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五美拜師張大千」上了熱門,背後是一個女人的奉獻史
在1940年代,張大千、徐悲鴻、齊白石是當時畫壇數一數二的領軍人物。他們皆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保持著自己在畫壇的影響力。
據跟隨徐悲鴻工作多年的一位畫家回憶:徐悲鴻很重視對自己的宣傳,只要一連三五天看報紙上沒有關於自己的新聞,就忍不住要給媒體打電話製造點兒新聞。
郁慕貞工筆人物《洛神》
相比而言,張大千上熱門的方式可要高級得多。
就比如他曾經收一位女徒弟,既不考察她的書法、也不看她的繪畫,只叫她撫琴彈曲,彈畢定音。此事一出,令人耳目一新,對張大千升起敬慕之心,卻絲毫感覺不到製造新聞的套路。
郁慕娟小像,攝於1950年代
在1945年,張大千又製造了一個轟動整個民國文藝圈的新聞:一家五名親姐妹,皆在妙齡,風華正茂,嬌俏動人,她們同時向張大千行拜師禮,端茶遞水,好不熱鬧。當時的報紙以「五美拜大師」為題,炒得風生水起!
但是,背後的故事您了解多少呢?
五姐妹來自於大戶人家上海郁家,她們分別叫:郁慕貞、郁慕潔、郁慕娟、郁慕雲、郁慕蓮。
郁慕娟畫
她們祖上曾經在老城隍廟附近創辦藥店「郁良心堂」。祖輩善於經商,以棉布生意致富,卻做了許多公益慈善事兒!到了"五美"時代,父親郁元英和母親嚴鈺琴感情很好,卻有一點不足,成了他們的心結。
原來郁家父親、祖父已經是兩代單傳了,她們希望改變這種現狀!
全家1947年合影:兩位兄姊不幸離世,還有十五位,皆為同父同母所生
父親郁元英和母親嚴鈺琴,兩人感情很好,但是在生育問題上卻做出了令當代人看起來怕怕的決定。
原來,在第一胎生了男孩之後,連續多胎均是女子。接受了多年傳統封建教育的嚴鈺琴在"傳宗接代"的觀念影響下,主動建議丈夫納妾!
郁慕雲《嬰嬉圖(局部)》
但這遭到了丈夫的拒絕:你能生女的,也就能生男的,況且你也生過呀!
在丈夫的大度、寬容下,文從沈夢了解,妻子繼續保持一年一生的速度,相繼生下了16個孩子,1940年兩人最後一個孩子郁慕明誕生!
郁慕明
這是一位年輕的母親,用了20年的時間生育的17位子女,數量之多令今天的人汗顏!這是一個女人付出了多少年的心血,耗費了整個青春才締造的生育奇蹟!
令人稱奇的是,他們17位子女大多活到成年,不少人都在各自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郁慕潔畫
截至目前為止,其中數位已經離世,至今還大約有10位在人間。按日子推算,他們的平均年齡應該已經超過82歲了!
好在,那個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提倡「生男生女都一樣」,而婦女再也不可能(也不願意)生育那麼多的子女了吧!
郁慕蓮《爭妍圖》
雖然「五美拜師」之後漸漸沉寂,自嫁人之後也大多不為世人所知,但現在回頭看看,她們的繪畫功底確實紮實……
相比而言,這「五美拜師」成了張大千浪漫人生的點綴,這樣的大師才夠特色?


※三聯書店創始人鄒韜奮書法欣賞
※因經歷相似,他拜齊白石為師,齊評價:學我不像我,終於超過我!
※齊白石75歲生的幼子齊良末,書法風格和其父一脈相承,篆書最佳!
TAG:書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