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舉法師為例,形象釋九心

舉法師為例,形象釋九心

舉法師為例

形象釋九心

華嚴九心,就是我們事師如佛、承事師長的九種心態。師長的境界、對境這麼強大、殊勝,那我們自己的心行是什麼?

這九顆心非常的微妙。佛特別的慈悲,在華嚴經中給我們開示了九顆心,每一顆心都有具體的標準,我們在依師和承擔中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可以對照。如果沒有這九顆心作為標準的話,我們的心就是含糊的,或者認為自己依師還可以,或者找不到問題。這九顆心非常的清晰,要經常對照華嚴九心,找這種心行和感覺。接下來我們學習華嚴九心的心理行相,我想每顆心舉一個法師為代表,這樣的話可能會形象一點,因為好多法師大家都認識。

1

孝子心

孝子心我們已經作為專題講過了,是報恩的心,要棄捨我們自我的成見,師父也說過,依師就是不自作主張。我們輪迴之因就是我執,孝子心去掉自己的意見,就像孩子對長輩一樣。所以孝子心非常重要。這個代表法師有很多,比如賢佳法師、賢喻法師。特別是賢喻法師,因為他負責大寮,師父春夏秋冬的飲食他都特別地用心。我記得有一次上早殿,師父在中間,後面颳風,師父微微地咳嗽了一聲,賢喻法師一下子衝到後邊把門關上了。孝子心就是這樣,對師長特別地細心。當然在座各位,包括很多法師,都有過憶念起師父的恩德,都有這種孝子心。

2

金剛心

金剛心就是無論遇到任何惡緣、惡友,我們不能離開師徒關係,不離師徒之情。魔和惡友的形象,日常法師在廣論里已經講得比較清楚了。那麼遇到依師障礙怎麼辦?懺悔,拜三十五佛懺。其實在團體能夠安住5年、10年的法師和居士,就具備了一定的金剛心。能安住和堅持,本身就是一種高品質的修行。

3

大地心

悟光法師,幾位書記法師等,承擔心特彆強,毫無怨言,勇於承擔。

4

輪圍山心

賢立法師,遇到任何違緣也不動搖。十年搞建築,違緣是很多的,包括腿摔了還是在想著建築工期和進度。建築方案包括施工改了很多次,就像米拉日巴被九次建拆,那幾年每年要起一棟樓,這裡面有很多各方面的障緣,賢立法師都能不動搖。

5

僕使心

受行穢業,心無慚疑。賢喻法師承擔大寮,還有大地心農場,有很多活兒,特別零碎,他都是以身作則沖在前面,毫無怨言。

6

除穢人心

就是斷除傲慢。這個代表是法會處的賢攀法師,賢攀法師年齡不大,但他特別謙虛。開會的時候賢攀法師一般都是檢討自己,向大家學習,這好像是法會處的一種風格,特別的謙虛。他在僧團也是,平常見了上位法師也都是特別的謙虛問詢。謙虛是一種等流。

7

乘心

就是歡喜承擔,不推諉。賢啟法師,號稱「不休息菩薩」。我們看法師照片的蹤跡,經常是他的勞動場景,衝來衝去,除了自己負責的三個部門,只要是寺院的事情,他都要搶著干。昨天下午我碰上他,問他中午去哪兒了,他說帶人去水庫出坡去了。承擔也特別的勇猛。他承擔文化部、慈善基金會、還有法會處,每天還有接待,還要到處找活兒。昨天他又找活兒了,咱們寺院積水系統他想起一個辦法來,今天早上拉著賢喻法師去弄這個事情。包括博客書,一百本,最趕的時候連續好幾天晚上都睡不了覺。把寺院真正當家,真正的主人翁意識,就像大船這種乘心。

8

犬心

這個心不容易,需要非常高量的修行。禪興法師是寺院當家,所以請益彙報的事情比較多,師父數數加持、呵斥也不生氣,從來不生氣,確實內心沒有脾氣,被加持完後又一如既往歡喜地承擔了。不要說師父加持他,別人加持他也沒有脾氣。可能在座有人給過法師境界吧,確實從來沒有脾氣。

9

船心

數數勞作心無疲厭,就像船一樣,運了一趟又一趟。賢佳法師一直負責戒律的帶動,還有律藏的整體校勘工作,工作量很大,現在僧團內部六七十位僧眾都在做這個事情,很多團隊同時校對,就像玄奘大師時期的譯經事業。校對律藏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師父也經常做指示,還有調整、修改。賢佳法師心無疲厭,特別平穩,有什麼活兒心裡不急,加班加點耐心地輔導組織大家一起干。今年按計劃《律藏》能出七十到八十本,而且都比較大、比較厚的開本。校勘這項工作非常的複雜,工序非常多,需要把同類的藏經都找到,第一步得從全世界的圖書館找到相關的版本,然後組織僧眾制定《校勘注釋標準手冊》,我記得這個手冊的完善就用了將近兩年,標準非常複雜,還有每個小組的分工、程序的協作。賢佳法師一直特別平靜,都能承載下來,數數勞作,心無疲厭。他又不愛說話,有負擔自己內心扛著,就像一艘船一樣,運來運去。

這九心需要經常對照,比如說金剛心,為什麼有這個金剛心呢?因為凡夫很容易遠離善知識,團隊能跟下來也不容易。像我們講師一班的同學,這五年、七年克服了很多的障緣惡緣,現在這種緣很多,我們一定要提前有個預防針。可能不一定有什麼惡緣我們就帶不了組了,怎麼辦?那就做儲備講師或者承擔其他部門,這條線也不要斷,寺里也會關懷,像這次拜三十五佛懺儲備講師也參加了,這條線無論什麼情況也不要斷!

可能還會有其他的緣,比如碰到外面的上師,有很多傳法的上師、直接攝受的上師,這也是一個考驗、誘惑,你要安住一個團體,你這個法身種子才能得到師法友土壤的滋養,安住後你才能得到養分,不然一顆種子到處飄來飄去,錯過與師父的佛緣,這可是無限生命的大事。所以金剛心要思惟。我們在承擔過程中要對照自己仔細體會這九顆心,我們能得到多少利益就看對這九顆心的體會和我們付出的行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樹葉每天飄落就是隨緣,把樹葉摘掉就是攀緣
凈老法語 禪的起源
道偉法師:感受就是感受 不要解讀 觀受如受
達摩祖師的真傳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