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徐悲鴻《奔馬圖》:一洗萬古凡馬空

徐悲鴻《奔馬圖》:一洗萬古凡馬空

徐悲鴻《奔馬圖》:一洗萬古凡馬空

徐悲鴻《奔馬圖》

徐悲鴻是二十世紀中國美術的先驅,是功垂後世、影響深遠的藝術巨匠和一代宗師。他滿懷誠摯的報國志向和堅定的藝術理想,把中國美術傳統精華和西方美術優長融會貫通,創作了大批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美術作品,形成了「中西融合」的藝術風格。他堅持藝術直面人生、關切現實、表現生活,走出了中國美術的現實主義道路;他培養了大批優秀創作人才和美術教育中堅力量,為創立中國現代美術教育體系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他致力於藝術普及和國際傳播,極大地提升和擴大了中國美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和地位。 1895年7月19日,徐悲鴻出生於江蘇宜興市屺亭橋鎮的一個平民家庭。原名壽康,年長後改名為「悲鴻」。父親徐達章是私塾先生,能詩文,善書法,自習繪畫。徐悲鴻九歲起正式從父習畫,十三歲隨父輾轉於鄉村鎮里,賣畫為生,接濟家用。背井離鄉的日子雖然艱苦,卻豐富了徐悲鴻的閱歷,開拓了其藝術視野。

徐悲鴻《奔馬圖》:一洗萬古凡馬空

徐悲鴻(1895年~1953),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十七歲時,徐悲鴻第一次獨自到上海賣畫謀生。二十歲時再度來到上海,在友人的扶助下,他考入法國天主教會主辦的震旦大學,為日後的赴法留學打下了一定的法語基礎。其間認識了著名的油畫家周湘、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高奇峰、高劍父,在畫作上得到了他們的讚許和指點,增強了繪畫創作的信心。他還結識了維新派領袖康有為,在其影響下確立了自己的創作思路。在康氏「鄙薄四王,推崇宋法」的藝術觀念影響下,他對只重筆墨不求新意的「四王」加以貶薄,認為只有唐代吳道子、閻立本、李思訓,五代黃筌,北宋李成、范寬等人的寫實繪畫才具精深之妙。

在康有為的支持下,他觀摩各種名碑古拓,潛心臨摹《經石峪》、《爨龍顏碑》、《張猛龍碑》、《石門銘》等,深得北碑真髓,書法得以長進。後獲得赴日本東京研究美術的資助,在日本,徐悲鴻飽覽了公私收藏的大量珍品佳作,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畫家能夠會心於造物,在創作上寫實求真,但在創作上缺少中國文人畫的筆情墨韻,無蘊藉朴茂之風。

徐悲鴻從日本歸國後受聘為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在京期間,相繼結識了蔡元培、陳師曾、梅蘭芳及魯迅等各界名人,深受新文化運動思潮的影響,樹立了民主與科學的思想。

二十世紀初,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大潮中,作為最早赴西方學習美術的一代藝術家,他旅法、旅歐求學、訪問達八年之久,既深入考察研究了歐洲美術的歷史和造型體系,更以極為勤奮的精神學習掌握了素描和油畫造型的功力,在留學期間就顯示出卓越的才華和深邃的思考。

留學回國之後,徐悲鴻投身美術創作和教育直至終生,為奠定中國美術教育理論體系不遺餘力。他提倡「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提出「寧方毋圓,寧臟毋凈,寧拙毋巧」的素描要求,在教學上引導學生提高全面學養,求真求美。他提出「盡精微、致廣大」的藝術理念,給人以深刻的啟示。他珍惜人才並善於發現人才,曾傾力相助過許多富有才華而遭遇困難的學子,為他們提供了成才支持。他以廣納天下賢士於藝術苗圃的胸懷,不計社會地位的高低和學派觀點的差異,邀請和團結一大批美術名家共同從事美術教育事業,為新中國美術事業奠定了十分重要的人才基礎。

在徐悲鴻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滿腔的愛國熱忱,無論是歷史主題還是現實題材,無論是「奔馬」還是「雄雞」,都體現了他熱愛祖國和人民的真摯情感。徐悲鴻的一生光明磊落,德業彰彰,體現了一位人民藝術家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文化自強,其為中國美術創作和美術教育做出的巨大貢獻光照千秋,其高尚的藝術情操、科學嚴謹的學術氣質、勤勉執著的愚公移山精神,激勵著歷代藝術工作者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征程中不懈求索。

徐悲鴻《奔馬圖》:一洗萬古凡馬空

徐悲鴻《奔馬圖》:一洗萬古凡馬空

徐悲鴻《奔馬圖》:一洗萬古凡馬空

徐悲鴻《奔馬圖》:一洗萬古凡馬空

徐悲鴻《奔馬圖》:一洗萬古凡馬空

徐悲鴻《奔馬圖》:一洗萬古凡馬空

聯繫人:熊小姐 13728320999

郵箱:sjrwzz@163.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紀人物雜誌 的精彩文章:

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
孫宏斌:成功的並不是最聰明的人
偉光集團2018FIFA世界盃新品發布會今日在莞舉行
曹禺印象記
Keep王寧:做像耐克一樣偉大的品牌

TAG:世紀人物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