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最強魚雷亮相 專家:一發就能擊沉航母

中國最強魚雷亮相 專家:一發就能擊沉航母

近日,在中國某著名軍事網站一檔欄目中,有專家表示中國海軍最新型魚-10魚雷的威力非常大,以至於可以將一艘10萬噸級的航母擊沉。那麼,中國的魚雷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本領呢?

總所周知,魚雷比導彈對水面艦艇的傷害要大得多,一枚重型魚雷可以輕鬆解決一艘1萬噸級的戰艦。也就是說,目前世界各國海軍中能挨一枚魚雷而不沉的戰艦是屈指可數的。例如美國海軍的MK-48型重型魚雷,戰鬥部的最大裝藥量可達150千克,而且現代軍艦幾乎沒有什麼厚重的防禦裝甲。一旦命中就是一個大口子,甚至可以將艦艇橫著撕開。但是,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要是面對頂級的10萬噸航母會是什麼樣呢?

以美國海軍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為例,這種航母是非常重視被動防護性能的,因為一旦航母被擊沉,那麼不光是要蒙受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海軍的士氣會受到非常沉重的打擊。所以,在設計這種航母時不能喝其它戰艦一樣,必須高度重視防護體系的打造。

甲板與艦體採用高強度高張力鋼板,從艦底到飛行甲板都採用雙層艦殼,內、外層艦殼之間以X型構造連結,外層艦殼與艦殼間的X型構造能吸收被敵方武器命中時造成的衝擊能量,降低對艦體內部的破壞。內層艦殼在重要艙室部位設有76~127毫米不等的鋼質裝甲,並構成一個完整的箱型結構,艦體劃分了兩千多個水密艙區,艦內總共設有23道橫向水密隔艙壁與10道防火隔艙壁,水線以下有4道縱向防雷艙壁,並大量裝備先進滅火系統。而且,兩個彈藥庫都遠離主機艙區,很不容易被引爆。

在聖克魯斯群島戰役中,大黃蜂號被日軍的4枚魚雷擊中,最終沉沒。

雖然這種防護水平跟當年的戰列艦是無法相提並論的,但是先進的防護設計理念也讓這種戰艦具有非常強悍的抗打擊能力。就算魚雷能夠瞬間將裝甲鋼板擊穿,但是完全可以通過關閉水下防雷隔艙阻止大量海水灌入。也就是說,只要魚雷不是把艦體橫著撕開基本就不會出現一擊致命的情況。二戰時,美國海軍的航母曾被日本海軍的93式魚雷命中過,那種幾萬噸的航母都沒有一擊斃命的情況,10萬噸的航母更不會那麼脆弱。

不過,別看航母有這麼強的防護,被魚雷打上就要全力以赴進行損管,而且如果進水量大的話就要立即撤出戰鬥,基本就喪失了作戰能力。那也就是說,一發魚雷命中就至少可以讓這艘航母在港內休息半年的時間,跟擊沉的效果也就差不多了。所以,航母防護力強只是保證不被擊沉,但是無法保證命中魚雷後還能繼續戰鬥。

潛艇帶的導彈魚雷只有幾十枚 用光了該怎麼辦

現代化的潛艇一般都裝備有魚雷發射管,通用的魚雷發射管口徑為533毫米或650毫米,一艘潛艇的魚雷發射管在4到6具左右,當然也有一些潛艇擁有更多的魚雷發射管,比如俄羅斯的亞森級核潛艇據說就擁有10具魚雷發射管,其中包括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和2具650毫米魚雷發射管。

資料圖:基洛級潛艇

雖然名義上是魚雷發射管,但是很多潛艇的魚雷發射管都是可以同時發射導彈的,美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的發射管可以用於發射魚叉導彈,而俄羅斯的基洛級潛艇則可以把水雷也裝在魚雷發射管裡面,需要使用的時候推送出去就可以了。

另外,像亞森級核潛艇和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這樣噸位較大的核潛艇,除了擁有魚雷發射管之外,還部署有一批導彈垂髮裝置,可以用來發射巡航導彈,因此這些核潛艇也可以定義為巡航導彈核潛艇。

資料圖:潛艇的導彈艙蓋

不過,潛艇畢竟是在水下活動的,其可用空間並不多,因此需要適當調整艇上的裝備攜帶量。一般情況下,潛艇的導彈垂髮系統攜帶的巡航導彈數量都是固定的,魚雷發射管配備的魚雷、水雷、導彈的數量也有規格。通常,一艘潛艇攜帶的導彈、魚雷數量也就幾十枚,體積較大的核潛艇可能會帶多一點,但是也需要為其它配置騰出空間。

資料圖:潛艇在水下航行

表面上看,幾十枚導彈魚雷似乎不多,不過事實上潛艇是很少能有機會用光它的裝備的。就算用光了,潛艇一般也不會浮出水面接受補給艦補給,因為潛艇需要在水下保持隱蔽。所以如果需要補充裝備的話,潛艇會直接回航尋找安全的港口補給,等補給完畢它才會繼續出航。

中國為啥造艘無法作戰的潛艇:照片揭開秘密

中國海軍潛艇部隊以常規動力潛艇為主,論規模為全球最大的常規動力潛艇群,由多款型號組成,其中有一款最默默無聞,卻又最引人關注,這就是032型,僅建造了一艘。為我軍最新一代技術試驗潛艇,2012年服役,舷號:201,又稱:長城201艇。

採用單軸、單槳、雙殼體、水滴線型設計,正常排水量3797噸,水下排水量6628噸,為全球現役最大的常規動力潛艇,全長92.6米,寬10米,最大水上航速10節、最大水下航速14節。

這是一艘獨一無二的潛艇,無法執行作戰任為的潛艇,那麼為啥又必須建造這麼一艘潛艇?答案,這是一艘技術試驗艇,用途為進行各類技術試驗。如果有人認為,大談如何使用它作戰的問題,那麼請別介意,我笑話你,沒弄明白什麼叫試驗艇了。可以從事的試驗項目相當多,幾乎與潛艇有關的都可以,故此其設計相當特別,幾乎是獨一無二的。

出航試驗去

近日,一張新照片又向揭開其中的新秘密--該艇又進行了改進,指揮塔圍殼變樣了,後部升高。其指揮塔部位設有潛射垂直發射筒模塊,這說明至少有一個發射筒進行了改造,以便容納更長的潛射導彈。

由此推斷,這回要測試只能是傳說中的:巨浪-3潛射洲際導彈。憑藉更大體型,其射程更遠,可能達到11000公里,已具備打算全球任何目標的能力,一旦測試成功,那麼它將成為我軍新一代戰略核潛艇標配武器系統,論水平將大大縮小與美俄的差距。考慮到已可以上試驗艇,那麼已進入研製的最後階段,服役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新改裝

我們尚不清醒其到底要參與的那麼試驗任務,傳說不少,除了打彈道導彈,還能射防空導彈--國外也是最尖端的東西,2007年時,國內就流傳一張潛艇發射防空導彈的照片,有關032型試驗潛艇的報道中,也出現了上搭載試驗「光纖制導的防空導彈」的內容。

據說,該艇除了參與技術試驗,也可以承擔一些特別任務,參與海洋探測工程,參與布設海下監聽系統和水底感測器網路。中國僅擁有了一艘032型試驗艇,卻是全球僅有幾艘技術試驗艇之一,也許是目前唯一在役的專用試驗艇,看似不起歸,卻可以發揮大作用,一個良好的試驗平台,對於相關技術發展絕對是好消息!

032下水

西方國家就相當憂心,中國會憑藉這一艘潛艇,在技術上取得快速發展,至於俄羅斯只有傷感了,昔日世界第一潛艇大國,如今連戰鬥艇建造都成問題,更不要說搞試驗艇了,只能羨慕中國同行的好運。

揭秘世界上最大的核潛艇 技術數據讓人吃驚

颱風級核潛艇是目前世界上人類建造的最大的潛艇,也稱為941型戰略核潛艇,蘇聯名稱Akula,北約代號Typhoon-class,屬於典型的冷戰時期的產物,建造目的是保持武器比美國的大,以此達到「相互保證毀滅性原則」。

20世紀70年代,美國開始建造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蘇聯為了保持對抗,由蘇聯紅寶石設計局設計並研製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代號「941工程」。第一首颱風級核潛艇於1981年12月12日服役,原計劃建造10艘(有數據顯示為8艘或者12艘),但是只建造了6艘,第7艘在完成40%的建造進度情況下原地拆除。服役的6艘核潛艇在1992年被俄羅斯編製成一個支隊,駐泊於科拉半島涅爾皮奇亞海灣的北方艦隊潛艇基地。

至1996年,俄羅斯因經濟危機無力承擔每年每艘約2700萬元的維護費用,使得其中三艘提前退役,而剩餘三艘也只能保證一艘在臨戰狀,到2013年期中兩艘退役,目前服役的只剩下「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該艘為建造的第一艘颱風級,服役已達36年之久,但經過了現代化改造。

颱風級核潛艇艇身長度173米,水下排水量2.65萬噸,是目前世界最大體積和噸位潛艇紀錄保持者。颱風級核潛艇藉助兩個單機功率為190兆瓦(總共大約10萬馬力)的壓水式反應堆,潛艇的最高航速為27節,成員配置180人,潛艇自持力大於三個月。裝備有SS-N-20彈道導彈20枚、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具、650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22枚SS-N-15反潛導彈(可自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或SS-N-16導彈(可自650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

SS-N-20潛射彈道導彈採用三級固體火箭推薦,每枚導彈重達90噸,攜帶10枚10萬噸當量的分彈頭,採用慣性制導在8300公里的最大射程上誤差在0.27海里(約500米),也就是說在俄羅斯領海內可以打擊美國本土的任何目標。一艘颱風級核潛艇攜帶20枚該型導彈,可以摧毀200個目標,爆炸當量為日本廣島爆炸的原子彈的6倍,足以摧毀數個完整的國家。

重要程度不低055艦:中國新型核潛艇曝光

055大驅艦

中國幾十年間發展迅猛一舉成為軍事大國,在各個方面都以取得不小成就。在今年,我國海上取得不小成就,從055大驅艦到001航母可謂是功成名就。如今在水下又爆出不小驚喜,在導彈潛艇上又獲突破。

在7月底網路上爆出一張圖片,中國海軍艘「清」級(032型)常規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指揮塔圍殼進行了改裝。改裝後該潛艇的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管變長,這就意味著該潛艇能夠發射出更大的導彈。

「清」級(032型)常規動力彈道導彈潛艇

該潛艇共有92.6米長10米寬,最大前深度達到200米,常規排水量3797噸。可試驗巨浪-2和巨浪-2A潛射戰略導彈、長劍-10B、長劍-20A舷間垂髮巡航導彈、鷹擊-18潛射反艦導彈、先進整體逃生艙和特種作戰水下運載器等等。

巨浪-2和巨浪-2A潛射戰略導彈

船身主要武器都在圍殼附近,包括兩座洲際導彈垂髮裝置和四座潛射巡航導彈發射裝置。而潛射垂髮巡航導彈是首次裝備的我國潛艇上,這意味著我軍下一代潛艇將普遍配備垂髮巡航導彈,巡航導彈可以陸攻和反艦,將極大增強潛艇打擊半徑、打擊威力和任務範圍。

鷹擊-18潛射反艦導彈

從網上圖中可以看出,該潛艇改裝的位置恰好符合我國最新型的潛射彈道導彈。如今我國的最新型的潛射洲際導彈巨浪-3已經獲得突破發展,不久即將步入發射實驗的階段。這時的預示就很明顯了。

最新型的潛射洲際導彈巨浪-3已經獲得突破發展

巨浪-3是我國正在測試中的第三代洲際潛射彈道導彈,其射程可達到12,000公里,可以攜帶單個或者多個核彈頭,還是我國目前三核一體的關鍵一步。等巨浪-3的試射成功之後,在裝備在該潛艇上。不僅可以大幅度提升中國水下核威懾力,還能成為我國未來戰場上一大神秘殺器。

曾經用算盤算數據:堪稱中國核潛艇之父!

「若有人問我們如何評價這一生,我們會說,此生沒有虛度。我們的這一生都奉獻給國家、給核潛艇事業。我們此生無悔!」——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在青島海軍博物館碼頭,停泊著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去年10月15日,它在游弋大洋40多年後退役。但它的總設計師,仍在「服役」之中。

7月4日上午,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某研究所,楚天都市報記者見到了黃旭華。他是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被稱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身體狀況只允許他每天工作半天,黃旭華覺得時間不夠用,每個工作日上午8時30分會準時出現在辦公室,整理過去數十年積累的資料。這位「志探龍宮」一輩子的「痴翁」,要把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留給下一代。

93歲的黃旭華,戴著運動手環,思路清晰,記憶力驚人。聽他講述自己的故事,就像在看一部傳記電影。為研製國之重器,他隱姓埋名30年。他的人生,就像深海中的核潛艇,看似默默無聞,卻蘊藏著震撼人心的力量。

1954年,全球第一艘核潛艇——美國「鸚鵡螺號」首次試航。1957年,蘇聯第一艘核潛艇下水。1958年,我國啟動研製導彈核潛艇。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的黃旭華,曾參與仿製蘇式常規潛艇,被選中參加研究。之後不久,蘇聯宣布撤回援華專家。毛主席說出了讓黃旭華等老一輩科研工作者心潮澎湃的一句話:「核潛艇,一萬年也要造出來!」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不到一個月,黃旭華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技術人員,彙集到了那個寄託著他們理想的荒山半島。「中國核潛艇完全是白手起家。」黃旭華回憶:「最大的困難是沒有人才。如果我們的研究人員有誰見過核潛艇長什麼模樣,也許會大大縮短研製過程。」

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核潛艇外型是水滴型,因為摩擦阻力小,水下機動性和穩定性好。美國在研製中謹慎地選擇了三步走。我們是也分三步走,還是三步並作一步?研製隊伍發生激烈爭論。34歲的總設計師黃旭華毅然選擇了後者,「時間緊迫,我們只能少走彎路。」

沒有猶豫彷徨,黃旭華帶領大家通過大量計算和反覆論證,僅用三個月就提出了五個艇型方案,然後一頭扎進上海交大的實驗室。這僅僅是開始。核潛艇技術複雜,配套系統和設備成千上萬,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核動力裝置、水下通訊、發射裝置等七項重大技術。「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摸索著一步一步往前闖。我們有的,只是不可動搖的決心!」他說。

黃旭華至今還珍藏著一把「前進」牌算盤。在沒有現代化計算手段的年代,這把算盤曾伴隨他度過無數個日日夜夜。

「研製核潛艇的許多關鍵數據,就是從這把算盤上跳出來的。」黃旭華說,為了保證數據準確,他和同事們常常分組計算同一組數據,出現不同結果就重新再算,直到結果一致。為了一個數據,「噼噼啪啪」的算盤聲經常一響就是一整夜。

中船重工集團公司首席技術專家張錦嵐,曾於1988年跟隨黃旭華參與核潛艇深潛試驗。他對用算盤計算核潛艇數據感到不可思議:「這可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而是要運用三角函數、對數等各種複雜和高難度的運算公式和模型。」

但在一窮二白的當時,黃旭華和同事們正是用這種土辦法,解決了許多尖端技術問題。

他們就像大海撈針一般,從國外的新聞報道中搜集有關核潛艇的隻言片語。誰也沒見過真正的核潛艇,不敢肯定拼出來的設計圖是否靠譜。一次偶然的機會,有人從國外弄回兩個美國「華盛頓號」核潛艇的玩具模型。黃旭華如獲至寶:「我們拆解分裝了一次又一次,發現跟我們推演出的設計圖基本一致。大家高興壞了!」

197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正如錢學森所說:「沒有一萬年,也沒有一千年、一百年,只用了十年,我們就建造出了自己的核潛艇!」

1974年8月1日,這艘核潛艇被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列入海軍戰鬥序列。至此,中國成為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回望過去93年,黃旭華說,自己曾三次流淚,讓他刻骨銘心。

第一次是1988年4月,中國首次進行核潛艇深潛試驗。所有參試人員都明白,這次試驗非常重要,也十分危險。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的「長尾鯊號」就是在深潛試驗中沉沒,艇上160多人全部葬身海底。

試驗開始前,參試人員宿舍氣氛凝重。他們有的給家人寫遺書,有的唱起《血染的風采》:「也許我告別,將不再回來……」為了鼓勵大家,64歲的黃旭華決定和同事們一起下水。潛艇越潛越深,他指揮若定,「其實內心高度緊張。」

當實驗成功,這位世界上首位親自參與核潛艇深潛試驗的總設計師,激動得滿臉都是淚水。出艇後,他即興寫下這樣一句話:「花甲痴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

1957年至1986年,黃旭華隱姓埋名研製核潛艇,30年未能與父母謀面,唯一聯繫就是一個信箱號碼。

直到1987年,上海一家雜誌發表了關於黃旭華的報道,他給母親寄了一本。母親把報道看了一遍又一遍,流著淚對全家人說:「三哥(黃旭華)的事情,大家要諒解。」後來,當妹妹告訴他這件事時,黃旭華又一次落淚了。

1988年,兩鬢斑白的黃旭華回到廣東老家時,母親已經93歲。「我離家30年,家人只知道我在北京的郵箱號。父親重病,我回不去;他去世了,我回不去……」在父親墳前,黃旭華第三次流下熱淚。

國家使命讓黃旭華失去了很多天倫之樂。婚後不久,他便與妻子分別6年,他與三個女兒也是聚少離多。他的大女兒黃燕妮,循著父親的家國情懷和人生軌跡,也投身到中國核潛艇研製事業中。

海邊長大的黃旭華,似乎註定要和大海一生結緣。

1924年,黃旭華出生在廣東汕尾。「我原本的志向是和父母一樣學醫,結果日本人的轟炸讓我改變了初衷。」

抗戰爆發後,黃旭華不得不輾轉韶關、桂林、重慶等地求學。一路顛沛流離,一路山河破碎,少年黃旭華開始思考:祖國那麼大,為什麼連一個安靜讀書的地方都找不到?「思考的結果是,我決定不學醫了。我要學航空、學造船,將來造飛機捍衛我們的藍天,造軍艦抵禦海上的侵略!」

1945年,黃旭華放棄當時中國最高學府——國立中央大學航空系的保送資格,以第一名考上被稱作「東方MIT(麻省理工學院)」的國立交通大學(上海交大前身)造船系。

2016年4月8日,在120周年校慶之際,上海交大官方微博轉發了一張照片:校慶活動中,92歲的老學長黃旭華,推開為他準備的椅子,堅持站著演講。

面對風華正茂、求知若渴的大學生們,黃旭華說:「若有人問我們如何評價這一生,我們會說,此生沒有虛度。我們的這一生都奉獻給國家、給核潛艇事業。我們此生無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亮劍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再度出手嚴控這寶貝 美日立馬急眼了
唐朝的人到底有多開放?看完後竟不敢恭維
為什麼和尚頭上會有戒疤?揭開殘酷真相
古代為何提倡近親結婚?有人竟被迫嫁給舅舅

TAG:亮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