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人是如何應對數十萬羅興亞難民的?
據聯合國統計,自8月底緬甸若開邦爆發羅興亞危機以來,逃亡至孟加拉國的羅興亞穆斯林數量已經超過50萬人,且數字仍在增加。
緬甸軍方針對「恐怖分子」的「清理行動」,導致鄰國孟加拉國難民營人滿為患,新抵達的羅興亞難民擠滿了當地學校,在街頭搭起簡易帳篷。
聯合國難民署負責人格蘭迪(Filippo Grandi)上周表示,孟加拉國已經無力承受大批湧來的羅興亞難民,目前急需國際社會的資金和物資援助。
《華盛頓郵報》9月29日的報道說,逃到孟加拉國的羅興亞難民大多十分貧窮,只帶著幾件破舊的衣服。為了能夠順利抵達孟加拉國,不少家庭把全家最值錢的東西賣出,只為從人販手中換幾張船票。
然而,他們的目的地孟加拉國也並非繁榮之地。作為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孟加拉國的人均年收入不到1500美元。孟加拉國的人口密度也屬世界之最,按照2016年的數據,孟加拉國每平方公里人口數量達1251.8人,這相當於是中國的近10倍。
在孟緬邊境小鎮古登(Gundum),幾十個難民營散布在當地的田野上。幾十萬難民的到來也打破了當地居民寧靜的生活。
當地一家雜貨店的老闆貝古姆抱怨道,羅興亞難民到來之後,由於供給不足,當地物價持續上漲,大米價格已經翻了一番,蔬菜以及日用品的價格也在上漲。
小學教師Joshimuddin表示,除了物價之外,當地的治安也因羅興亞難民的到來受到影響。「如果羅興亞人打了我們其中一個,他們可以隨時回到難民營(而免遭責罰),但我們卻什麼也做不了,因為他們人多。」
儘管當地居民對羅興亞難民高興不起來,孟加拉國的政客們卻似乎在把這場危機視作積累政治資本的機遇。
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上個月接受半島電視台採訪時表示,她並不懷疑孟加拉國處理源源不斷湧入的羅興亞難民的能力,她表示將把羅興亞人的福祉作為國家事業。
「孟加拉國不是一個富裕的國家,這是事實,」哈西娜說,「但如果我們能養活1.6億國民,那麼再多養活50萬、70萬人我們也能做到。我們可以分享我們的食物,孟加拉人民已經在這麼做了。」
據報道,孟加拉國內的街道和高速公路上隨處可見哈西娜的海報,海報上的她擦拭著難民兒童臉頰上的眼淚。一行字寫著:「謝赫·哈西娜是『人類的母親』。」
但她的反對者卻認為,她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羅興亞人是穆斯林,為羅興亞人提供避難只是為了獲得該國部分民眾的支持,撈取政治資本。
除了政府公開表示支持外,孟加拉國的伊斯蘭教團體也在為羅興亞人提供幫助。難民營里到處都是當地宗教學校組織的學生志願者團體,他們為難民發放食物、衣服和錢。
上周一,宗教組織Hefazat-e-Islam在孟加拉最大的兩個城市達卡和吉大港舉行集會,數萬民眾參加。組織負責人巴布那加里 (Junayed Babunagari)發表公開聲明,稱羅興亞正面臨「種族清洗」,如果外交手段不能將他們送回緬甸,孟加拉國應考慮軍事介入。
9月28日,在聯合國安理會八年來首次就緬甸議題召開的公開會議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將羅興亞危機稱作「人道主義和人權噩夢」。
不過,即便願意提供援助,孟加拉國政府也並不情願給予羅興亞人當地公民的身份。孟加拉國政府將羅興亞難民限制在古登鎮的難民營,並設置檢查點,阻止他們深入孟加拉國。
「先知穆罕默德說過,穆斯林要幫助其他穆斯林,」為難民發放舊衣服的伊斯蘭宗教學校老師海珊(Maulana Jameel Hossein)說,「羅興亞人只因為是穆斯林就遭受如此不幸,在他們回到家鄉之前,他們就是我們的客人。」
不過,海珊這番話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知道,難民的規模還在不斷壯大,而他居住的婆羅門巴里亞縣(Brahmanbaria),距離難民營足有400多公里。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我看了幾集小豬佩奇,無法自拔了
※一言不合就要讓對方毀容 倫敦為何成「潑酸之都」?
※為求足夠的災後援助 波多黎各女市長快給特朗普跪下了
※「消失」的五千猶太嬰兒:半個多世紀後謎底仍未解
※【研究】長期網購導致肌肉萎縮 明星行為影響公眾健康決定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