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一長假,凡人在家睡覺,高人尋找藝術和遠方

十一長假,凡人在家睡覺,高人尋找藝術和遠方

[ 本文共計1175字 · 建議閱讀時間 2分鐘 ]

文 | 任逸

中國·北京

最近,十一和中秋節假期合在一起放,相信這兩天大家都惶惶不可終日,想著怎麼趕緊回到家,開始八天的長假。

畢竟秋風乍起,讓人想家。尤其是親人、鄉音,和那讓人流口水的家鄉美味。

黃賓虹說藝術是最好的養生,比這篇雞湯還補

但現實生活常常讓我們既沒有生活,更無暇顧及藝術和遠方。

或許,說走就走的旅行,真的只存在於這樣的長假里。

然而,一千多年前,有一位高士,因為一碗家鄉的菜湯,瀟洒地辭職。卻引得歐陽詢以筆墨贊之..........

歐陽詢《張翰帖》

有感於此,歐陽詢寫下了傳世的數件行書墨跡之一——《張翰帖》。

就是這樣異常「消極」的,反成功學的《張翰帖》,也稱《季鷹帖》或《張翰思鱸帖》,卻成為歐書精品,是現在傳世的十大行書之一,被譽為「中國十大行書之七」。

歐陽詢最值錢的書法「開元通寶」

其實,無論古今所謂的成功,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將軍(老闆)的成功,永遠是建立在無數蝦兵蟹將(我們這種小職員)的犧牲之上。

與其被老闆的成功學洗腦,被他們畫的大餅噎死,不如用家鄉的一碗湯來滋補自己!

用異鄉筆尖的一份委屈來抒發鄉愁!

歐陽詢《張翰帖》

西晉人張翰,因為秋風吹起,思念家鄉美味,辭官回家。張翰如此瀟洒地辭職,正是歐陽詢所夢想的。

張翰是西晉吳郡人。在三國時期的吳地,張家是八大家族之一,以能寫文章著稱。西晉末年,張翰偶遇八大家族另一姓氏的佼佼者——賀循。兩人相見恨晚,相約做一番大事,於是跑到洛陽跟了個老大——齊王司馬冏。

歐陽詢《張翰帖》局部

如其所願,張翰在北方封了官,但工作並不開心。

一天,因秋風吹來,他忽然想起家鄉的菰菜羹、鱸魚膾,口水咽下去,眼淚流下來,便給老闆留了個話,便跑回江南老家去了。

為了這麼一碗湯,費盡周折當的官都不做了。

後來的史家說,張翰這個人性格怪誕,放任不拘,時稱「江東步兵」,把他比作阮籍。

張翰在為美食而辭職之前,還說了一句話:「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

歐陽詢《張翰帖》局部

張翰辭職真的只是想吃家鄉美味嗎?有人說,他只是找個借口,欲避開是非之地罷了。

張翰走後沒多久,西晉大亂,他的同僚死傷無數,就連他和賀循的精神領袖——寫出《平復帖》的陸機都被殺掉了。

後來,張翰辭官這件事,被收入《世說新語》的「識鑒」篇。之後大家才懂,張翰這人太有先見之明了。

歐陽詢《張翰帖》局部

在歐陽詢帖的後面,宋徽宗趙佶用他的瘦金書作了題跋。題跋講到歐陽詢這人多麼傳奇,這字多麼險勁,但是完全不敢提張翰的故事。

歐陽詢《張翰帖》局部

一國之君有啥不敢,但他不能提張翰,因為作為大宋的老闆,他可不能宣揚這種動不動就辭職的員工。

宋趙佶瘦金體楷書墨跡跋

讀罷《張翰帖》,不知道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我想如果張翰之所以能避過殺身之禍,多虧了自己對故鄉念念不忘的那份溫情。

身在職場打拚的我們,無論多麼剛強,但最缺鄉愁和藝術這些令我們內心柔軟的力量

「人生貴得適意爾」,我們為了加薪而勞碌,為了陞官而鑽營,為了虛無縹緲的浮名而寢食難安,這樣做,值得嗎?

所以說,張翰這樣在人生中知進退,在工作中張弛有度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學習的先賢,他的價值觀比任何成功人士都正。

同樣,動不動辭職還是太天真和激進了,但如果像歐陽詢這樣,善於發現生活之美,而後用藝術家的眼光:放大人性之美,放大生活之美,也是極好的!

走尋作品,轉載請註明

——熱文推薦——

出品人 · 施晗 | 主編 · 柴天鱗

責編 · 李沅圃 聶海燕|美編 · 苗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尋 的精彩文章:

南朝·古磚 走尋
孔廟?禮器 走尋
石之器 走尋
空?碗 走尋

TAG:走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