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兆文化——歷史人物精編之西亞國家

國兆文化——歷史人物精編之西亞國家

蘇布希(1883——1921)

土耳其共產黨創始人和主要領導人。1910年參加社會黨,積極從事工人運動。1913年被捕,判處終身苦役。翌年逃亡俄國,被沙皇政府流放烏拉爾。1915年在當地加入俄國社會民主黨,潛心翻譯馬列著作。1919年出席共產國際第一次代表大會。1920年領導創立土耳其共產黨,同年9月在土共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主席。1921年初,蘇布希等十多位黨的領導被基馬爾黨人殺害。

蘇布希

凱末爾(基馬爾)(1881-------1938)

土耳其共和國奠基人。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出身木商家庭。曾先後參加青年土耳其革命、意土戰爭、巴爾幹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獲將軍銜和巴夏稱號。1919——1922年領導土耳其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戰勝英國支持的希臘侵略軍和蘇丹哈里發軍,獲元帥銜和加齊(勝利者)的稱號。1920年4月任大國民會議主席,並任國民政府臨時總統兼國民軍總司令。1923年創立人民共和黨,任主席。10月當選為土耳其共和國首任總統(1923——1938年)。1934年國會授予他「阿塔圖克」的姓(意即土耳其之父)。1938年11月10日病逝。

凱末爾

巴列維(1877——1944)

伊朗巴列維王朝的創立者。出身小地主。1891年入伍,以軍功晉陞上校。1921年發動政變,任陸軍大臣,控制全國軍隊,鎮壓吉蘭等地革命運動,排除異己,掌握國家實權。1923年10月起任首相。1925年10月推翻愷加王朝,自立為國王。在位期間(1925——1941年)反對封建分立主義,加強中央集權,扶植民族工商業,實行了一些進步改革,但鎮壓共產黨和工農運動,壓迫少數民族。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投靠德國法西斯,激起人民反抗,1941年蘇、英軍進入伊朗,被迫退位,流亡國外。1944年病逝。

巴列維

庫切克汗(?——1921)

伊朗資產階級政治活動家。出身商人家庭。曾參加1905——1911年伊朗資產階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在吉蘭領導森林軍反對沙俄佔領軍和王室政權,爭取伊朗獨立。1917年末創立伊斯蘭教同盟。1920年6月建立吉蘭共和國,任臨時革命政府主席和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與共產黨合作,但反對土地改革,害怕革命深入,暗中與英國及國王談判。7月退出革命政府。翌年5月再度組成各派聯合政府,任革命委員會主席兼財政委員。9月在英、伊反對派挑撥下發動政變,殺害共產黨人,削弱了共和國力量。年底被國王軍隊殺害。

庫切克汗

哈伊達爾汗(?——1921)

伊朗共產黨的創設人和領導人之一。早年在巴庫油田和德黑蘭電廠做工。曾參加1905——1911年伊朗資產階級革命和大不里士起義。失敗後被捕入獄,後逃亡國外。1916年在俄國創建伊朗正義黨(1920年改名為共產黨)。1920——1921年間領導吉蘭地區的革命運動。在與小資產階級無政府主義和黨內左傾集團的鬥爭中,提出了「哈伊達爾汗提綱」,制訂了伊朗革命的戰略和策略。1921年5月參加吉蘭新政府任外交委員,他依靠工農,團結進步勢力,同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的妥協叛變作堅決鬥爭。9月被庫切克汗陰謀殺害。

哈伊達爾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