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與騰訊的爭奪戰背後 中國移動支付行業競爭加劇
對於消費者來說,移動支付方便快捷;對於商家來說,移動支付不僅提高了交易的效率,還免去了收到假幣的風險以及找零錢的麻煩。移動支付讓商家和消費者實現了互惠互利,從而提升了彼此的參與熱情。近年來,隨著移動支付的蓬勃發展,阿里與騰訊的支付爭奪戰更加白熱化,雙方的投資、收購、合作、補貼等活動頻頻。
1
競爭國內 攻城略地
如今,中國在移動支付領域已經明顯領先於世界。而中國移動支付的快速普及,得益於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市場競爭和積極推廣。移動支付國內戰場,互聯網巨頭都在攻城略地。
2017年6月28日上午,螞蟻金服和福州市聯合宣布,要把福州打造成「無現金城市」,年內將實現福州90%以上的實體店的「無現金」覆蓋。東南第一座「無現金城市」建設啟動了。當天晚上,螞蟻金服與天津市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交通出行、商業、民生、政務等領域開展合作。中國北方第一座「無現金城市」也開啟建設。一天之內,一南一北兩座城市先後加入,再加上之前的武漢、杭州,支付寶「無現金城市」隊伍已增至4座。
2017年7月1日,阿里又拿下一座「無現金城市」。螞蟻金服和貴陽市聯合宣布,要把貴陽建成西南地區第一個「無現金城市」。2017年7月26日,螞蟻金服與重慶市金融辦簽約,雙方宣布將攜手推進重慶的移動支付發展,共建無現金城市。
2017年8月1-8日,支付寶舉行「無現金城市周」活動,聯合多個城市與無現金聯盟舉辦首個「無現金城市周」。使用支付寶在線下付款,可以獲得最高達4888元的獎勵金,當日第2、3、4筆付款可參與抽取獎品「黃金」。
於公共交通支付場景,支付寶同樣多地布局。目前,已經有杭州、武漢、青島、天津、嘉興等5個城市的近萬輛公交車實現支付寶掃碼乘車。
2017年9月,騰訊先後在合肥、深圳等地與相關部門簽定協議,合作推廣其二維碼乘車應用。在此之前,騰訊已經與重慶、蘇州等城市達成合作,推動「移動支付智慧城市」概念落地。目前,騰訊乘車碼已在廣州、青島、駐馬店、佛山、合肥、深圳等多地上線,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
圖表1:騰訊移動支付業務國內拓展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
布局海外 各顯神通
當國內移動支付戰場烽煙四起,蘋果、三星也在積極布局中國市場時。阿里和騰訊兩大巨頭也在走向海外移動支付的戰場。在布局方式上,阿里、騰訊各顯神通。
從2012年成立專門拓展海外市場的國際事業部,到今年聯手印尼Emtek集團成立合資公司,開發移動支付產品,阿里巴巴已經在超過26個國家和地區發展其業務,範圍涵蓋餐飲、百貨、便利店、免稅店、主題樂園等幾乎所有吃喝玩樂場所,在美國、新加坡、韓國、英國、盧森堡和澳大利亞設有6家分公司。現在,螞蟻金服支持18種不同的國外貨幣結算。
圖表2:阿里巴巴移動支付業務海外拓展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和阿里一樣,騰訊海外布局的步伐也不慢。騰訊於2011年開始布局海外支付業務,並與美國運通達成戰略合作,為財付通客戶在美英兩國提供網購服務。到2015年底,微信支付宣布向境外商戶全面開放微信支付能力。
目前,微信支付逐漸延伸至境外,已登陸超過13個境外國家和地區,覆蓋了全球超過13萬的境外商戶,支持12種外幣結算服務。
3
移動支付行業競爭加劇
支付額情況(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中國的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阿里和騰訊合計佔有超過90%的份額。在各個應用場景均能看到支付寶和微信支付PK,兩者的爭奪戰從國內延伸到海外,移動支付行業競爭加劇。
圖表4:2017上半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
市場份額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Analysys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特斯拉尚未盈利!家電公司戴森仍一頭扎進電動汽車市場 或在中國生產
※紐約到上海只需39分鐘!馬斯克構思火箭技術做全球客運 專家稱異想天開
※集成電路進口替代空間大 2021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將破萬億
※物聯網之父:通向未來的12個必然趨勢
TAG:頭條前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