站系統




2015年是文森特·凡·高逝世125周年,全球多家藝術機構已籌備眾多展覽緬懷這位命運曲折的著名荷蘭畫家。而由波蘭與英國合作製作的這部動畫電影則試圖通過旁觀者的角度一窺這位傳奇畫家的自殺之謎。上周,《摯愛文森特》又在希臘的動漫展上贏得了觀眾獎。10月12日起電影會在希臘的電影院正式上映。





▲ 畫師Alexandra Bari,Nikos Koniaris和Polina Mavrikaki在希臘的領獎現場



六年前,影片導演多蘿塔·科比爾拉(Dorota Kobiela)和羅伯特·古拉奇克(Robert Gulaczyk)冒出了一個瘋狂的想法:創造世界上第一個手繪動畫電影。主題為文森特·凡·高最後的日子。凡·高當年的離世至今仍有多種解讀,是自殺,還是謀殺?在影片中,凡·高筆下的人物打破沉默,謎底也在不斷的對話和戲劇化的事件重建中逐步揭開。




120餘幅凡·高的經典畫作將得以在電影中重現。在凡·高的肖像畫中,頻繁出現的並不是模特與陌生人,而是那些在他短暫生命中與之交往甚密的朋友:魯林一家中的長子阿曼德·魯林(Armand Roulin)、凡·高生前最後所住旅館所有者的女兒艾德琳·拉瓦克斯(Adeline Ravoux),一直監護凡·高的精神科醫生加謝(Dr. Gachet)??他們均在影片中發聲,通過自己與凡·高的私人交往剖析凡·高的自殺之謎。






▲ 凡·高畫中的阿曼德·魯林、艾德琳·拉瓦克斯都將在影片中接受採訪,講述他們眼中的「凡·高的自殺」






▲ 在一聲槍響後,烏鴉從麥田中飛起,這也是凡·高生前的最後一幅作品《麥田群鴉》



「你不確定他們(畫中人物)之中誰承擔了更多的罪責,他們試圖說服你他們更了解凡·高,但他們卻都無法與凡·高的自殺脫離干係。」製片人及聯合導演休·韋爾什曼(Hugh Welchman)這樣說。由休·韋爾什曼擔任製片人的《彼得與狼》(Peter and the Wolf)曾榮獲2008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 《摯愛文森特》中重製了凡·高的畫作



據多蘿塔·科比爾拉介紹,在前期籌劃劇本時,劇本被反反覆復重寫達8次之多。「如何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內抓住觀眾的好奇心,講述一個已被眾人熟知的故事,困難重重。」而劇本的定稿也建立在與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館的細緻溝通上,「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故事具有現實性。」 科比爾拉強調。








▲ 製片方為其眾籌項目的支持者準備的周邊產品——冰箱貼、杯墊及T-shirt



這部2014年年底開始製作的影片遇到最艱難的挑戰之一是為其籌集資金。這個項目並沒有什麼實物可以類比,而電影投資人又是出了名的風險規避者。因此《摯愛文森特》通過建立自己的Kickstarter頁面進行籌款。所得款項用於畫師的培訓課程,在課程結束後,他們其中的部分人員將投入到正式的影片創作中。作為回報,片方製作了T恤、杯墊等衍生品。最終,他們募集到了500萬美元款項,休·韋爾什曼說:「如果沒有那些瘋狂的人,這部電影就不會被製作出來。他們喜歡文森特,並進行了一場賭博。」原本電影計劃在2016年面世,雖然推遲到了2017年,但好在並未流產。




為什麼要製作一部關於凡·高的動畫長片?



▲ 製片人和聯合導演休·韋爾什曼




《摯愛文森特》製片人及聯合導演休·韋爾什曼,先後就讀於牛津大學、英國國家電影電視學院及柏林電影學院,其首部作品《Crowstone》曾獲戛納電影節電影基金會獎。2002年,他和Alan Dewhurst共同建立了BreakThru Films。2008年,由他製作的《彼得與狼》榮獲當年的最佳動畫短片獎。除了長期工作於動畫電影領域,韋爾什曼還曾擔任過法國歌手琵雅芙個人傳記電影《玫瑰人生》的視覺特效製片人。



Q:製作一部關於凡·高的動畫長片的創意最初是如何產生的?


A:我們的編劇及導演多蘿塔·科比爾拉在畢業後開始從事動畫電影的製作,縱然她喜歡動畫,但更懷念拿著筆畫畫的感覺。在接近30歲的時候,她不想繼續再為別人打工了,而是決定將她的兩個愛好—電影與繪畫結合起來。她在凡·高生命中的最後一封信中看到:「沒有什麼能比我的畫作更好地傳遞我的聲音了。」這給了她通過畫來講故事的創意。




Q:在製作過程中,是否與其他相關機構有合作?


A:是的,我們與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館有合作,他們幫助我們進行研究,也讓我們有更多許可權接觸凡·高的作品。




Q:在預告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凡·高的作品,這其中是否涉及版權問題?


A:我們並非在複製凡·高的作品,而是經凡·高作品的啟發進行再創造。就像凡·高本人受米勒、杜米埃與德拉克羅瓦等人的影響,在色彩上再創造一樣。




Q:凡·高曾在紐南、巴黎、阿爾勒等地區生活過,這些不同的階段在影片中是如何權衡的?


A:10%在阿爾勒,10%在巴黎,5%在荷蘭,其他的部分都是在凡·高生前最後居住的奧維爾。我們起初設定了很多在荷蘭時期的內容,但這引發了一個問題,凡·高的畫風經歷了很大的轉變,這也會使影片的風格產生不一致。所以最終我們決定集中在大部分經典畫作被創作出的時期,也就是阿爾勒及之後。




Q:在之前公布的預告片中,我們看到了很多與凡·高畫中人物對話的場景,在不劇透的情況下,可否透露一些更多的影片細節?


A:預告片僅僅介紹了影片的概念,要撐起一部長片當然不僅有對話。我們還設計了追逐的場景、兩個打鬥場景、不真實的夢魘場景等等,還有從星空到地球的升降鏡頭。




Q:介紹一下《摯愛文森特》的技術手段,這麼炫酷的效果是如何達成的?


A:其實並不難,我們繪製第一幀,在硬紙板上創作油畫,這比在布面上畫更實際。然後一幀接一幀地畫下去,重複繪製的數量視很多情況而定,比如鏡頭的運動、人物的數量、運動的形式、特效(例如雨滴)等等。




我們在畫布上方布置有參考物,或者可以投影至畫布上。參考物是由實景拍攝、數字繪景、CG動畫和VFX視覺特效動畫所創建的。




我們開發了名為PAWS的工作站,它包含了相機、電腦、投影儀、顯示屏、光源及畫布。它的開發使得製作手繪動畫變得容易一些,我們希望畫師能夠專心於繪畫與動畫,而不是工作站的技術架構。在你繪製很多幀的時候,每一幀減少2分鐘的繪製時間都會是巨大的變化。如果每一幀能夠減少2分鐘的繪製時間,那麼總製作時間將能縮短10天。




Q:眾籌的支持者都是誰呢?他們中對於回報有沒有奇怪的要求?


A:據我所知,大約20%的支持者是我們認識的朋友,其餘的都是陌生人。目前為止他們並未提出什麼奇怪的提議。


撰文、採訪 / 高尉然


本篇內容由iWeekly合作夥伴 TANC藝術新聞中文版 提供


??

點擊下圖訂閱季度雜誌即可獲贈ITMUG權利遊戲系列時尚藝術馬克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Prada | 百年榮宅揭幕,搶先一睹老宅魅力
周末美食:尋味一碗簡單且美好的飯
周三的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張藝興要見你!
全球首個負排放「吸碳工廠」啟動,把CO2變成了石頭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