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市公司做高管的姑娘為了他辭職,每年還有40000 的人排著隊,到他在武夷山茶田裡的家,就為一杯他泡的茶

上市公司做高管的姑娘為了他辭職,每年還有40000 的人排著隊,到他在武夷山茶田裡的家,就為一杯他泡的茶

三個月前的一天傍晚,武夷山腳下,一天的酷熱已經過去,暑氣也散了。

我在門口擺了茶桌,打算給自己泡上一壺,再安靜地躺一會兒,一個姑娘卻不經意闖了進來。

「不好意思,沒有預約就過來了,還有空房間嗎」,姑娘語氣雖然誠懇,卻擋不住滿臉的焦慮煩躁。

「有的,不過你要是累了,可以先坐下來喝杯茶」,我把姑娘安頓下,順手便把泡好的茶遞了過去。

GIF/569K

傍晚山間的風穿過竹林,拂過她的臉龐和髮絲,偶爾還有一兩聲鳥鳴,姑娘喝下一杯茶,緊湊的眉頭竟漸漸舒展了。

一句兩句,我倆就在茶桌前聊了起來。原來姑娘是個上市公司的女高管,忙碌的工作和巨大的壓力讓剛剛開完會的她忍不住焦躁。

一直聊到11點多,聽完我的故事,她問了我一句,「你是怎麼樣做到,可以從浮躁的金融界脫身,靜下來在這裡喝茶做民宿?」

我告訴她,都是茶的力量

臨走時,她說,也想做茶,我沒在意。

沒想到10天後,她辭了職,帶著一箱衣服,真的跑來跟我學做茶了。

想 知 道 我 口 中 那 茶 的 力 量 是 什 么 嗎?

從廈門大學金融畢業後,我也在金融行業打拚了多年,看遍了商海沉浮。

因為放不下這一味茶香,最終還是選擇了回鄉,埋首武夷山,終日與茶為伍。

武夷山不缺好茶,可是到現在為止,我很少看到有人是真正認真地把一杯茶喝完。

我一直希望,哪怕只是一個短暫的瞬間,人們可以在我面前,放下所有心事和手機,靜靜享受一杯好茶。

GIF/704K

我是徐尚仁,一個武夷山人,從小在茶山裡長大。

哪怕再失意的時候,只要有一杯好茶,就能讓我得到身與心的放鬆。商海沉浮多年,我始終還是選擇了回鄉,做一名茶農。

一杯清茶,一萬個品茶人會有一萬種解讀。

我始終覺得,茶,是人與人之間,最奇妙的一座橋。

長輩與晚輩、丈夫與妻子、父母與子女,不同文化、城市、身份的人,都可以通過一杯茶,聯繫在一起。

我時常去上海做「茶農說茶」,以一個茶農的視角去講述對於茶文化的理解。台下坐著的,是來自復旦大學的教授,各大銀行的行長,因為一杯簡簡單單的茶,我們總能產生許多共鳴。

馬未都先生也愛喝岩茶,上海中心光復寶庫開始運營的時候,我有幸被邀請去講茶,從而跟他成了茶友。

也因為這杯茶,我在結識了「靈岩山房的創始人」周紀文先生,他是明清文人傢具中國收藏第一人,還是上海中心「半畝園」總設計師。

這杯茶的緣分,讓我擁有了一個最懂茶的民宿,最像家的茶室。

三年前,我設計了一條「尋茶之旅」,畢竟,人們來到武夷山,對茶的好奇心,遠遠大過於青山綠水。

一路走來,我最享受的時光,就是與同道中人喝茶、聊茶;

最無力的時光,就是夜幕來臨時……雖然有極好的旅遊資源,可武夷山周邊,實在太缺少一張體面、舒適、溫暖的好床了。

睡覺要去酒店、喝茶要去茶室、吃飯要去餐廳,三件事三處跑,諸多不便。因此,我才有了「開一家民宿」這個念頭。

一念起,我卻越想越多,它應該有媲美五星級酒店的客房、雅緻清幽的茶室、書畫室、野趣十足的露天小院,食材新鮮的餐廳……

專業的事,應該交由專業的人,為了做出這家最懂茶的民宿,最像家的茶室,我特地請教了靈岩山房的創始人周紀文先生。

同時,我請來了一支專業的設計團隊,用了足足235個日日夜夜去打磨。

周紀文先生的文人空間

完成後,幾次三番請來朋友們體驗,

認真記錄下每個人真實的感受,

之後團隊再次討論修改,

最終才誕生這個凝聚了最純正茶文化的如意庄。

GIF/755K

2016年5月,「山玖如意庄」開業,

坐落在武夷山北次路口。

不遠處就是雲河漂流碼頭、

武夷山水秀、武夷山極地海洋公園。

我那些期許,全都實現在這棟小院落里:

室外花園茶室,地下餐廳;一樓主茶室、茶吧,餐廳,3間客房;二樓茶座,客房2間;三樓客房4間。

天氣漸漸轉涼,陽光明媚的時候,

坐在室外花園茶室的木椅上,

晒晒太陽,感受來自大自然的溫暖。

餐廳設在地下,

這裡可以安靜地吃一頓飯,

也可以和朋友、家人,

暢聊所欲,無拘無束。

一樓是主茶室和茶吧,這裡擺放了很多自產的茶葉,一走進門,便能聞到濃郁茶香。

想要了解茶的文化,就可以坐在這裡,邊喝茶,邊聽我細細道來。又或者聊一聊朱子文化,武夷文化,深入了解這裡的一切。

房間很大,乾淨整潔。夜晚時分,周邊幽靜無聲,在武夷的岩骨花香中,安心地睡一個好覺。

清晨的時候,不用鬧鐘,清脆的鳥鳴聲會呼喚你。

本以為是獨樂樂,沒想到我的如意庄大受歡迎,不僅愛茶之人喜歡,遊客也都評論說,有家的感覺。

只有9間房的如意庄,越來越無法滿足那麼多喜愛;於是,又有了「如薺閣」,2017年5月開業,臨近景區南門。

整體布局中,

依舊有室外花園茶室。

一樓和如意庄一樣,

二樓客房多了一間;

三樓客房也是4間。

早晨起床後,

站在全景落地的窗邊。

待惺忪的睡眼習慣了陽光,

看一看漂浮的雲朵,

秀麗的山峰,如同山水畫一般。

和龍井、碧螺春相比,武夷岩茶實在是複雜得太多了。800多種,是歷史上有記載的岩茶種類;

大紅袍、白雞冠、水金龜和鐵羅漢,是《中國茶經》中記載的岩茶四大名樅。

走進武夷山,數之不盡的岩茶奇種名樅,以及它們背後有滋有味的故事,都令愛茶之人著迷。

這也是為什麼,每年的茶季,40000+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只為這杯茶。

光是岩茶的製作,沒有一個月時間,是看不明白的:曬青、涼青、做青、炒青、初揉、復炒、復揉、走水焙、簸揀、攤涼、揀剔、復焙、再簸揀、補火而成。

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經驗,才能激發出茶的最佳狀態。

愛茶的人跟著我們的尋茶之旅走下來,似乎總是會愈發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到制茶工廠里看焙坊,人還未到,遠遠就會聞到飄逸的茶香。焙茶 ,又稱炒茶,「焙茶是玩火,玩得好焙出的是上等好茶,焙不好就白去了一春茶的心血」。

烘焙時,那種帶著火韻的茶香最是沉鬱迷人,一聞難忘。

GIF/1266K

如今,我的時間,不是在民宿,就是在茶山。

與陌生人分一杯好茶的樂趣,自從有了如意庄之後,我算是充分享受到了:

茶這道橋,居然可以聯通起那麼多有意思的人和事。

去年11月,武夷山有一場鬥茶賽。一位上海客人,預定了兩天。他總是一個人神神秘秘,背著的包也有點破,看起來很不起眼,但對茶卻情有獨鍾。

無意之中,我們聊起了天,兩人越談越投機,結果第二天,原本要走的他,又臨時決定再住三天。我帶他去拜訪茶藝精湛的師傅,邀請他參加鬥茶賽,做大眾評審。

後來才知道,他原來是個古董界的收藏商。走的時候,他下了一筆42w的茶葉訂單,嚇了我一跳,今年又向我訂了60w的茶。

這樣因茶結交的朋友,越來越多,他們隔三差五來,不為旅遊、觀光、跑景點,而是真把這裡當成了一個放鬆心境的家。

尋茶之旅的妙處,在於親身上路,踏上山間的小路,走過綠油油的茶田,看一看忙碌的茶廠,去尋找能讓你內心平靜的所在。

每日在民宿里給大家講茶,我想傳遞出去的,並不是什麼深不可測的學問,而是簡單好喝的茶,簡單愉悅的生活。

我唯一的企圖,大概是希望你面前的這杯茶,給你的人生,做一些減法。

茶墅合一,住進武夷岩骨花香中

徐 尚 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高壓一棵茶條槭
金磚茯茶初體驗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白茶嫩度不同怎麼區分?
喜茶大變身?嗯,變粉了!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