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生活漫談(1)——追求的層次
有一陣夫人看陳道明、蔣雯麗主演的《中國式離婚》,也偶然陪她看一下,雖然不全,但也略知一二,主要描繪的是一系列錯誤觀念和誤解造成的離婚,其中不免有誇張、渲染之處,但總體上還是折射出了現實中的婚姻家庭生活的某些真實。
記得大學畢業的時候,親戚家小夫妻鬧矛盾,很不理解,就說,兩個人的事情怎麼弄都不會比社會複雜!他們說,等你成家以後就知道了,我說我就不認這個邪!他們笑笑,懶得說話,但是神態上表現出來的是「可憐的人啊」的意思!
由於「懂事」較遲,直到那時候,還沒有一次正兒八經的戀愛過程,所以,這個發誓就多少成了對自己嚮往的美好生活的一種盲目憧憬,然而,他們的嘲笑、尤其是周邊很多家庭的爭吵打鬧,也確實提醒了該怎麼規劃未來的婚姻關係和家庭生活,因為從本質上不認同那種世俗化的充滿著市儈氣息的所謂婚姻和家庭,覺得那樣的婚姻和家庭無疑是動物性的、機械式的,甚至連動物的層次都夠不上,至多只能算作是生物式的,因為動物還會顧及環境、顧及別的動物,而生物純粹按照本能在生活!
因為「先天不足」,加上單位又在郊區,費了好大事,才找到現在的夫人,又因為長期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溫暖,所以對夫人、對自己的小家庭倍加愛護,更充滿著理想的期待。
3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豪情和溫柔早已淹沒在瑣碎的生活之中,流淌在歲月的消逝之間,留下的是孩子的成長和我們的滄桑。唯一不變的希望還是:過人的生活,而不要像動物一樣度日,更不要像生物那樣苟活!
因為,堅持胡理解仍然是:生物是按照本能生活的,四季輪迴,年復一年,沒有頭腦,沒有進一步的目標!人如果像生物那樣,無論合理不合理,一天一天簡單重複,始終局限在自我的封閉之中苟延殘喘;動物是按照私慾生活的,首先就是為了自己,為此竭盡全力,人如果像動物那樣,就會按「叢林原則」行事,甚至不如動物,家庭也就變成了比社會還可怕的地獄;人就應該像人,講責任、講包容,遇到不正常的情況,想辦法化解,使生活更加美好!
也許完美意義上的「人的生活」很難徹底實現,也許三種生活之間的徘徊倒構成了大多數婚姻家庭的基本真實,有些婚姻家庭在徘徊中可能更多的居於「人的層次」,有些或許更多的沉淪於「生物的層次」,有些可能也不甘於低層次的生活,卻在兩端激烈搖擺中滑到了「動物的層次」,甚至還顯示出野獸的一面,但是,無論如何,都還是要盡量避免動物性、生物性,積極的追求「人的生活」,這才是人們在婚姻家庭中有質量活下去的希望和未來!


TAG:宏聲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