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陀眼中的宇宙 跳出欲界先是初禪天!

佛陀眼中的宇宙 跳出欲界先是初禪天!

文/耀行法師

什麼是初禪天?

色界有四禪,共十八層天: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

當我們遠離了飲食、淫慾和睡眠,就可以跳出欲界升到色界。

從色界初禪天開始往上,純是蓮花化生,初生時貌如童子,身白銀色,微妙香潔,衣冠具足,全大丈夫相,以其色身殊勝之故,名為色界。

每層天人的身體和衣服可以隨意變化。並且,沒有男女分別的相貌。從此也不用吃飯。有覺觀之心,以禪定法喜為食。因其內有覺觀之火,故劫盡時,仍不免為劫火所燒。

《楞嚴經》云:「此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凈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這三類勝流,一切欲界之苦惱,所不能逼,雖非依於真本,而得正修真三摩地,但於其清凈心中,欲界之諸有漏煩惱,所不能動,這就名為初禪。

初禪定具有五支功德:覺、觀、喜、樂、一心。在四禪八定中,為第一離生喜樂定。即離欲界諸惡趣生,而得清凈喜樂之意。

下面就對初禪的三種天作簡單介紹:

1、梵眾天

因為超出了六欲天,從此遠離飲食、淫慾、睡眠三種過患,所以名為「梵」,「梵」就是清凈無染的意思。

總的來說,這四禪天都可以稱為梵天,因為都很清凈。

別而言之,初禪天是剛剛開始的離欲的污染,為了強調這一點,就單獨給初禪天叫「梵天」。「眾」就指代「民眾」此「梵眾天」就是初禪大梵天主的民眾來居住,所以叫「梵眾天」。

《楞嚴經》云:「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但能執身,不行淫慾,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

在欲界修習禪定,創得初禪,但禪定力還尚淺不深,執身不行淫慾,想念具無,愛染不生,顯戒德增上,所以在命終後,投生為梵民。

身高有半由旬(5.6千米)那麼高大,壽長有二十個小劫(33億6千萬歲)。

一個小劫時間為1680萬年,一由旬為11.2公里。

2、梵輔天

「輔」就是」輔佐"的意思,「梵輔天」顧名思義,此天是初禪天主之輔佐臣僚。

《楞嚴經》云:「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

既得初禪,並且勤加修習禪定,禪定力漸深。所以在命終後,投生得為梵臣。初禪天的人慾界淫習已伏除,離欲凈心已顯,在律儀上能愛樂隨順修習,顯定德增上,能行梵臣之德,即於梵眾天中,升為梵王之臣佐,輔助梵王,弘揚德化。

身高一由旬(11.2千米),壽長四十小劫(67億2千萬歲)。

3、大梵天

大梵天,名為「屍棄」。在劫初先出生,劫盡後才入滅,主領大千世界中之一小世界。也就是說統治一個太陽系。

《楞嚴經》云:「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凈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身心妙圓,一切時處,威儀不缺,清凈禁戒,加以明悟了知,顯慧德增上。此天人是初禪天之主。

我們如果在欲界中,經常修習初禪的禪定。並且,我們已訶厭覺觀,捨棄初禪,進入了中間禪。我們已離「覺染」,只未離「觀染」,這叫作:「無覺唯觀三昧」。因為於中為求作「梵王」。兼修「四無量心」。所以,感生此天。能統理梵天眾,為大梵天王。

身高有一由旬半(16.8千米),壽長有六十小劫(100億8千萬歲)。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作者耀行法師,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真正的快樂 只有向內心去追尋
印光大師:佛教中治病的方法
為什麼我們經常吃苦頭?聽不見 聽不懂 聽不明白!
方融如璽禪師:固守一法 最為高上
南懷瑾先生:這個是學佛最難 最重要的一項!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