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武漢大學藍柯教授研究團隊揭示男性易感KSHV分子機制

武漢大學藍柯教授研究團隊揭示男性易感KSHV分子機制

近日,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藍柯研究組揭示了人類重要腫瘤病毒KSHV對男性易感的分子機制。相關成果於9月28日在線發表在《Plos Pathogens》(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學)雜誌上,被選為雜誌「Featured article」並配發新聞。

卡波氏肉瘤相關皰疹病毒(KSHV)是一種重要的人類腫瘤病毒,它與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 KS)、原發性滲出性淋巴瘤(Primary effusion lymphoma, PEL)及多中心卡斯特曼病(Mult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 MCD)等惡性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其中卡波氏肉瘤是艾滋病患者中常見的腫瘤及致死原因。今年,湯森路透(現科睿唯安)發布的「引文桂冠」預測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領域,就包括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特聘教授張遠和她的丈夫Patrick S. Moore,他們因於1994年發現KSHV而獲得"引文桂冠獎"。

已有文獻報道顯示男性比之女性更為容易感染KSHV,並且在男性感染者中檢測到的病毒基因組DNA比女性感染者要高。針對這一現象,藍柯教授研究團隊推測雄性激素可能參與了KSHV感染。為了研究雄性激素是否參與影響了KSHV的感染過程,研究人員利用體外培養的人類細胞進行了詳細分析。通過siRNA下調細胞雄激素受體(AR),KSHV感染受到抑制,而利用能激活AR的激素(DHT)刺激細胞後,KSHV感染明顯增強。這一結果說明了雄性激素能夠促進KSHV感染。

在HUVEC和SLK兩種細胞中,下調AR表達能抑制KSHV感染(上部分,EphA2為陽性對照),DHT激活AR能促進KSHV感染(下部分,EtOH為陰性對照)。

在機制研究方面,研究人員發現雄性激素激活AR後,能夠促進KSHV受體EphA2的Ser897發生磷酸化,從而利於病毒進入細胞內。

這一研究為開發藥物阻斷KSHV感染和減少卡波氏肉瘤發生提供了新的線索。基於激素受體和EphA2對其它很多病毒感染的重要性,此項研究也為其他病毒感染研究提供了借鑒的思路。研究得到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以及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R01國際項目的資助。

專家介紹:

藍柯,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上海市先進工作者,上海領軍人才,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主要從事腫瘤皰疹病毒感染及致瘤機理研究,在卡波氏肉瘤皰疹病毒(KSHV)潛伏感染與致瘤機理研究方面做出了系統性、原創性的研究工作:曾揭示KSHV關鍵開關分子RTA的表達調控機機理,提出RTA-LANA負反饋調控工作模型,得到領域內的廣泛認可,對闡明KSHV潛伏感染的形成機制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曾利用KSHV作為工作模型,率先發現病毒包裝自身及宿主miRNA,不僅揭示了病毒粒子一種新的構成成分,也鑒定了胞外遊離型miRNA的一種新的存在形式,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曾闡明KSHV通過操控Notch及BMP等重要信號轉導通路參與致瘤的新機制,為發展相關腫瘤有效的治療手段奠定了重要基礎。

編輯:ipsviru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片 的精彩文章:

奧特曼,像蝸牛一樣的怪獸,有著融化人類的能力
拯救全世界從火車旅行開始!有了它再也不怕地球升溫了!
西伯利亞冰封了4萬年的猛獁象,有希望讓猛獁象「重生」
非洲10歲姐妹墓穴接客,每天至少10個老年男人
尼泊爾3歲女童被視為「女神」轉世,一旦出血便成為凡人

TAG:淘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