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連環畫經典系列:陳友諒中計《大明英烈傳》連載四
01、話說朱元璋威望日高,應天府和陽王驚訝嫉妒,和兩位王弟密謀除掉朱元璋。
02、兩位王弟決定借歡宴為名,去誘朱元璋前來王宮,以毒酒殺害他。和陽王連稱妙計。
03、掌事陶安偷聽了這件事,覺得和陽王這樣殺害忠良,於理有虧。
04、陶安連夜將這件事報告給朱元璋。
05、朱元璋大驚,和李善長商量應對辦法。李善長教他如此這般。
06、朱元璋接見兩位王弟後,不帶兵馬,欣然赴宴,二人暗喜。
07、朱元璋在途中裝作鬼神附體,突然兩眼一瞪,喃喃自語,問和陽王何故要殺害朱元璋。
08、兩位王弟以為真是天神報信,嚇得回去報告和陽王。
09、和陽王聽了,羞愧萬分,再也不敢提陷害朱元璋的事。
10、從此,和陽王終日悶悶不樂,憂鬱成疾,竟抱病不起。
11、和陽王死後,朱元璋十分悲慟,率領群臣,按照禮儀把和陽王殯葬了。
12、李善長和劉伯溫、徐達等人都勸朱元璋早日登王位,朱元璋以時機尚未成熟為由,拒絕了他們的請求。
13、再說張士誠兵敗蘇州,心有不甘,這日與元帥李伯昇相議,決定向元順帝借兵報仇。
14、元順帝正愁江山不穩,聞報吳王張士誠遣使求見,立即接見來使。
15、吳使說明來意,元順帝想,這正是借力殺人,坐收漁人之利的好機會,立即同意了。
16、元順帝順水推舟,給張士誠兵馬十五萬,並賜以龍袍帶印,封其為吳國公,讓他多賣力氣。
17、吳使帶著玉帶龍袍回去,一日來至武昌郡,恰遇陳友諒軍隊,被發現了秘密。
18、陳友諒是江州徐壽輝的大元帥。他見是元帝封給張士誠的東西,不禁大怒。
19、陳友諒殺了使者,把龍袍玉帶奪回去,獻給了徐壽輝,徐壽輝大喜。
20、陳友諒又從中挑撥,勸徐壽輝進攻安慶,擴大勢力。徐壽輝同意了。
21、陳友諒領兵十萬,喜氣洋洋的向安慶府進攻。
22、安慶府由元將余闕把守。他知道陳友諒兵強馬壯,不敢迎敵,閉城堅守。
23、陳友諒於是分兵四路:趙普勝攻打東門,倪文俊攻打南門,祝英攻打北門,自己領大軍攻打西門。
24、余闕被逼無奈,出戰陳友諒。兩人在沙場上賓士搏殺。
25、陳友諒不知怎的,給余闕打得喘不過氣來,大敗逃走。余闕窮追不捨。
26、突然倪文俊和祝英攻破城門。余闕急忙回馬救城。
27、陳友諒大喜,以為機不可失,也急忙回馬追趕。
28、余闕回到城中,四面受敵,知道獨立難挽危局,遂拔劍自刎。
29、陳友諒領兵回江州,向徐壽輝報捷。徐壽輝正想封賞他。
30、突然倪文俊站了出來,說攻城之功是他的,並說陳友諒是余闕的手下敗將。
31、徐壽輝聽了大怒,責備陳友諒身為元帥,卻謊報戰功,遂革了陳友諒的官職,驅逐出去。
32、陳友諒既羞且怒,對徐壽輝恨得咬牙切齒,與心腹張定邊、陳英傑商議,殺徐壽輝奪位。
33、徐壽輝事先毫不知情,結果給陳友諒的伏兵截擊,不及逃走,被陳友諒的部下刺殺了。
34、徐壽輝的手下大驚。陳英傑執劍大喝,並威脅他們立陳友諒為王。
35、陳友諒自立為漢王,勢力日漸強大。他不斷擴張領土,並且屢次進犯朱元璋的根據地。
36、這年十二月中,陳友諒又命趙普勝為元帥,領兵五萬攻打池州。
37、恰巧遇到了常遇春領兵巡視。趙普勝不是常遇春的敵手,被殺得大敗逃走。
38、陳友諒聞報不禁大怒,下令把趙普勝推出斬首,同時決定親征。
39、陳友諒令太子陳理留守,以張定邊為先鋒,選精兵三十萬,分水陸兩路,嚮應天進發。
40、走了幾日,來到了太平府。太平朱軍守將花雲、朱文遜急忙引兵迎戰。
41、花雲等寡不敵眾,敗逃回城。追兵趁勢圍困太平府。
42、相持了幾天,漢兵水軍直泊城南,攀船尾上城,從西南面殺入太平府。
43、花雲、朱文遜和漢軍展開巷戰。花、朱等終因力竭,被漢兵活捉了。
44、陳友諒進城,把朱文遜殺了,並命花雲投降。花雲不從,並破口大罵。
45、花雲用力掙斷繩索,奪了階下人手中的刀,向漢將亂砍。
46、花雲一連砍倒了五六人,最後才被張定邊等將捉住。陳友諒氣急了,命將花雲亂箭射死。
47、消息傳至應天,眾人很是驚慌。這時應天城內只有十萬兵馬,而陳友諒有三十萬人馬。
48、眾將聽說,有的主張投降,有的主張逃走,只有劉伯溫一人主張抵抗。
49、朱元璋單獨與劉伯溫商議。劉伯溫分析當前形勢,認為陳友諒是主敵,張士誠不過是配角。
50、朱元璋知道大將康茂才和陳友諒相熟,便命康茂才遣人詐降,引誘漢兵來攻,然後迎頭痛擊。
51、康茂才領命,寫了一封詐降書,命養子康玉送給陳友諒。
52、康玉來至漢營,說有機密要見漢王。兵士回報陳友諒。陳友諒傳命進見。
53、康玉朝左右看了一下,故意不說。陳友諒會意,命眾人退出,只留下陳英傑、張定邊兩人。
54、康玉從懷中掏出康茂才的詐降書,遞給陳友諒。
55、陳友諒問明了駐地江東橋一帶的情況,並問江東橋是木橋還是石橋。
56、陳友諒大喜,命康玉回復茂才:今晚領兵來攻,以喊「老康」為信號。
57、康玉走後,張定邊勸陳友諒應慎重,恐怕康茂才是詐降。但陳友諒卻不以為意。
58、到了晚上,陳友諒命陳英傑守營,親督元帥張定邊及精兵二十萬,嚮應天進發。
59、走到半夜,到了江東橋,陳友諒問是不是木橋,探子回報是鐵石造的。
60、附近並無木橋,陳友諒疑心,傳令三軍停止前進。
61、陳友諒帶領數將前進,只聽得營鼓頻敲,他以為是康茂才的營寨,便命張志雄前去叫「老康」。
62、張志雄來到營門,營中並無一個士卒,只是懸羊擊鼓而已。
63、張志雄回去照實說了,陳友諒下令回軍北走。眾兵士聽說中了計,都心驚膽戰,爭先奔逃。
64、只聽得三聲炮響,伏兵四起,朱將馮國用兄弟領兵殺來。
65、張定邊見勢危機,高叫到:「三軍不要驚慌,大家奮力擊殺。」黑燈瞎火,士兵哪裡聽令,只是奔逃。
66、朱軍分兩路進攻,漢兵奪路而逃。周圍漆黑,二十萬漢兵都已逃散。
67、陳友諒領了殘兵,沿江奔逃。此時,忽見一將攔住去路,原來正是康茂才。
68、陳友諒大怒,罵他無義,並命張定邊迎戰。
69、張定邊抵不過康茂才,只好保住陳友諒向北突圍,漢兵被擄去三萬多人。
70、陳友諒逃到江邊,二十萬大軍只剩下七八萬人,戰船被朱軍焚毀了。
71、陳友諒仰天捶胸,便要自刎,幸虧張定邊拖住,只得上馬前行。
72、快接近采石磯時,又與早已埋伏在此的常遇春、朱亮租大殺一陣,漢兵死傷無數。
73、這時,陳英傑領殘兵也到了采石磯,與陳友諒合兵一處,江邊只剩兩三百隻破船,大家搶著渡江。
74、不多時,常遇春等將又追來,用硬弩、強弓、鳥槍痛擊漢兵。那些破船又被擊沉了一半。
75、陳友諒、陳英傑、張定邊只率領少數殘兵,逃離采石磯。三十萬大軍化為烏有。
76、朱元璋大喜,設宴犒勞眾將。


※值得一提的大明思想文化:千古一人王陽明與三部流傳千古的小說
※讀史連環畫經典系列:大敗張士德《大明英烈傳》連載三
※張居正改革與第一次援朝抗日
※28歲未婚女孩想買房卻遭父母反對:沒必要,反正是要嫁人的
※造反的寧王,跋扈的劉瑾,不上朝的嘉靖,大明的黑暗殘暴罄竹難書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