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詞人張先和他的小尼姑情人,被老尼姑發現的下場

北宋詞人張先和他的小尼姑情人,被老尼姑發現的下場

北宋有一位名叫張先的詞人,年輕時喜歡四處遊歷于山水間抒發情感。

一天,他無事出門,到附近的山中吟詞、覽景。

山中有一座幽雅、清靜的尼姑庵。張先隨意地走進庵中,仔細地打量著周圍的景物。

忽然,張先看到庵中一位小尼姑走了過來。這位小尼姑看上去有十七八歲光景,長得清秀俊美,明眸皓齒,相貌很是迷人。

張先的心弦被撥動。他萬沒料到,在這僻靜的山谷中,居然有如此令人心動的美麗少女。

為了接近這位小尼姑張先便經常出人這座尼姑庵。

終於,這位小尼姑和張先依偎到了一起

張先和小尼姑的舉動,被負責庵中事務的一位非常嚴厲的老尼姑注意到了。老尼姑怒斥了小尼姑之後,下令不許她跟任何男人接觸。

張先很想念小尼姑:一天,他趁機偷偷地躲到了庵堂附近池島中的一小閣樓上,期待與小尼姑相會。

果然、,夜深入靜時,小尼姑偷偷跑出來和意中人張先相會。

正當二人互訴衷腸之際,老尼姑冷笑著出現了。小尼姑當場遭到了她的毒打。

二人從此各分東西,再也無法相見。

張先心中苦悶,對情人很是眷念。於是,他寫了一首詞,名日《一叢花》,以寄託自己的無限情恩。詞云:

傷春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恁牽絲亂,更南陌,飛絮潔灌。歸騎淅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僥通。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新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祧杏,猶解嫁東風。

這首詞是模擬那位少女的口吻而寫。詞的上閡描寫的是一幅依依惜別的畫面,抒發了別後的情懷;詞的下閡則由景生情,回憶了當初相愛相親的一對少女少男暗地裡幽會的情景。特別是最後幾句「沉恨細思,不如祧杏,猶解嫁東風」,寫出了一個被迫出家為尼的少女的怨憤:杏花和桃花還可以嫁與東風,在春天的懷抱中結果,而一個為尼的少女,卻被剝奪了起碼的做人的幸福。

由於張先是有感而發,所以,這首詞剛一問世便被人到處傳誦。大文學家歐陽修讀後,更是驚嘆張先的才華,極為推崇。致使後來張先拜見歐陽修時,歐 陽修竟高興地倒穿著鞋跑出門來迎接。歐陽修還滿懷興緻地向身邊的人介紹說:「我經常跟你們念叨的『桃花嫁東風郎中』,便是此人。」因此,張先便得了「嫁東風郎中」的雅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宋仁宗縱慾過度,淫樂貪戀,不吃飯可以不干事就不行
解讀:潘金蓮勾引武松到底是喜歡小叔多一點還是歡西門慶
男淫西門慶到底有何魅力,怎麼能把女人弄服服帖帖
潘金蓮逮住了偷情的丫環,她是如何的懲罰下人!
歷史上遭後世唾罵的三個女人,第一個會是她

TAG:微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