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夢想成真的人 劉邦項羽都自愧不如

歷史上夢想成真的人 劉邦項羽都自愧不如

我們都在陰溝里。

但仍有人在仰望星空。

一個人至少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

你的夢想是什麼。

或者說,你想得到什麼。

小的時候你是否渴望過擁有超市裡那些迷人的玩具?

當你長大後又有沒有經歷過想買一款新包包卻囊中羞澀的窘迫?

對,我們這麼努力,就是為了以後毫不猶豫地買自己喜歡的任何東西。

為了不用第一眼就看價格標籤,不用思前想後擔心錢包,更不用腆臉開口向人借錢。

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的努力會趕上我們的夢想。

因為,古代的偉人們——

孔明自比管仲樂毅,一心輔佐劉備成就三分天下的王業,流芳千古。

非文學專業出身的魯迅以喚醒麻木的國民為己任,成為一代大文豪。

少年周恩來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成就了一代偉人。

——我們沒理由比他們差。

且看歷史上即使受到非人待遇但也沒有放棄夢想的人吧。

(一)司馬遷——從小立志

我們都知道。

歷史上的人物,尤其是在史書上大放異彩的,他們夢想的根源大多是隨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改變,終致達成目標。

比如——

劉邦,項羽微時見秦始皇的威儀,各說了一句不甘於自已地位的表白,以及由衷發出的夢想。

劉邦說:「嗟呼!大丈夫當如是也。」多有羨慕之意。

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則更多仇恨與野心。

然而,司馬遷卻不同與二人。

司馬遷從小便遵從父親遺囑,立志要寫成一部能夠「藏之名山,傳之後人」的史書。

他的夢想從未改變,即使在他以後受到的傷害打擊,他都從沒改變自已的夢想,一心一意矢志不渝的堅守著夢想的陣地。

在他著手寫這部史書的第七年,發生了李陵案。因為將軍李陵同匈奴的一次戰爭中,寡不敵眾迫使戰敗投降。

司馬遷為李陵辯白,觸怒當時盛怒的漢武帝,當即就被捕入獄,遭受殘酷的「腐刑」。

受刑之後,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殺,可想到自己寫史書的理想尚未完成。於是忍辱奮起,前後共歷時18年,終於寫成《史記》。

這部偉大著作共526500字。開創我國紀傳體通史的先河,史料豐富而翔實,歷來受人們推崇。

魯迅就曾以極概括的語言高度評價《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二)司馬遷——夢想成真

太史公司馬遷的一生是有味道的一生。

因寫《史記》,他成了後世史學家的楷模,無人能超過他。

他以正直的品格書寫歷史,不虛美,不隱惡,為王侯將相做傳,也為悲情的霸王寫紀。

他寫孔子世家,也寫刺客列傳,他修史以怨刺,把自己的命運和作品相連接。

他開風氣之先構造史書的框架,將歷史書寫的嚴密緊湊,他用他的文學天賦證明了自己的史學才能。

但他也曾受宮刑,自知辱沒先人,一直以來鬱鬱寡歡,《報任安書》里他終能淡定的說:「死日然後是非乃定!」

奇恥大辱奪去了他往日寫作的歡快,從此寫作變成了一件聊以自慰的心事。

然而越深入歷史人物的司馬遷越能領悟到,凡事有所作為的人物都經歷過痛苦的洗禮。

屈原自沉乃有《離騷》,文王拘而演《周易》,這些人物出現在他的作品中,從此不單單是一個名字,一個故事,而是一種寄託,一種惺惺相惜,他相信只要能夠完成《史記》,他的人生也就圓滿了。

幾年之後,《史記》乃成。概括了古往今來那些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心中有悲憤,抒發為作品才能讓人動容。

這也成了司馬遷寫作的一種方式,忍羞含悲而作,乃真情所至。

司馬遷的《史記》讓後世讀書人了解到了歷史的真面目,他書中的那些人物無不鼓勵著後來者奮勇爭先。

至今仍有許多喜歡讀司馬遷的作家,他們將太史公當作人生偶像,或學其文,或學其志。

太史公司馬遷的夢想終究實現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邦 的精彩文章:

揭秘劉邦的四大情史,一個比一個更浪漫,他的情商究竟高在哪裡?
趣講野史:為什麼項羽在鴻門宴,沒殺掉劉邦是明智之舉呢?
為什麼劉邦的「狐朋狗友」都是治國大才
揭秘:劉邦戰勝項羽獲得天下的關鍵所在是什麼
項羽最恨的人不是劉邦,而是這位,打游擊戰的老祖宗

TAG: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