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批開眼看世界的官派留學生,成大器者竟幾乎出自同一省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即中國第一批留學生,是指1872年至1875年間,由「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倡導,清政府扶持派出的赴美國留學生。當時,這些留學生分四次總計一百二十名,出國時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因而也被稱作為「中國留美幼童」。
這些中國留美幼童中確實出了不少的人才,他們回國後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可以說是某些領域內的佼佼者。
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
唐紹儀,字少川,廣東香山縣人,第三批留美幼童,曾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回國後,任職過駐朝鮮總領事、清末南北議和北方代表、中山縣縣長,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等職務,還是山東大學的第一任校長以及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的校長。
唐紹儀在政治上與孫中山有著分歧,政壇上難有建樹,上海淪陷後,所處地位又有些曖昧不清,1938年9月在蔣介石授意下被暗殺。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
詹天佑,字眷誠,號達朝,出生於廣東廣州,留學美國時就讀於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修鐵路工程。
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所創設「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展現了當時國際最高先進技術,他被譽為「中國近代工程之父」。
北洋大學創辦人蔡紹基
蔡紹基,字述堂,廣東珠海人,留美後考入耶魯大學法律系,回國後任職過大北電報局譯員、上海海關譯員,他還在袁世凱駐紮朝鮮時,做過袁世凱的幕僚。
蔡紹基主要活動在天津,後來出任過天津海關道、天津北洋大學首任校長、天津英租界局董事等職務,是天津華人參與租界事務的第一人。
關內外鐵路總辦梁如浩
梁如浩,原名昭濤,字如浩,號孟亭,廣東香山人,第三批留美幼童,回國後,曾任職過袁世凱的幕僚,後一直在鐵路部門工作,任職了山海關道兼關內外鐵路總辦、天津海關道、上海道等職務,還曾短期任職過北洋政府的外交總長。
梁如浩在鐵路方面具有出色的經營管理才能,詹天佑在主持建設京張鐵路時得到過他的很多幫助,也極具民族責任感,因抗議沙俄侵略蒙古而憤然辭職。
中國電報事業的奠基人唐元湛
唐元湛,號露園,廣東珠海人,第二批留美幼童,歸國後,任職上海大北電報局局長等職務。
唐元湛是清朝最後一任上海電報局總辦,也是民國第一任電報總局局長,可以說為中國的電報事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他曾運用「庚子賠款」,為中國的留學事業做出過貢獻。
外務部大臣梁敦彥
梁敦彥,字崧生,廣東順德人,第一批留美幼童,家庭出身不錯,受家庭的影響,打小就會英文,曾在香港中央書院讀過書。
梁敦彥回國後,任職了清廷漢陽海關道、天津海關道,外務部右侍郎,外務部會辦大臣兼尚書,會辦稅務大臣等職務,還出任了北洋政府交通總長,後因參與張勳復辟失敗退出政壇,隱居於天津。
美國第一位華人律師張康仁
張康仁,廣東珠海人,中國首批留美幼童,曾就讀於哈特福德市公立高中,因怕幼童們過分美國化被清政府召回,當時他正就讀耶魯大學法律系,回國後,被派往福建水師學堂補習。因不滿清廷分配,再次赴美,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
張康仁,曾經取得過美國國籍,先後在檀香山、舊金山任律師,是第一個在美國執業的華人律師,後因美國的排華運動,回到國內,曾被中華民國委任為駐首都華盛頓的外交官,出席過美國總統威爾遜為女兒在白宮舉行的婚宴。
布魯克林大橋的主要建造者鄭廷襄
鄭廷襄,廣東香山人,第四批留美幼童,被召回後,編進天津大沽炮台魚雷艦隊,因不滿清廷的崗位分配跑了路,再次來到美國,考入窩士特藝學書院,之後拿到博士文憑。
鄭廷襄後來成為美國當地著名工程師,還是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大橋的主要建造者之一,他所發明「鄭氏車鉤」被詹天佑大力推廣運用。
庚子賠款生倡導者梁誠
梁誠,原名丕旭,字義哀,號震東,廣東廣州人,第四批留美幼童,尚未完成學業被召回,後任使館參贊,長期從事外交官工作。
梁誠曾任職晚清駐美利堅合眾國公使,為中國爭回部分「庚子賠款」,用於創辦清華學院以及培養留美學生。他就讀麻省安度華學校時,是學校最著名的棒球手,後以體育為外交服務,讓他成為中國近代體育史上的體育名人。
耶魯大學划艇隊知名舵手鍾文耀
鍾文耀,號紫垣,廣東香山人,第二批留美幼童,曾就讀於美國耶魯大學,任職過清政府駐美使署通譯官,駐小呂宋總領事官,北洋洋務參贊,滬寧鐵路隨辦兼上海輪船招商局總辦、滬杭甬鐵路管理局局長、上海造幣廠籌備主任等職務。
鍾文耀是耶魯大學划艇隊史上的傳奇人物,在他擔任耶魯划船隊舵手的兩年時內,在與哈佛大學的兩次比賽中,耶魯都取得了勝利。
庚款留學生在美監管容揆
容揆,字贊虞,廣東省新會人,容閎的族弟,第二批留美幼童,抗拒清政府的召回令完成在耶魯大學的學業。
後來,容揆進入位於華盛頓的中國駐美使館工作,一直工作了43年,歷任譯員、秘書、代辦,他還是早期庚款留學生的在美監管。
清華大學校長唐國安
唐國安,字國祿,號介臣,廣東省香山人,第二批留美幼童,耶魯大學法律系肄業,為清廷召回。
唐國安曾任職上海約翰書院教席,上海《南方報》編輯、主筆,又在清政府做過外務部司員、候補主事、主事,參與了「庚款留美」事業,後來又做了清華學堂副監督、監督,可以說是清華學校第一任校長。
開灤煤礦礦冶工程師吳仰曾
吳仰曾,字述三,廣東四會人,首批留美幼童,曾考入美國紐約大學,回國後進入開平礦務局,後又赴英國倫敦皇家礦冶學院學習。
吳仰曾在海外辦理過礦務,又在熱河、南京附近的礦區工作,是當時知名的礦冶工程師。
歐陽庚
歐陽庚,字兆庭,號少伯,首批留美幼童,曾就讀於紐約市曼哈頓的西海文小學、紐海文中學以及耶魯大學,他與詹天佑是為數不多的未被清廷召回而完成學業的留美幼童。
歐陽庚回國後,一直從事外交工作,擔任過清廷駐溫哥華領事、駐墨西哥條約特使、第一任駐巴拿馬總領事等職務,民國時期,又出任了駐荷屬爪哇(現印度尼西亞)總領事、駐英國大使館一等秘書、駐智利國第一任公使、駐玻利維亞條約特使等職務,在外交領域貢獻卓越。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文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嫦娥奔月的來歷和遺留下來的兩千年疑問
※他倆恐怕是史上顏值最高的一對情侶,夫妻恩愛讓曹操羨妒羨慕恨
※張學良失去自由,趙四小姐痛心疾首,但這並不是她一生最大的痛
※盤點北洋水師十大主力艦,擁有如此強大裝備為何還是一敗塗地?
※上海灘四大名媛,南唐北陸還有中西女塾皇后
TAG:夜狼文史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