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如山的碑陣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許京木、李松寒
著先烈的足跡勇毅前行
許京木 李松寒
清晨,秋日的陽光透過茂密的白楊林,灑落在東風革命烈士陵園門前的柏油路上。
陵園大門的門樓上,是張愛萍上將生前題寫的園名——「東風革命烈士陵園」。
走進大門,迎面就能看到開國元勛聶榮臻元帥的墓碑和高大的東風革命烈士紀念碑。聶榮臻元帥的墓碑上,有江澤民同志的親筆題字——「聶榮臻同志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9月30日,是我國第四個烈士紀念日。
這一天,酒泉衛星發射中心350餘名科技人員、部隊官兵和少先隊員在這裡舉行烈士公祭儀式,深切緬懷聶榮臻元帥和為航天科技事業忠誠奉獻、英勇獻身的英雄前輩、革命先烈。
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始建於上個世紀60年代初,佔地約3萬平方米,園內安葬著760多位航天英烈。他們中,有在長征路上指揮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的孫繼先中將,有為了保護試驗裝備奮力撲火英勇犧牲的烈士王來,有為了搜索火箭殘骸捐軀大漠的李再林烈士,還有14名沒有留下姓名的無名英雄。
2013年2月2日,習主席冒著嚴寒來到這裡,向安葬在陵園內的聶榮臻元帥和為我國航天科技事業獻身的英烈們敬獻花籃,向共和國的功臣們表示敬意。
青山晗首,大漠不語。
9時30分,烈士公祭儀式正式開始。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大漠上空,雄壯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久久回蕩。
「今天在這裡舉行烈士公祭儀式,就是要表達我們秉承遺志、不忘初心,勇毅前行、再創輝煌的堅定決心意志。」國歌奏唱完畢,中心黨委書記夏曉鵬開始講話。
漠風陣陣,蒼松搖曳。夏曉鵬的聲音鏗鏘有力。
「莊嚴的紀念,不只是對先烈的告慰,更是我們對先烈的承諾。」夏曉鵬說,再過一段時間,中心將迎來又一次航天發射。我們一定牢記習主席「萬無一失、圓滿成功」的根本遵循,強化「為歷史爭光、為使命盡責」的責任擔當,堅持「指揮無誤、操作無誤,確保成功、確保安全」,堅決奪取任務全勝,以優異成績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少先隊員是祖國的花朵,也是航天事業的未來。
站在腳下這片被習主席讚譽為「承載著民族復興光榮與夢想的土地」上,66名身著淡藍色校服、脖頸上系著紅領巾的小學生,高聲獻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歌聲落定。中心主任張志芬和黨委書記夏曉鵬,緩步走出隊列,向聶榮臻元帥墓敬獻花籃。
陽光下,兩條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敬獻」字樣的紅底黃字緞帶迎風飄擺。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在中心安全部秘書長趙建民的主持下,全體人員屏息凝神,低首彎腰,向聶榮臻元帥和獻身航天科技事業的英烈們行三鞠躬禮。
行禮完畢,大家自覺排成長長的「一字型」隊伍,緩緩走到聶榮臻元帥的墓碑前,輕輕地把一枝枝散發著香氣的淡黃色菊花擺放在漢白玉花籃的玻璃罩上,寄託哀思,表達敬意。
儀式結束,登車離開時,不少人轉過身軀再次凝望身後的陵園。藍天白雲下,一排排墓碑矗立在風中,儼然一支待命出征的航天大軍。
不遠處,載人航天發射場上,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被高高的塔架環抱著。不久之後,那裡將會再一次響起震天的轟鳴。
攝影:崔曉昕
歡迎大家評論
小編會精心挑選留言
▋作者:許京木、李松寒
▋來源:解放軍報社裝備發展部分社
▋監製:鄒維榮
▋責編:韓阜業
▋編輯:王曉學


※知道嗎?他就是軍營里「走火入魔的」的那個雷老兵
※強勢打call!圍觀軍校「百家姓」學員的強軍宣言
※9.30捧一把聖潔的雪祭奠你
※黎明前的犧牲:他們沒有看到新中國的日出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