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機的草隸《平復帖》,放大後怎麼樣?
陸機(261—303年),字士衡,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出身吳郡陸氏,為孫吳丞相陸遜之孫、大司馬陸抗第四子,與其弟陸雲合稱「二陸」,又與顧榮、陸雲並稱「洛陽三俊」。
陸機在孫吳時曾任牙門將,吳亡後出仕西晉,太康十年(289年),陸機兄弟來到洛陽,文才傾動一時,受太常張華賞識,此後名氣大振。時有「二陸入洛,三張減價」之說。歷任任太傅祭酒、吳國郎中令、著作郎等職,與賈謐等結為「金谷二十四友」。趙王司馬倫掌權時,引為相國參軍,封關中侯,於其篡位時受偽職。司馬倫被誅後,險遭處死,賴成都王司馬穎救免,此後便委身依之,為平原內史,世稱「陸平原」。太安二年(303年),任後將軍、河北大都督,率軍討伐長沙王司馬乂,卻大敗於七里澗,最終遭讒遇害,被夷三族。
陸機「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詩重藻繪排偶,駢文亦佳。與弟陸雲俱為西晉著名文學家,被譽為「太康之英」。與潘岳同為西晉詩壇的代表,形成」太康詩風「,世有」潘江陸海「之稱。陸機亦善書法,其《平復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
陸機《平復帖》,紙本,手卷,縱23.7cm,橫20.6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博物院釋文:
「彥先羸瘵,恐難平復,往屬初病,慮不止此,此已爲慶。承使唯男,幸爲複失前憂耳。吳子楊往初來主,吾不能盡。臨西複來,威儀詳跱。舉動成觀,自軀體之美也。思識量之邁前,勢所恆有,宜稱之。夏伯榮寇亂之際,聞問不悉。」(釋文據啟功《〈平復帖〉說並釋文》)
《平復帖》為牙色麻紙本墨跡,共9行84字,無名款,宋人定為陸機作品,米芾定為「晉賢十四帖卷」之一,入宣和內府,宋徽宗題籤並鈐璽印,後經梁清標、安岐等人鑒藏。後入清內府,旋出歸成親王永瑆、恭親王奕?,後歸溥儒等人,建國後由張伯駒先生捐獻故宮博物院收藏。
《平復帖》書寫於西晉,是傳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墨跡。有「法帖之祖」的美譽。被評為九大「鎮國之寶」。
作者用禿筆寫於麻紙之上,墨色微綠。筆意婉轉,風格平淡質樸,其字體為草隸書。《平復帖》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同時對研究文字和書法變遷方面都有參考價值。
《平復帖》放大欣賞!


※黑湘妃竹,紫狼毫小楷1支58元,全國包郵,試試准好用!
※歐陽詢《黃帝陰符經》
※居延漢簡的故事,聽我慢慢說來
※西漢的書法史話
TAG:書法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