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今墨診療糖尿病(二):承先後天之說,注重脾腎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施今墨先生吸納易水學歉、東垣學派觀點,強調臟腑虛損理論,認為糖尿病多食而瘦、多飲、多尿等主要癥狀均與脾胃有關,如《脾胃論·脾胃勝衰論》中云:又有喜食而瘦者,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尤其重梘李中梓「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之說,在臨床中非常強調對脾腎的培補。
對於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辨證論治則更是如此,施今墨先生認為腎主藏精,與生長、發育、生殖、衰老關係密切,是先天之本;脾主運化,與精微輸布、水液運化、氣血化生關係密切,是身體健康的根本。如《素問·經脈別論》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祖國醫學理論認為,飲食的消化吸收利用,其功主要在脾。血糖者飲食所化之精微也,若脾運失健,血中之糖就不能輸布臟腑營養四肢,積蓄過多則隨小便漏泄至體外矣。糖尿病者,氣虛之證的出現,系因脾失健運、精氣不升,生化無源之故耳。
在治療上如《脾胃論·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論》云:惟當以辛甘溫之劑,補其中而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矣,施今墨先生主張滋腎陰則可降妄炎之火,補脾氣則可助運化之功,水升火降,中焦健旺,氣復陰回,則糖代謝自可復常。黃芪配山藥,蒼朮配元參兩組對葯充分體現了施今墨先生一陰一陽,一脾一腎的思路。
此外在治糖尿病過程中施今墨先生用藥上還非常注重脾胃正氣的調護,強調:如一味應用甘寒、苦寒,滋陰瀉火,常使脾功受損,中焦不運,造成人氣虛更趨嚴重,病情遷延不愈。亦是注重後天之本的具體體現。
施今墨診療糖尿病(三):創十綱辨證,注重氣陰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國醫大師方和謙臨床運用薄荷(二):慢性咽炎、鼻炎等五官科疾病
※國醫大師方和謙臨床運用薄荷(一):風疹、皮膚痒疹等皮膚疾病
※施今墨診療糖尿病:倡導中西醫結合辨病辨證方法
※三白草科植物魚腥草,2003年衛生部推薦的8種抗SARS中藥排名第2位
※中醫認為「它」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
TAG:神黃中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