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說真的,國內的工作服太丑了,真應該找個人給設計一下

說真的,國內的工作服太丑了,真應該找個人給設計一下

作者:日均聽歌 12 小時的 Fish

上周我去一個咖啡店,店內所有員工都圍了一條很花哨的、與店面風格完全不搭的圍裙工作。說實話,那令我感覺整個店面的格調都因為那條圍裙而被拖後腿了。

港真,國內很多店的工作服都太丑了,很多地方甚至連統一的工作服都沒有。比如常年混跡於美發店的 Tony 老師與 Kelvin 老師,隨便穿個豹紋 Tee 配條玫紅色窄腳褲就開始一天的工作。

有沒有想過工作服也能與潮流掛鉤?早前 ROARLINGWILD 就這麼玩了。他們為深圳 RMK 日式居酒屋打造了專屬工作服。

他們根據調酒師的工作習慣對制服進行了特殊剪裁及結構設計,把傳統工作服改造成為了顏值與實用性兼備的襯衫、馬甲、圍裙等單品。

一件高顏值的工作服的確能對店鋪起到各種正面的影響。為自家品牌打造工作服的確沒什麼毛病,而來到跨界聯名成為時尚趨勢的今天,品牌與其他「不搭調」的品牌聯合打造工作服,這就有點好玩了。

出乎意料地,在工作服領域玩得最嗨的居然是一風堂。這家拉麵店早在 2014 年便把一隻腳踏入了時尚領域,與其接頭的是Engineered Garments。

雙方聯手設計了這款工裝夾克結構複雜,具時尚感與實用性,讓員工可以自如應對廚房中各種場景與挑戰。不少 Engineer Garments 的粉絲笑言「為了時尚只好去當店員了。」

當時這套工作服在紐約一風堂分店內限量發售,夾克 300 美元,圍裙 100 美金,當天早早便已沽清

一風堂首次嘗到了時尚這塊甜蛋糕的滋味,於是在 2015 年再次找來日本時尚品牌 MIHARAYASUHIRO為巴黎一風堂分店設計工作服。

衣服以 Trucker Jacket 作為設計藍本,設計出斜紋外套和圍裙,衫身以象徵日本拉麵文化的紅點作細節,還有扎染頭巾。

此外,一風堂還找來了日本汽車生產商 Renault Japon 合作,把車子塗上紅色扎染圖案作招徠客人。

開業首周每天都吸引了不少潮人到店

到了 2015 年末,日本本部的一風堂迎來開業 30 周年。這次他們不搞聯名了,居然發起了招募,全日本的人都可以投稿給他們設計新的工作服。而最後勝出的學生作品。

這套制服以傳統和式織物的常用布料「久留米餅」作基材,配合日式傳統工作服的風格,非常具有日本特色。這套制服與以往的相比稍顯遜色,但一風堂這種玩法非常新鮮,創意取勝。

到了今年,一風堂又開始搞事情了。這次助陣的是一個擅於鬧事的日本時尚品牌——ANREALAGE。在大家預想這次聯名的制服會有多浮誇的時候,結果是...

畫風只是這樣的而已。每件制服上都有印上 ANREALAGE 的 Logo。此外,那些花紋細看之後就是一堆像拉麵傳統象徵的「波浪線」。那接下來我們把鏡頭拉遠一點點…

有沒有覺得有點眼花?其實這次 ANREALAGE 為一風堂打造的,基本上不能被稱為「制服」,而是「布料」,玩的就是視覺效果

制服上的圖案會因為觀看者的距離而變化。換言之,店員把面拿給你的途中,你能在制服上看到不一樣的圖案。

而制服上印著的是「KEEP CHANGING TO REMAIN UNCHANGED」。一直改變和保持不變,亦是一風堂一貫的格言。

除了玩得最嗨的一風堂,還有一個吃得最開的 BEAMS。

我這麼說肯定不是沒有原因的。BEAMS 有不少的支線,但它有條鮮為人知的支線,就是Uniform Circus BEAMS

這條支線可以通俗地理解成是給客戶定製統一服裝或單品的,而可以定製的單品範圍也較廣,包括球衣、工作服、校服等等。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 BEAMS 做不到的。

BEAMS 不是只用普通的 Tee 或現成衣物進行圖案印刷,而是選取出最符合客戶品牌形象的衣物再進行剪裁與設計,令其成為一件簡潔但不簡單的制服。

而除了把款式擺在首位,質量與實用性也必須在考慮之中。在你選擇好圖案後,工作人員會跟你確認衣服的面料並為你給出建議,加入最適合該項工作的衣物細節。當一切確定好,你只需等候出貨就好~

如此體貼的製作商自然吸引了不少的企業買賬。就先舉個最近的例子吧,日本連鎖的 au 手機專賣店找來 Uniform Circus BEAMS 為其設計了一套 Ivy Style 的制服。

看似普通,但衣服各處都有小細節,各種小小的收納口袋,方便營業員放各種文具。

除了日本當地的企業知道 BEAMS 這個業務外,這家遠在英國倫敦,位列全球 50 佳餐廳其中之一的 The Clove Club 也是它的鐵粉。

早在 2015 年,他們就已經相中了 BEAMS。但那時的他們還沒推開「定製」這扇神秘的大門,僅在 BEAMS PLUS 中購入衣物。

The Clove Club x BEAMS PLUS

到了 2016 年,餐廳的三位老闆不由得對日本的文化與手藝感到讚賞,於是定製了一批制服。

這件圍裙與牛津襯衫從顏色搭配上就給人非常放鬆、休閑的感覺。看似普通,實質細節滿載,充分考慮到制服對餐廳員工日常工作而言的實用性。

圖片攝於第 96 期《MONOCLE》

除了給別人定製服飾,其實 Uniform Circus BEAMS 也有自己的產品線,比如專門定製校服的BEAMS SCHOOL

校服都是參照 Ivy Style 標準而打造,BEAMS 還會為其注入了不一樣的元素,比如針織的領帶便是突出質感的點睛之筆。

還有專門定製醫務人員制服的BEAMS MEDICAL

這批 2017 秋季的「白大褂」經 BEAMS 之手,以時裝的剪裁手法去打造。令制服增添了幾分時尚感之餘,質量與細節方面一樣沒落下,通通到位。

國內也有個好榜樣。去年年底,國內傢具品牌梵幾便與獨立服裝品牌 OverComer 推出專為傢具搬運師傅和設計師而設的工裝外套。

外套的版型硬挺帥氣,具時尚感的同時也符合搬運師傅的工裝性質。面料也不含糊,採用全棉斜紋面料,拉鏈與扣子則都是帶有細節的金屬配件。

最令人感到幸福的便是,夾克前口袋袋蓋處有個方便插筆的設計,方便設計師和傢具製作師傅隨時放置或取用鉛筆、尺子等工具。

無可否認的是,國內有不少店鋪都有在工作服的款式上用心。從精神上而言是值得被肯定的,但大部分的店鋪制服還是差那麼點意思,或沒有考慮員工穿著的舒適性與實用性,或不能體現品牌及企業形象。

常言道「以人為本」。工作服是員工每天都要穿著工作的服飾,舒適性理應放在首要考量的位置。有的店鋪在制服款式上照顧周到了,但質量跟不上,令店員每次穿制服都怨聲載道。

再者,工作服是其中一個最易被忽略但也是最能體現店鋪形象的重要因素。

好的工作服不應只是把店鋪 Logo 或 Slogan 印在一件普通的 Tee 上便草草了事,而應結合工作性質繼而在衣物基礎上作出修改與調整。

CLOT 2017 夏季系列的這件 Tee 就以「凝結冰室」這個虛擬概念推出過「工作服」

呼籲各位老闆,在做工服時請多花一點心思,從整體到細節,每一步都請照顧到位。而不是打開那個橙色的 APP,隨便找一家「工作服定製」便了事。

僅是把店鋪 Logo 從紙上搬到 Tee 上,對工作便利本身毫無幫助,那不該被稱為工作制服,而只能被稱為是店鋪的統一著裝而已吧?你覺得呢,bro?

GIF/1.3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teppy潮流周志 的精彩文章:

環球潮流圖鑑:在東京買買買,兩條腿哪裡夠用?
比老爹更老爹,你想要的老爺鞋在《每周冷門球鞋大賞》
一位大熱潮流藝術家買了五百雙一模一樣的鞋,他難道不覺得無聊嗎?
在余先生要助攻「踢不爛」之前,我先簡單說幾句
日本元祖級潮流教父的穿衣風格過時了嗎?

TAG:Steppy潮流周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