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楊澄甫宗師次子楊振基談楊式太極拳練習程序

楊澄甫宗師次子楊振基談楊式太極拳練習程序

10月21日

太極養生堂公眾平台將在10月21日繼續邀請太極拳友相聚武當「祈福太和,問道武當第二期太極拳研修班,結緣武當,祡宵同修,大道同行!

報名方式: 請添加白老師微信諮詢

楊式太極拳經過一百多年的傳授,先輩們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聯繫方法和學習程序。按照這種程序練習即可逐漸掌握拳的練法。

根據楊公澄甫所著的《太極拳體用全書》、《太極拳使用法》所述,楊式太極拳的練習程序有如下五個方面內容:

(一)《太極拳體用全書》中指出:「學者尤宜先求其象,以養其氣,久之自然能得其理矣。」學習楊式太極拳應先在外形上求得按拳式的要求準確地表現出來,外形符合要求了。就自然能夠得氣、蓄氣、養氣,使自己周身內氣充盈,經過長時間的練習,能體會到拳中的理法。這是從形、氣、理方面說明學習程序的。

(二)《太極拳使用法》上說:「先練順,次練勁,後練巧。」這是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太極拳的練習程序。所謂練順,指順遂。拳論上說:「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學太極拳要先取松順自然之態,身體各部分順的態勢是指動作正確,氣血在體內流通無阻,身體上下基本相隨,內外基本相合,全身沒有缺陷處、凹凸處、斷續處,運動的高低、疾徐、輕重、伸縮有基本尺度,形成一種全身協調的運動。這是學太極拳的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是練勁。練勁是指練各種勁法,這與第一個階段是相連的,全身協調了,意氣相連,全身順遂了,勁隨意氣到了,接著是如何使用勁法的問題了。可以在順遂的基礎上,運用各種太極勁,這是指推手而言的。推手時用硼、捋、擠、按、采、挒、肘、靠諸勁,以及開勁、合勁、提勁、沉勁、疊勁、截勁等勁,因對方變化而用詳盡的勁進行引化拿發以制人。這是練勁的基本內容。

第三階段是練巧。太極拳術是一種高深的藝術,除去有基本功力外,還有它的技巧性,拳論上有四兩撥千斤之說。《太極拳使用法》也有「一巧破千斤」之說。在順與勁的基礎上,運用各種技巧,就能更有效地在推手對抗中獲得有利的機勢,達到我順人背。這是從技術上說明太極拳程序的。

(三)先求開展,後求緊湊

這是從體勢上提出太極拳練習程序的。所謂先求開展就是初學時,身體運轉的幅度大些,讓全身各部位得到充分的放鬆與伸展。這種伸展能更快得打通全身的經絡通道,氣血流通順暢,在外形上也顯得落落大方,氣勢沉穩,中正安舒。經過一段時間開展的練習後,身體容易由弱變強,然後由大練小,外能筋骨肉合一,內有精氣神相聚,動作小而脫化,轉換動作小而體用全。這種練習程序為初學者所用。

(四)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這是從打手、技擊的角度去說明學習程序的。這種學習程序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著熟。弄明白太極拳每個拳式所包含的實際意義。太極拳作為中國傳統武術的著名拳種,創編者的最初目的是為了搏擊,是一種高深的科學搏擊術,每一招每一式都有它的技擊含義,初學時必須弄清每一式所包含的具體內容,並在練習中注意體現出來。全套楊式太極拳除去重複的動作,有30多個動作,技擊意義非常明顯、強烈,務必使這些著法瞭然於胸。這是學拳的第一個階段。

第二、懂勁。

懂勁包含兩個內容,一方面是懂自己的勁,另一方面是懂別人的勁,而這兩方面是漸悟的,這種漸悟是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漸悟」,不是憑空悟出來的,不是專練所謂推手練出來的,懂勁的得來,不能排除推手的聯繫,但不能單靠推手的練習。《太極拳使用法》上說:「今同志專悟懂勁,故不能發人,先學姿勢正確,次要熟練,漸學懂勁.」否則是捨本逐末。

第三、階及神明。

《太極拳使用法》上說「神明」是「言拳精巧,豁然貫通,即領悟得拳奧妙」神明階段即「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隨心所欲,挨著何處何處擊人。香港張世賢著文說楊公澄甫長子楊振銘(守中)「其身體各部位均可任人拳擊,惟人所擊之處即系其發勁之點,跌人於尋丈之外,實屬易事。」這時楊家第四代傳人達到階及神明階段的典型。這是第三個階段。

(五)從習拳械的先後順序要求說,楊氏太極拳要求先練拳架,其次練推手,推手包括單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散手,最後練器械如太極劍、刀、槍、桿等。

楊氏太極拳這五個方面的練習程序是互相有聯繫的,各有側重點。比如先練拳架求其象,求其開展,掌握著法,務求順遂,這為第一階段,含有各個程序的內容。學者結合自己的師資、身體等綜合條件,進行有序的練習,逐漸達到對太極拳由初級到高級階段的掌握,由無知到有知,由知到明,由明到精,成為太極拳的行家裡手。

加入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電子圖書,和我一起免費學習太極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五太極養生 的精彩文章:

太極求真錄:含胸拔背淺論
太極拳解密之以整為形!太極拳所有的松,必須建立在整體的松的基礎上的松,才是真正的松
太極拳直接練套路為什麼很難出功夫?
太極拳學習:練習中出現「偏差」的原因
楊氏太極拳方位順序解秘

TAG:九五太極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