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縫紉機樂隊」大鵬為什麼總在拍同一部電影?

「縫紉機樂隊」大鵬為什麼總在拍同一部電影?

進步不足,達不到質變,讓人失望:大鵬為什麼總在拍同一部電影?

>>>>>>>>>>>

「縫紉機樂隊」大鵬為什麼總在拍同一部電影?

三篇一律,還能多久?

對一個有才氣的導演,我們的期待,只會越來越高。

尤其是當他的前幾部作品,沒能發揮出他更多本領的時候。

我們渴望他的新作,早日發生「質變」的提升。

可惜[縫紉機樂隊],暫時滿足不了這份渴望。

「縫紉機樂隊」大鵬為什麼總在拍同一部電影?

藝術電影導演,可以一輩子只拍一部電影。

因為他們固定的故事、手法和趣味,會吸引一批固定觀眾,追隨到死。

商業片導演敢這麼搞,只要高產一點,事業的危險係數將極高。

很可惜,導演的幾部作品,呈現了後一種趨勢。

「縫紉機樂隊」大鵬為什麼總在拍同一部電影?

當然,[縫紉機樂隊]跟[煎餅俠],以及極具大鵬風味的[父子雄兵]相比,有進步。

但不明顯。

他的進步,可能只局限在低級笑點減少,段子跟劇情融合更好等方面。

換句話說,[縫紉機樂隊]的質量,並沒有太明顯提升。

大鵬慣用的故事、手法和趣味,依然停留在前兩部影片的檔次之內。

「縫紉機樂隊」大鵬為什麼總在拍同一部電影?

喜劇故事有很多種,但導演只選一種:爛仔小人物的轉變與奮鬥。

除[煎餅俠]化用周星馳[食神]的套路「站得高跌得重」外,另兩部,則都是一個套路:

得過且過,坑蒙拐騙的小混混,為錢而捲入一起風波。

最終在逐利作死,賣友求榮之後,遭遇慘變,天良覺醒,帶領夥伴尋回夢想。

如此看來,本片的主人公程宮,與[父子雄兵]里的范小兵,沒有太大區別,同樣讓人記不住。

「縫紉機樂隊」大鵬為什麼總在拍同一部電影?

讓人記不住的,除了主角,還有配角們。

因為,導演塑造人物的手法,也永遠在用一種:標籤化。

片中,胡亮(喬杉 飾)的形象,就是為理想不惜一切的犯傻青年。

所以,他才會面對大吉他雕塑被拆除,發出「他們都是壞人」的孩子氣哀叫。

「縫紉機樂隊」大鵬為什麼總在拍同一部電影?

楊雙樹的形象,除了「大隱隱於市」「世外高人」之外,沒有什麼特色。

只是一個吉他技術高超的慈祥老人而已,跟他地下室里掛的「躁」字,幾乎聯繫不上。

而古力娜扎飾演的丁建國,更是從頭到尾「酷」就一個字,其餘性格,一概沒有。

連她為何會對程宮動情,都毫無理由。

「縫紉機樂隊」大鵬為什麼總在拍同一部電影?

根本上,決定一個導演對於故事、手法選擇的,還是趣味的高低。

然而,大鵬在影片中所體現的趣味(相信並非他本人的趣味),一直在低層次徘徊不前。

影片的笑點製造,前半程一直在胡亮與程宮的關係上做文章。

胡亮全程「娘娘腔」式惡意賣腐,看多了著實令人反感——

這種路數,[煎餅俠]里已經讓喬杉用過一次了,只不過這次更甚。

「縫紉機樂隊」大鵬為什麼總在拍同一部電影?

而導演所熱愛的「古惑仔美學」,更讓他堅持總要用一場群架,將氣氛與情緒推向高點。

不論是任何形式的「群架」。

[煎餅俠]「古惑仔」重聚齊上陣,[父子雄兵]老兵雲集勇闖敵巢,都是一樣的。

結尾超現實般的大合唱,也以「硬煽」、「尬燃」的笨拙,將影片生硬地推向高潮。

「縫紉機樂隊」大鵬為什麼總在拍同一部電影?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

我們希望大鵬能在「竭」之前,帶來我們所期待的進步。

因為我們明知道,以他的能力,如果畫地為牢,太可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周刊 的精彩文章:

劍指2018!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前瞻
斯圖爾特、尼永奧或將加盟重啟版「霹靂嬌娃」
福山雅治確定出席第2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
空天不只獵殺,空天亦有光芒

TAG:看電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