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彰顯中華文化精髓 體現中國文化自信」 ——《兩界書》出版研討會在京舉行

「彰顯中華文化精髓 體現中國文化自信」 ——《兩界書》出版研討會在京舉行

一部學貫東西、融通古今,彰顯中華文化精髓、體現中國文化自信的力作——《兩界書》,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9月27日下午,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中國文聯副主席潘魯生、中國作協原書記處書記田滋茂、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於殿利、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楊適、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林崇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陶思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原所長陸建德、中國中外文論學會會長高建平、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鄧福星、日本福岡大學教授海村惟一,以及來自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等海內外高校及相關研究機構,在歷史、哲學、文學、美學、民俗學、心理學、教育學乃至醫學界頗有建樹的三十餘位專家學者,在商務印書館涵芬樓舉行了該書的研討會。

研討會開始,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於殿利先生致辭

在國家大力倡導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宏偉背景下,以「傳承文化、架設橋樑、講好故事」為己任的文化力作《兩界書》應運而出,可謂恰逢其時、應世所需。

《兩界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兩界書》用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從開天闢地、族群分化、家庭倫理、爭戰修睦、百物工事、習俗傳承、道統流變、人性教化等不同方面,講述了百餘個互有聯繫又相對獨立的故事,並配有百餘幅插圖,讓讀者在圖文並茂的閱讀中獲取感悟。這些故事以中國元素為核心,融合了一定的東西方素材,既有出典又推陳出新,采以神話、寓言、傳說、民歌、對話等形式,在呈現濃郁中國特色的同時,兼融了東西方文化的經典要素,使其具有突出的中國風格、世界眼光和元典張力。

《兩界書》以人類文明的演進為主線,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用文學的手法呈現了不同文明形態的交流對話,歸納出「敬天帝」、「孝父母」、「善他人」、「守自己」、「淡得失」、「行道義」等彰顯中華文化精髓的六大要義。這六要義系統化地蘊涵和傳承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敬孝之道」、「仁者愛人」、「修齊治平」、「知行合一」、「四海一家」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粹,從信仰、倫理、社會、個人、實踐等不同層面建構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系列範疇和內涵,在跨文明對話中突破西方中心主義,鮮明地呈現了中國話語體系及其概念範疇,呈現了中國話語的世界表述和普遍意義。

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林崇德先生

讚許本書成功闡釋了中華文明,對人的素養以及如何提高素養作了詳盡說明

書中弘揚的中國文化精神是在與世界其它學說的交流對話、論析辨證中呈現的,並與世界文明的優秀成果息息相通,可以說《兩界書》講出了中國智慧的世界價值,講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講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文化紐帶,講出了中國文化和合性、包容性、有容乃大的文化自信。

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教授認為本書含有中國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的精髓

《兩界書》緊密契合個體的生命體驗,著眼於後工業化時期當代人類的生存困頓,對人與世界、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自己的關係,以及人生的意義、生命的價值等問題,進行了理性的辨析,充盈著生命哲理、人文情懷和文化依歸,為現代人尋找有益的精神食糧和靈魂居所。

《兩界書》在敘事理念、內容形式等方面獨樹一幟,它超越歷史、神話、哲學、宗教、文學等傳統的學科範式,呈現了一種獨特的跨界敘事;它的內容宏大奇特、包羅萬象,時空交錯、縱橫無疆;它使用了一種言簡意賅、文白相合的文體表述和文本形態,突顯了漢語言的獨特魅力,展現出一種全新的審美閱讀和認知形式。

研討會現場討論氣氛熱烈,《兩界書》獲專家一致好評

與會專家紛贊商務印書館出了一本好書、一本大書,多以「奇書」來形容這部鴻篇巨製,認為本書的定位與特質有:一、傳播中華文化的新經典,吉狄馬加教授認為本書含有中國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的精髓;林崇德先生讚許本書成功闡釋了中華文明,對人的素養以及如何提高素養作了詳盡說明。二、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哲學思考,鄧福星研究員、李鳳亮教授均指出,書中圍繞生死、善惡、人性等問題展開探討,隱含著時代大命題,日本學者海村惟一教授歸納道,「《兩界書》彙集古今文脈,開創新文脈,表述凡人六義,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三、突破文明界限的形上智慧,著名哲學家、夏威夷大學終身教授成中英先生在書面發言中認為本書「絕對是一本充滿哲理與智慧的好書」,可謂「世紀傑作」,本書「啟發了10個對人類存在意義、目的及其價值來龍去脈之問","開闢了人類心靈的化境」;陶思炎教授認為,本書提出了一種有意義的「界論」,既關照自然的天理、地理、物理,也探索人生的事理、情理和道理,涵蓋了哲學對宇宙規律與人性本源的探討。四、為靈魂探尋居所的真誠感悟,李熾昌教授認為,本書努力界定「我是誰」、「我在世界上應該做什麼」,這是傳世經典所具備的終極追問;田滋茂先生則感佩作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與時空對話,經幾十年的讀書思考,才能有如此功力。五、跨界融通的人文關懷,潘魯生教授等認為,本書容量宏大,具有多重解讀、闡釋的可能性,契合傳統學問一以貫之的綜合品格。六、深沉而明澈的詩性寫作,本書具備經典的體例、史詩的敘事,如趙憲章教授指出的,語言和修辭煞費苦心,用簡約、對照、有節奏感的方式,藉助詩賦的表達,造就了一種耐讀、含義雋永的新文體;成中英教授認為此書「不僅是一本有關民族智慧的哲理書,也是一本一流創新的文學精品」。

在全民閱讀的時代,面臨大量低俗的快餐文化、躁動喧囂的網路文化和魚龍混雜的外來文化的衝擊,可以說《兩界書》為讀書界奉獻了一部蘊涵深厚、清新雅緻,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事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饒宗頤文化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潘魯生:馮驥才主席的文化堅守
金磚為何選擇篔簹書院
舊時雲岡,塵封的莊嚴
古老的文字——漢字,是從哪裡來的呢?
夏盡炎氣微,火息涼風生

TAG:饒宗頤文化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