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監管數次打壓 比特幣價格回歸只因利空盡出?

監管數次打壓 比特幣價格回歸只因利空盡出?

共享財經

媒體 | 營銷 | 諮詢

摘要:在歷經了監管的數次「打壓」後,比特幣等主流幣價格在跳水後依然能回調,並保持堅挺。

今天是9月的最後一天,也是多數虛擬貨幣交易場所停止人民幣業務的截止日期。按照要求,除了火幣網和OKCoin幣行幾家業務規模較大的交易平台外,多數平台將於本月底停止相關交易。我國一度是比特幣全球最大交易市場,如今這一局面已不復存在。

9月4日,央行等部門發出《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在叫停ICO的同時,明確平台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9月對虛擬貨幣市場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個月,在經歷了ICO和人民幣業務被叫停的傳聞和「實錘」後,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主流幣坐上了「過山車」,這期間比特幣的價格雖有震蕩,並沒有如預期一樣被「腰斬」,而是在跳水後回調。

以OKCoin幣行的數據為例,9月的第一天,比特幣的開盤價格為29940元。在經歷了一個月的風暴之後,9月的最後一天,比特幣的開盤價格為25499.32元。儘管在9月15日這天,比特幣價格迎來了這個月的谷底,最低價跌破2萬元,一度下滑至16661元,但是在萎靡了幾日之後,9月19日比特幣最低價站回2萬元關口,漲至22150元。此後價格雖有波動,但是最低價一直保持在2萬元上方。

價格反彈只因「利空盡出」?專家:比特幣內在價值幾乎為零

在歷經了監管的數次「打壓」後,比特幣等主流幣價格在跳水後依然能回調,並保持堅挺。以9月份為例,在經歷了ICO和人民幣業務被叫停等一系列的傳聞和「實錘」 後,比特幣的價格依舊能迅速反彈至2萬元上方。

「利空出盡,價格當然起來了。」一名資深比特幣玩家表示。在整個動蕩的9月,他一個幣也未拋出。

對於「利空出盡」是利好的說法,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趙鷂認為這是把比特幣當作證券在分析,但事實上兩個市場不可相提並論。趙鷂表示諸如「對敲」等比特幣存在的黑暗面,也不能像證券市場上的違法犯罪行為一樣被打擊和規範。

「比特幣目前的價格是非理性的,其內在價值幾乎是零。」對於比特幣在歷經數次監管的衝擊後價格依舊能反彈,趙鷂並不認為這代表著目前的市場價格回歸理性。趙鷂表示,在通過用金融工程的模型對比特幣市場交易價格進行分析後發現,比特幣的內在價值為10的負16次方,比特幣的內在價值趨近於零。

比特幣被幣圈定義為是數字資產,趙鷂卻並不同意此類說法,「既然是數字資產,則屬於資產大類,但如果按照資產定價的理論來看,比特幣風險中性定價遠低於市場價格。」

此外,趙鷂表示從羊群效應等行為金融的角度分析,比特幣價格和價值存在的巨大差距是因為投資人的不理性,而這種不理性並不是因為投資人缺乏專業知識,而是投資者充滿投機心理。

境內交易所被取締 專家:監管旨在以擠出方式保護普通投資者

對於這種投機心理,趙鷂認為正是此輪監管的意圖所在。「交易所被要求關停人民幣業務的目的並不是把比特幣取締掉,而是要增加普通投資人進行比特幣交易的難度。」 趙鷂指出,監管極大地提高了虛擬貨幣投資的門檻,是在以擠出市場的方式保護普通投資者。

虛擬貨幣為何如此瘋狂?有分析認為,部分國家經濟波動風險增加,避險情緒促使資金湧入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投資市場。此外,近年來不斷有重要經濟體承認了比特幣的合法「貨幣」地位。2014年,美國首次正式啟用了比特幣自動取款機,而今年以來,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也紛紛承認了虛擬貨幣支付手段的合法性。

中國監管部門已經叫停了虛擬貨幣的發行和交易,終止了各種相關風險的繼續發酵。然而,有關虛擬貨幣的爭論還在持續,而且比特幣海外市場的交易價格依然在高位運行。

伴隨著政策靴子的落地,國內持幣者則只能採取海外交易和場外交易兩種方式。轉戰海外,除了需要有境外賬戶,還要應對兌換匯差變化、國外交易平台認證程序、電子錢包綁定風險以及提幣的繁複環節與多項手續扣費等關卡。轉戰場外,則需要承擔信用風險和較高的手續費。就境內交易所的關閉在短期內對兩者的刺激而言,轉戰場外比轉戰國外的比例要大。

「匯款回來的時候比較麻煩,從國外賬戶轉到國內賬戶,耗時較長。」一位轉戰海外的玩家表示,國內平台的交易手續費一般是0.2%左右,而目前他所在的海外平台交易手續費為0.25%左右,提現手續費為0.09%。「相比於國外平台而言,目前國內平台在海外的分支還不成熟,我在B網和P網上交易比較多。」上述玩家說。

比特幣符合「一價定律」 人民幣報價被切斷不能完全隔離風險

有分析認為,虛擬貨幣雖然方便保存、攜帶,但天然存在的若干缺陷讓其難以成為真正的貨幣。首先受困於演算法限制,每一種虛擬貨幣的總量都有上限,這將導致貨幣與商品數量無法保持均衡,長此以往必將產生通縮及經濟崩潰。其次,虛擬貨幣具有「暗黑」屬性而備受各類犯罪分子青睞,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正日益成為洗錢、販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最後,虛擬貨幣正在淪為非法集資甚至是金融詐騙的道具。

那麼,各大交易所的人民幣業務被停止,虛擬貨幣與人民幣的直接掛鉤被切斷,是否能從根源上隔離虛擬貨幣給國內金融市場帶來的風險?

對此,趙鷂表示比特幣的場外或海外交易必須要有洗錢的通道、地下錢莊的配合和外匯市場的參與,打擊不了地下錢莊,就杜絕不了比特幣的地下交易。「比特幣交易和地下錢莊、外匯出逃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僅僅取締交易所對於完全隔離虛擬貨幣給國內金融市場帶來的風險,很難做到。」 趙鷂表示。

「雖然比特幣和人民幣的直接報價被切斷,但是匯率因素深深內嵌在比特幣價格信息之中,切斷不了比特幣和人民幣的內在聯繫。」 趙鷂指出,比特幣市場符合「一價定律」。

「僅僅依靠一個國家的監督是沒有作用的,需要全球聯動。除非全世界政府取締了比特幣交易,它的價格才會雪崩,但這不可能完成的。」 趙鷂表示,比特幣已經和國際政治、地緣政治緊密聯繫在一起了。趙鷂總結說比特幣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人類世界裡面開出的一朵罌粟花,極難消滅但必須要控制。

「關於比特幣是史上最大騙局的論斷也許還要更多的時間才能證明,而我們要做的則是,始終堅守金融服務社會經濟發展這一根本。」 有觀察人士指出。(央廣網)

好文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享財經 的精彩文章:

海外「搬磚」潮起,比特幣投資者火中取栗博高收益
摩根大通CEO引爭議,John McAfee:比特幣肯定不是欺詐
中鈔集團成立區塊鏈研究院,跟蹤研究數字貨幣技術
納米比亞央行:比特幣交易屬違法行為
加拿大將ICO納入監管沙盒,正式批准首個合法ICO項目

TAG:共享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