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由《烏合之眾》所引發的對「人民的力量」的思考

由《烏合之眾》所引發的對「人民的力量」的思考

「人民」作為一個政治概念,其涵義、歷史地位以及對政治社會的作用長期以來都受到學界的高度關注,無論是政治學、歷史學、法學還是經濟學,幾乎所有的社會科學研究都要涉及這一概念,在人類文明的無數個關鍵的時期,人民作為一個整體,都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反觀人類歷史,無論是中國古代農民起義式的王朝更迭,還是18世紀前後以法國大革命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鬥爭,再到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爆發的無產階級運動,每一個對人類文明演變起關鍵作用的時間節點,都可以看到各國人民的影子。馬克思更是將以工人階級為代表的廣大社會中下層民眾納入到了「人民」的範疇中,並慷慨激昂的斷言,是人民群眾創造了歷史。

然而,人民真的「創造」了歷史嗎?在古斯塔夫·勒龐的代表作《烏合之眾》一書中,人民並不像馬克思所描述的那樣偉大和正義,相反,人民往往是以一種破壞者的身份登上歷史舞台的。作為一部社會心理學的著作,《烏合之眾》對群體行為和心理的描述與論證並不是建立在啟蒙思想式的邏輯推理和模型建構之上,而是通過列舉大量的歷史現實,並從中分析不同時期群體行為和心理的共性,來解釋群體的行為與心理過程。作為一個群體,人民往往是輕信和急躁的,當個人融入群體之後,無論是受群體目標的影響,還是對於群體力量的恐懼,作為個人的理性思考和權衡利弊的能力往往會快速喪失殆盡。

一方面,隨著群體規模的擴大,任何信息在群體中的準確傳播都將變得困難,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每個人出於自身的喜好,都會對信息進行或多或少的修改,最終的結果就是群體所掌握的信息與事實往往大相徑。另一方面,從直覺的角度出發,群體中的個人會習慣性的認為,越是被多數人所認可的信息,越接近真實,因為這些信息被眾多的人所「認可」,那麼一定是科學的,正確的。因此,作為群體的人民實際上甚至不具備作為個體的人的最為基本的判斷和推理能力,而作為集體意志的各種觀點,無論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人民主權,亦或是戰時德國所倡導的種族主義,我們都很難現象這些完全不符合邏輯的、幼稚的觀點會成為某一時期一國人民所共同推崇的「真理」。

在行動方面,作為群體成員的人民在行動時,會不自覺地將自己與群體畫上等號,認為自己的行為就是集體的意志,自己只是群體中的一員,因此自己個人的行為並不會被他人所注意,也不會招致針對自身的危險,所以群體中的個人在行動時往往缺乏對危險的估計和個人行動所特有的成本收益分析,因此才容易產生大規模的、劇烈而極端的群體性事件。同樣的,我們可以回歸到法國大革命與戰時德國的案例中,我們難以現象以人民主權為口號的法國大革命,最後會演變成對上百萬民眾的大屠殺;儘管經濟危機為法西斯主義的誕生提供了溫床,當代的絕大多數德國人依舊難以理解自己的先輩究竟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才會心甘情願的放棄德國歷史悠久的理性精神,去支持、甚至積极參与對猶太民族的大屠殺。

綜上,筆者認為人民作為社會中規模最大的群體,或許在摧毀舊事物上具備不可阻擋的力量,但在社會的良性發展上卻難以起到建設性的作用,無論是中國古代的農民群體,還是所謂的無產階級,都不可避免的會展現出群體的局限性,人民創造歷史的過程,僅僅是人民反對和破壞舊事物的過程,這種過程往往只能帶來無序和混亂,卻難以起到發展建設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優學創想 的精彩文章:

不想畢業後人設像薛之謙那樣一夜崩塌?這三件事不得不get到
網路時代下,死記硬背的《一戰到底》出路何在?
轉眼六年過去了,普大大還會繼續是俄羅斯的總統嗎?
打敗了《詠鵝》和《憫農》等名詩,中國最廣為流傳的詩歌竟是這篇
現實版的《我的前半生》,與生命鎖鏈對抗的也許更殘酷

TAG:優學創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