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造出了這個東西,中國人成了這些非洲村民最尊敬的人
猜猜看,這個東西是什麼?
這就是讓衣索比亞人無限感激中國的東西:一家中國冰箱企業生產的,不用電、不用燃料、又能長時間製冷、又經得起長途運輸的冰桶。它是用來裝疫苗的。
一些國際組織牽頭,為衣索比亞的兒童提供了免費疫苗。然而在交通不便、氣候炎熱的衣索比亞,約有20%~30%的疫苗會因冷鏈斷裂而失效。
挽救這一切的,就是圖上小小的冰桶——Arktek。
文/auntbear
一出飛機艙門,剛剛深呼吸第一口衣索比亞的空氣,還沒來得及感慨一句「啊,非洲!」,我就被第一個映入眼帘的標語噎住了——「中國進出口銀行」。
第二塊標語更讓人雙眼圓睜:「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藍底白字、黑體加粗的8個漢字,掛在一個正在建設的航站樓外牆上,讓我懷疑11個小時的越洋飛行到底把自己帶到了哪裡。
這裡是衣索比亞,地處東非,是非洲人口第二大的國家。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地處海拔2千多米的高原,7月末正是雨季,體感溫度和雲南差不多,完全沒有想像中非洲的炎熱。
跟現在大量的第三世界國家一樣,埃塞到處都有中國的痕迹。我在埃塞的8天時間內,出入首都的平整的柏油馬路都是中國建造;街頭總有當地小伙熱情地用中文招呼「你好!」;亞迪斯城市正中央的輕軌是中國中鐵承建……連附近的公路收費站都毫無二致,只是收錢的員工皮膚是黑色的。
如果只是這些痕迹,這就是一個普通的海外合作故事。除了建築、交通、加工業等傳統投資項目,中國其實在埃塞還有一種剛剛起步、未來會影響更加深遠的合作——公共衛生。
投胎彩票
一個嬰兒如果降生在安哥拉,Ta面臨死亡的可能性是一個芬蘭嬰兒的75倍,巴菲特把這種命運的巨大差異形容為「投胎彩票」。
相比於西非的安哥拉,位於東非的衣索比亞的條件要好很多:2016年,衣索比亞的GDP已達720億美元,超過肯亞,成為東非第一經濟大國。經濟躍升帶來的進步顯而易見:1990年時,衣索比亞1/5的兒童不到5歲就會夭折。到2012年時,這一狀況已經有了驚人的改變——與1990年相比,該國兒童死亡人數降低了66%,衣索比亞已經提前完成了降低兒童死亡的千年發展目標。
但對於一個5歲以下的幼兒,埃塞依然不是一個醫療資源完善的出生地,埃塞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U5MR)目前仍高達88/1000。在距離首都2小時車程的一所村莊,我們參觀了一所鄉村醫院。當天恰好有一位已經41周的孕婦來做第四次、也是產前最後一次檢查。年輕的男婦科大夫熱情地讓我們這群外賓圍觀他的檢查過程,大家卻驚訝地發現,他唯一的檢查儀器,就只是一個木製胎心聽音筒。
幾小時後,在市區里一家大型醫院,我們才第一次看到現代醫學設備。院長一見到我們,就提起1980年代有中國援非醫療隊來過這裡,當時附近城市的醫療人員都過來學習取經。現在這所醫院為當地幾十萬人口服務,配備了台灣捐贈的B超機,也有X光檢查室。
但作為參觀的」外賓「,我們無從得知這些現代器材的使用情況:我們發現X光檢查室沒有鉛門,再仔細一看,尷尬地發現窗戶上連玻璃都沒有——這種環境會讓室內室外的人都會暴露在極大的輻射危險中。
醫院的院子里有大量排隊候診的病人,但B超機等儀器在我們參觀的半小時內,都是閑置狀態,與排隊的人數不成正比。
即使是這樣的醫療條件,也不是人人都能體驗到。埃塞目前只有27%的產婦去醫院生孩子,大多數人都在家裡生產,從未做過孕期檢查。在第一所鄉村醫院,為了鼓勵孕婦來醫院分娩,醫院甚至會提供免費食宿,院子里專門有一個大庫房存著木炭、燕麥、中國大米、義大利面和新鮮的洋蔥、番茄、土豆……想想有點啼笑皆非:NGO如何提高孕產婦就診率?為醫院買菜吧!
新生兒和孕產婦的健康,是埃塞最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之一——埃塞是一個「年輕」的國家,整個國家的人口年齡結構非常像一個金字塔:0-14歲兒童佔比41.4%,14-59歲人口佔比53.3%,60歲以上人口僅佔5.7%。
埃塞的人口在2015年已超9900萬人,居世界第13位,跟中國社會的老年病壓力不同,埃塞更急迫的任務是保障4000萬兒童的健康。兒童面對疾病更為脆弱,但有一種方法能讓孩子們直接與許多重大疾病直接隔絕,且方式極為簡單:打疫苗。
「從各個層面講,每個國家都會優先投資疫苗,因為投入產出比特別大。」吳文達是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下簡稱「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副主任,醫學專業出身。他給我算了一筆賬:接種疫苗是成本最低的衛生措施,每在兒童接種疫苗上花費1美元,可為國家節約醫療費用、因疾病造成的誤工費等約16美元,再考慮到因壽命延長創造的勞動價值,1美元的投資回報可高達44美元。
埃塞的孩子現在已經能享受免費的疫苗了:在2歲之前,當地孩子可以接受10種計劃免疫,比中國計劃免疫還要多2種。這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兒基會、GAVI(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等牽頭推廣EPI(強化免疫項目)。其中買單的是GAVI,這個組織正在全球貧窮國家提高免疫計劃的可及性並提供技術支持,疫苗支持有三種:最窮國家免費供應,中等國家是GAVI與該國各付一半,發達國家自付費。埃塞享受的是全免費支持。
但是有不要錢的疫苗,就夠了嗎?
疫苗不是問題,問題是溫度
幾年前,青島澳柯瑪派了一支團隊去衣索比亞的農村調研,這座極端貧困的偏遠村落聽說有中國人來,全村人都湧出來圍觀。一名叫單波的總經理隨手拍下了一名幼童,這個孩子渾身上下只有一條圍巾庇體,光著腳就跑出來,興高采烈地看這群遠道而來的客人。
回國後那名員工放大了照片,震驚地發現小孩的臉上不光糊著眼屎,而且「落了九隻蒼蠅!」,這群中國工程師此前知道非洲窮,但不知道會窮到這個地步:「什麼叫家啊?就是幾根木柱子,上面搭上一個草,這就是家。下面放著三塊石頭支一個鍋,家裡就這麼一口鍋,沒其他東西了。」
免費的疫苗是送不到這裡的。
在埃塞的偏遠農村,每次打疫苗都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活動:醫療員要去幾公里外鎮一級的醫院,用冷藏包取來疫苗,再召集各個村裡的孩子集中接種。埃塞農村道路鋪設率極低,僅有10%的衣索比亞農村居民能夠在其住處兩公里範圍內找到一條具備一定天氣變化應對能力的公路,很多家長要用毛驢馱著孩子,最長走上一天才能到衛生站。
這種定時、集中的接種很容易漏種:打疫苗的消息是地方衛生員在村裡通知的,這種靠人力宣傳的方式,沒有辦法保證所有該接種的孩子都按時出現,疫苗取多了,沒地方存儲,只能白白失效;疫苗取少了,晚來的家長只能無功而返,帶孩子再折騰大半天回家,下一次還需要雙方大費周章通知、跋涉、補種。新生兒錯過一次接種,就要再等一個月,在很多炎熱、缺水的區域,這一個月時間就是在於死神做較量。
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冷庫每三個月接收一批疫苗,按季度配送到各個州,再按月下放到縣村衛生站。到村一級時,很多衛生站已經沒有冷鏈了,只能用被動式疫苗存儲箱保冷。聯合國兒基會駐埃塞代表處層對4種疫苗的配送做過一項追蹤研究,發現約有20%~30%的疫苗會因冷鏈斷裂而失效。
儲存條件不好,那幫他們蓋房子、買冰櫃,是不是就行了?「可是電怎麼辦呢?」吳文達攤手,「我們總不可能給他們拉電網吧?」
蓋茨基金會的合作夥伴Global Good的方法,是造一個存疫苗的冰桶。
這個冰桶不能是常見的直冷式冰箱——一旦出故障,基本沒法維修;
不能是天然氣冰箱——天然氣成本太高,會佔去衛生站至少30%的經費,氣罐運輸也不安全;
不能用太陽能——沒人能上屋頂做日常維護,電池板也容易被盜;
不能用汽油、煤油冰箱——不環保,油也容易被挪用。
一種不用電、不用燃料、又能長時間製冷的冰桶,聽上去就像天方夜譚了,然而現在的埃塞鄉村正在推行一種叫Arktek的被動疫苗存儲設備。這個設備可以用駱駝或毛驢送到最偏遠的山區,裡面裝著凍好的冰排,保證疫苗在0~10℃的溫度下,儲存長達35天或更久。
Arktek是美國一家叫Global Good的科研機構發明,委託中國澳柯瑪集團製作的,Ark是「方舟」之意,tek則意指「技術」。除了埃塞之外,奈及利亞、塞內加爾,以及亞洲的印度都在進行這個不用電的疫苗冰桶的試點工作,每個白色的桶身上都寫著「澳柯瑪」三個中文漢字,冰桶成了另一個層面上、更深入非洲的中國製造。
高科技冰桶
在北京的蓋茨基金會辦公室,我見到了Arktek實物。冰桶比想像中重很多,高70厘米,有20多公斤,需要兩個人才抬得動。桶里是8個冰排和三層分離的疫苗盒,塑料外殼是防彈材料,經得住遠途顛簸的運輸。整個保溫層用的是航天技術。桶內的8個冰排每個單獨取出,都不會影響其他疫苗的溫度。
從中國到衣索比亞,要橫跨8000公里,而Arktek的製造路線,已經環繞了整個地球。
Arktek最早的產品模型由比爾·蓋茨投資的科研機構Global Good設計,當模型設計出來後,需要找到一個產能穩定、價格合適的廠商生產,可以想像,最合適的商家應該是在中國。
2013年,澳柯瑪接受了Global Good的邀請,共同開發量產的Arktek。在澳柯瑪之前,另一家中國知名製冷企業拒絕了這一邀約,原因很簡單,Arktek的銷售前景並不清晰,直到今天,這個產品依然不賺錢。派出人力物力去開發,會佔用了企業開發其他產品的資源。澳柯瑪的團隊剛接手時,覺得「很簡單,不就是一個罐兒,加上個保溫,加上幾個東西就行了嗎?」信心十足地告訴董事長李蔚「一個月就做出來了」。
等到最終做出成品,已經是一年之後的事了。舉一個例子,冰桶聽上去簡單,桶身是一個雙層真空罐,中間一個傳導的環節用了雙金屬環。」一個是鋁的,一個是不鏽鋼的,要焊在一起,中間完全不能留空隙。「技術員們討論,用膠粘合會揮發,用焊接自己的技術又辦不到。「最後我們找到一個軍工企業做爆炸焊,把兩個板子放在一起,上面鋪上炸藥點燃。最後用爆炸的壓力把兩個金屬環壓在了一起。」
「解決金屬環的問題,就用了半年多時間。」澳柯瑪的經理告訴我們,Arktek是個完全從無到有的產品,如果有人願意仿製,澳柯瑪的技術起碼領先了同行業5-10年。
在埃塞的試驗點,即便是在白天有43℃的高溫地區,Arktek依然能保持穩定的桶內溫度。試驗點的衛生站護士直接要求實驗結束後,不要把冰桶帶走。在埃塞一些已經推廣使用的地區,Penta 3(破傷風蛋白多糖共軛,白喉,破傷風,百日咳,滅活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和麻疹的接種覆蓋率分別達到了97%和90%。
拍到「9隻蒼蠅」的澳柯瑪團隊,實際上在前文的村莊中受到了最高的禮遇,當地人為這些遠道而來的中國人盛裝打扮,穿上慶典才用的服裝為他們表演狩獵豐收舞蹈。「我聽不懂他們的本地語言,但能聽出來『China』、『Arktek』字眼。」 澳柯瑪疫苗冷鏈公司副總經理任一釗說,有了Arktek之後,衛生員可以移動辦公,甚至到新生兒家裡做接種。
「每個Arktek可以覆蓋一個6000人左右的社區,以2.5%的新生兒率計算的話,可以給144個新生兒注射疫苗。現在保守計算,每年Arktek提升了當地5%的疫苗接種人數,就是7.2個新生兒,每個Arktek服役期是10年,就是多幫助72個孩子接種了疫苗。」任一釗自己覺得非常驕傲,「這就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皮下埋植避孕劑
像Arktek一樣進入埃塞的中國醫療產品,目前還並不多。
每個Arktek冰桶售價約2000美元,採購Arktek冰桶的非洲國家,大多是得到了聯合國相關組織的援助。想進入聯合國大宗公立採購的清單,產品必須通過PQ認證。PQ認證即世界衛生組織的預認證(Pre-qualification),是多數發展中國家政府或者Gavi、UNICEF和國際藥品採購機制(UNITAID)等國際組織的採購體系採購和使用一項設備的前提要求。
PQ認證主要針對一些疾病治療急需的藥品或者醫療器械,比如抗艾滋病毒/艾滋病類藥物、瘧疾類藥物、結核類藥物、生殖健康藥物、流感藥物、急性腹瀉藥物和被忽視的熱帶疾病藥物以及部分抗癌藥品。
2015年,Arktek通過了PQ認證後,正式進入非洲市場。國內已經通過PQ認證的醫療產品現在並不多,以疫苗為例,印度通過PQ認證的疫苗已經超過30個,中國只有兩支,一個是中生集團成都所的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另一個是華蘭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實際上,國內的醫療市場競爭正在逐年加劇,醫療市場的紅利期早已結束,競爭已近飽和,廠家之間開始出現惡性砍價。與此同時,跟建築、交通一樣,非洲的公共衛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對很多企業來講,開始為產品做PQ認證,通過國際採購走到非洲,已經是一個必須的選擇。
在埃塞的鄉村衛生站,我看到了來自中國廣州和韓國的避孕套,它們將被免費發放給當地民眾。在鎮醫院裡,避孕的選項更多了,除了避孕套,還有宮內節育器、長效避孕針和皮下埋植避孕劑。
這幾種避孕產品有什麼區別?吳文達告訴我,中國大多用宮內節育器,就是上環,這種在體內操作的方式放到非洲其實非常危險:上環這個手術要用到多工具,以非洲的醫療條件,很難做到完全無菌,當地艾滋病傳染又嚴重,在體內手術感染率、死亡率都高出很多。一旦手術出現感染,後續治療也非常麻煩。
」也有很多打一針能管三個月的長效避孕針,但這個也很麻煩。一個女性每三個月要走一天的路去找醫生打針,這並不現實。「吳文達說,未來一款叫Levoplant的四年期皮下埋植劑也會加入到非洲的葯櫃里,這是上海達華葯業有限公司在今年6月剛剛通過PQ認證的產品。在蓋茨基金會看來,這是最穩定安全的避孕方式。
皮下埋植劑是什麼?即便是育齡女性,我也是第一次聽說這種產品。每包Levoplant里,有兩根含有左炔諾孕酮(一種合成孕激素)的硅膠囊管,像打針一樣,將避孕針」注射「到女性上臂內側皮下,無需任何切口,可以緩慢地釋放孕激素,有效期一般長達三四年。
在埃塞的幾家醫院裡,我看到的產婦年齡跨度極大,有剛剛18歲的初產婦,也有已經四十多歲的中年孕婦。埃塞女性的平均首育年齡只有20歲,每位女性平均會生育5位子女,現在已經有很多埃塞女性表示有節育需求。
吳文達說:「有了方便的避孕產品,埃塞女性就可以自主決定懷孕的時間。
第一,可以把首次懷孕的時間往後推,免得15、16歲就懷孕,女孩就要放棄她們的學業和個人生活;
第二,可以把懷孕的間隔拉長,如果剛剛生了孩子,三個月後又懷孕,媽媽的身體得不到恢復,哺乳期只有三個月的話,對新生兒健康也不利;
第三,意外懷孕會導致更高几率的非法墮胎,一旦墮胎手術遭到感染,也會導致死亡,我們可以降低這部分的死亡率。」
自主計劃生育是一個國家能為其未來所做的最具成本效益的投資之一。在計劃生育上每花費1塊錢,就能節約政府6塊錢用於改善健康、住房、水、環境衛生和其他公共服務。國內皮下避孕埋植劑的市場一直不大,通過PQ認證後,相關的醫療企業實際上是有了更大的市場空間。
既是援助的對象,又是巨大的潛在市場,中國在非洲醫療衛生方面的合作只是剛剛開始。
在埃塞,我們見識過滿屋跳蚤、地上灑滿稻草的小泥屋,也在首都的五星酒店裡偶遇了一場上流階層的婚禮,所有賓客衣著得體,年輕新娘碩大的鑽戒在聚光燈下閃閃發光。說回到最初的「投胎彩票」,這種出生環境帶來的貧富差異會永遠存在。而降低對兒童來說高風險國家的兒童死亡率,從而使得「投胎彩票」更加公平,是蓋茨基金會等國際組織和機構所致力的方向。
作為一個地球另一邊遙遠的國家,中國可以在非洲的發展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澳柯瑪董事長李蔚告訴我們,Arktek至今並沒有給公司帶來多大的經濟收益,但品牌的宣傳效益無法估算。
「一個做冰箱的企業,也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點。」李蔚覺得改善公共衛生,能讓每一個老百姓都受惠,而一個非洲兒童的健康,實際上與全世界都息息相關:「讓每一個兒童從小到大有一個公平的生存權。貧窮地區的孩子有了生存權,那麼後面還會得到教育權,他將來有可能有更多的機會去看外面的世界,或者受到更高的教育,他們可以去改變非洲,可以改變世界,比我們更有效。」
本文來自萬有青年計劃。作者同行旅伴的筆記見:
果殼網
為什麼這樣的二維碼也能掃出來?
長按它,向果殼發送【二維碼】
獲得答案!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醫生都氣笑了!醫療劇里,最讓人看不下去的6大腦殘情節
※基因編輯技術,讓豬成為人類的「器官捐獻者」!這也行?
※我最近不能跟你們聊天了,因為我搞丟了我的表情包……
※蜈蚣能有多剽悍?真的猛士,敢於獵殺飛行的蝙蝠!
※在這不到一個像素的斑點裡,他最後一次看到了家
TAG:果殼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