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網觀看新體驗!鳳凰新聞客戶端獲獨家短視頻播放權
國慶黃金周期間,2017中國網球公開賽正式拉開帷幕,作為國內最高端的網球賽事,今年中網是第一次「嘗鮮」短視頻,鳳凰網與中國網球公開賽賽事方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成為2017中網短視頻播放平台,屆時,網友可以在鳳凰新聞客戶端、鳳凰網看到精彩的賽事短視頻,通過鳳凰號「中國網球公開賽」訂閱,一鍵關注,隨時隨地。為廣大球迷朋友提供全新的觀賽體驗。
用戶需求倒逼服務升級:強強聯手打造全新觀看體驗
移動互聯網時代,把人的地位上升到突出的位置上,這一時期各種商業活動也由運營驅動轉變為用戶驅動。面對極速發展的多媒體時代,單一形式的文字與圖片信息遠遠不能滿足用戶對於信息的全方位感觀。而且隨著移動互聯網深入滲透到生活多方面,通過手機觀看內容的用戶習慣形成,用戶對於耗時較長或可視化較差的內容並不感冒,短視頻這一全新方式迎合了當前用戶時間碎片化這一特徵。並且隨著用戶內容獲取的移動化趨勢,短視頻也很適合用戶任意內容接收場景。這促使內容創作者以及內容分發平台進行相應的變革,本次鳳凰新聞客戶端與中網的強強聯手正是基於如此。
對於中網來說,本次採用短視頻帶給廣大球迷愛好者新的體驗方式的同時,也擴大了賽事的影響力。
據了解,自4月份以來鳳凰新聞客戶端就上線使用了機器push,並與推薦演算法、畫像配合不斷優化。而且鳳凰新聞客戶端用戶有著一線多、學歷高、收入高這三個顯著特徵,這部分高端受眾也與中網相吻合。中網可以通過鳳凰新聞平台高效的內容分發效率、精準的內容傳播率,讓更多的球迷愛好者感受到中網的精彩瞬間。
海量化信息內容傳播時代,「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個道理是行不通的,優質的內容傳播也需要藉助大平台、寬渠道的「廣而告之」。
易觀今年7月數據顯示,鳳凰新聞客戶端7月MAU已達5591萬,在門戶新聞客戶端中表現亮眼,漲勢迅猛;7月底(7月24日-7月30日)的周覆蓋用戶數相比6月初(5月29日-6月4日)大漲31%。因此中網可以借勢鳳凰新聞客戶端龐大的用戶人群,使得賽事的影響力得到有力的傳播和擴散。
對於鳳凰新聞客戶端來說,聯手中網其實也有著深層次的意義。眾所周知,近年來國內用戶對體育賽事的關注度逐年上升,中國各大公司敏銳地意識到了體育轉播權的頭部價值和體育內容獨佔的重要性,巨頭們對於轉播權的爭奪已經趨於白熱化。
而鳳凰新聞客戶端巧妙避開了競爭慘烈的紅海市場,選擇了以短視頻的形式切入,中網期間,網友可以在鳳凰新聞客戶端、鳳凰網看到精彩的賽事短視頻,通過鳳凰號訂閱「中國網球公開賽」,一鍵關注,不錯過任何精彩瞬間。在短視頻+體育賽事這一領域的發展中佔得先機。相信在未來鳳凰新聞客戶端還將與其他賽事IP展開合作,繼續發力體育類短視頻領域。
一直以來,短視頻的內容多以粗俗、鄙陋的形式呈現,並不能留住用戶。因此,各個平台逐漸意識到內容的重要性,相關的內容創作也在野蠻生長中向垂直化發展探索。通過各種優質內容版權的獲得來解決內容創作這一「硬傷」的關鍵所在。而且短視頻內容漸趨同質化的當下,把握住優質的內容版權是吸引用戶、增加用戶黏性的有效手段。
作為國內頂級的網球賽事,中網擁有龐大的用戶粉絲。鳳凰新聞客戶端與中網這樣一個頂級體育IP展開合作,得益於其持久複利效應所沉澱下的巨大商業價值,二者合作實現了共贏的局面。
由「流量」到「關係」:邊看邊聊挖掘賽事社交價值
風口下的羊群效應,形態各異的各類短視頻平台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賽道極為擁擠。平台若想從眾多競爭對手中突圍,打造一個獨特的內容生態是十分必要的。視頻和社交原本是兩個平行空間,沒有太多的接觸和碰撞,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二者正在進行加速融合,視頻逐漸成為新興的社交媒介或者方式。
中網本身屬於具有較強粉絲效應的垂直類內容,用戶的忠誠度和黏性普遍較高,但從內容和用戶行為上也遵循著可視化、碎片化、移動化的發展趨勢,在觀賽的同時,用戶在社交產品上分享個人觀點的意願在不斷的增強。
作為一個開放的公眾互動平台,為了滿足廣大用戶的社交需求,早在今年年中,鳳凰新聞客戶端發布5.6.0版本,通過 「師徒計劃」和「鳳凰令」活動作為「敲門磚「來引導用戶參與資訊式社交。
不依賴運營和內容生產的情況下,通過LBS發現、找到、連接了每個用戶感興趣卻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發現、找到、連接的節點,建立起用戶之間基礎的社交粘性,這也是鳳凰新聞客戶端從單純的內容分發工具向社交化用戶社群轉向的一次成功嘗試。
本次中網舉辦過程中,用戶就可以通過鳳凰號訂閱,在鳳凰新聞客戶端上享受獨家短視頻服務的同時,還可以通過關注和私信功能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球迷好友,給用戶帶來極強的參與感,進一步助燃「中網」這一IP的價值釋放,最終形成了「短視頻+體育IP+社交「這一良性的生態模式。
而且鳳凰新聞客戶端所搭建的社交平台,不像其他社交平台那樣成為「意氣之爭「的舞台,多了些專業性的觀點,少了些噪音般的爭吵與謾罵;更多元的觀點,更和諧的交流。這實際上是對新聞、思想和真實的一種再探索,同時也是鳳凰新聞客戶端走向年輕化的體現。用戶結交「切磋觀點」的友人,通過多重觀點的碰撞,守護新聞與思想在資訊社交平台形態中的本質真實。
社交的驅動力,使得平台用戶從「流量」切換為「關係」,—旦關係被激活,商業的渠道邏輯就從加法躍進為乘法,在未來也將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全新的短視頻媒介,豐富的社交功能,全新的觀賽角度,只為營造最完美的用戶體驗,在這些方面,鳳凰新聞客戶端為其它資訊類平台轉型提供了成功的範例。


※十一、中秋假期省內35家景區停用旅遊年票
※上港吹響強攻「集結號」
TAG:西安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