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投的廣告效果明顯嗎?那些埋藏在營銷背後的殭屍粉經濟!

你投的廣告效果明顯嗎?那些埋藏在營銷背後的殭屍粉經濟!

時代變了,能掙廣告費的早就不光是電視台和BAT了。甭管是錐子臉網紅、新故事會作者、八卦狗仔隊,還是我這種負能量傳播者,都搖身一變成了自媒體,在向廣大讀者賣弄色相的同時,也干起了收廣告費的勾當。

好比網紅打賞要看胸大小和下巴尖銳程度,自媒體的要價得看粉絲數和閱讀量。曾子曰:腥加尖,吃遍天。靠老老實實漲粉,那得多難?於是,刷粉這個行業不僅蓬勃發展,而且正在變得越來越富於工匠精神:早先,就是註冊一堆殭屍帳號去關注;現在,連轉發和評論都一塊兒刷,而且刷的內容還都跟真事兒一樣,讓人真假難辨。

殭屍真的不可戰勝么?從植物學的角度來看,只要關係鏈可以獲取,就還是有辦法的!大家知道,有個六度理論,說的是「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而社交網路由於每個人的接觸面更寬,甚至到不了六度,呈現出一種典型的「小世界網路」特徵。

在這樣一個緊密組織的小世界中,植物(真實用戶)無時無刻不面臨著殭屍們的圍攻。如果一個小世界中摻進了大量的殭屍粉,結構就會發生變化:殭屍粉會主動關注真實用戶,但是真實用戶一般不會關注殭屍粉,於是,從社交關係來看,整個網路宏觀上被分成了以六度關係組織起來的「植物」群和剩下的「殭屍」群。說到這兒,您明白怎麼做了吧?

緊靠小世界網路的特徵來區分,還是不夠的:殭屍被誤判成植物的可能性不大,不過有些植物由於處於被動的閱讀狀態,社交關係很少,有時候容易被誤判成殭屍。實踐中,還需要結合行為特徵對這部分「准殭屍」做二次判斷。方法的細節無法展開,不過可以肯定,這樣是可以比較準確地判斷有效粉絲佔比的。

偶然的機會,得知一個朋友照此上面的思路做了一個系統,用來驗證某社交網路上大V的有效粉絲佔比。我搞來了些數據,一起看看在社會化營銷甚囂塵上的今天,大V們的粉絲數到底有多大水分吧!

本文給出的方法和數據,在相對的意義上參考意義還是挺強的,這一點我找不同大V朋友驗證過。不過,我們說的「有效粉絲」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真粉」,所謂「殭屍粉」也一定不是假粉,而是從傳播意義上講無效的粉絲。考慮到用戶的變遷和加粉動機的複雜性,實際上80%以上的有效粉絲率就可以認為比較高了。這是一次方法上的試驗,並沒有什麼第三方的權威意義,你們也不必找我來懟,和諧社會還是要娛樂第一性嘛!

先來看看明星這個重災區。看看下面的圖,原來普遍的有效粉絲率都在兩成到四成之間,剩下多一半都是水。這裡得提提@薛之謙,雖然看起來只有三千多萬粉,卻有三分之二是真實的,真是個良心明星啊!再瞧瞧@林心如,七千多萬粉絲里,才一千多萬是有效的,看起來周傑舌吻她那事兒,可信度有待考驗!

再來看看時尚美妝類的大V們。在這個圈子裡,@小P老師 和@Kevin凱文老師 可謂鶴立雞群,粉絲數高出其他大V一個數量級。可是當潮水退去,我們才發現原來大家差別並不大,只不過有些人把別人喝咖啡的預算都用來買粉了而已。

網紅又如何呢?國民老公@王思聰 在這個類別里以絕對優勢佔據榜首,而且有效粉絲率很高,這不難理解,人家不靠打腫臉充胖子討生活。整體看下來,網紅這個圈子似乎要幹得多,大部分有效粉絲率在八成以上。不過,裡面有兩個奇葩,一個是@牛爾,一個是@羅玉鳳。要說鳳姐靠網路推手起家,水大點兒不足為奇,可是@牛爾 的有效粉絲率居然只有一成多,這就很尷尬了。

下面是美食類大V,這個圈子看起來也不是那麼水,前十名大V有效粉絲比例都挺高,除了@舌尖上的中國_ 看起來水位略高。

遊戲圈就不那麼單純了,像@LOL英雄那點事,@嗨氏 這些號兒,有效粉絲佔比低得令人乍舌,其他人似乎也不是太高。

至於母嬰、動漫、體育、互聯網等等領域的數據,我們就不一一列出了。總之看起來,比較垂直的領域,水分相對小一點兒。

當然,一個大V的有效粉絲佔比低,並不一定是他自己買了很多粉!實際上在大V變現產業鏈上的每個人,包括經濟人、平台,甚至有時候也包括競爭對手,都可能有買粉的動機。

萬眾買粉的潮流能帶來社會化營銷的春天么?當然不會:把壞草莓和好草莓混在一起賣,最後總的所得肯定是變少的,只不過壞草莓就佔了便宜。上面的數據不管準確度有多高,在此還是要呼籲一下各大社交網路,開放數據監測,長期來看一定是一件讓多方都受益的事兒。

────點擊下列關鍵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西商業圈 的精彩文章:

40歲站在人生的巔峰,身價不菲,卻被告知生命只剩下一年的時間!
從豬販子起家到一名匠心獨具的企業家,22年只專註干一件事!
從賣布到專賣衣服,他將一家毛紡廠做到如今市值425億!

TAG:海西商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