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資治通鑒》故事(26):如何智慧地去處理上級領導之間的矛盾

《資治通鑒》故事(26):如何智慧地去處理上級領導之間的矛盾

竇太后有兩個兒子,一個是景帝劉啟,另一個就是梁王劉武。

梁王因為與景帝是一母所生,關係最為親密,又有平定「七國之亂」的大功,被賜予天子使用的族旗,有成千上萬的車輛馬匹做隨從,一時風光無二。

武王寵信的大臣一直慫恿梁王屆時能夠合法的繼承景帝皇位,而竇太后也是這個想法。當栗太子被廢的時候,竇太后利用宴飲的時候對景帝說:「希望在你之後,你弟弟能夠繼承你乘坐大駕和安車。」景帝跪坐在席上,挺直了身回答說:「好。」喝完了酒,景帝就此徵詢大臣們的意見,大臣袁盎等人說:「不成。過去宋宣公不傳位給兒子而傳位給弟弟,因此產生的禍亂持續了五代人,您不能因為兄弟情而傷害國家大業啊。」

武王懷恨在心,就和自己的近臣商量,暗中派人刺殺了袁盎及其他參與議論的大臣十多人。景帝估計此事與梁王有關,派田叔、呂季主前往梁國查究此案。事情果然如景帝所料,在處置完肇事的大臣後,田叔、呂季主帶著罪臣的首級還有相關證據上路了。

消息傳到了長安,竇太后知道此事一旦證實,梁王是必死無疑。於是不進飲食,日夜哭泣不止,景帝知道後也是很憂慮。

田叔等人到達了霸昌廄這個地方,得知了宮中發生的這些事情後,用火把在梁國辦案取得的證詞全部燒毀,空著手來見景帝。

回到長安,景帝問:「梁王有罪嗎?」

田叔回答說:「犯死罪的事是有的。」

景帝又問:「他的罪證在哪裡?」

田叔說:「陛下不要過問梁王的罪證了。」

景帝問:「為什麼?」

田叔說:「有了罪證,如今不殺梁王,就廢棄了漢朝的法律;如果處死梁王,太后會吃東西沒有滋味,睡不好覺,這樣就會給陛下帶來憂愁。」

景帝非常贊成他所說的道理,於是就讓田叔等人拜見太后,並且說:「梁王不知情;主持這件事的,只有梁王的寵臣羊勝、公孫詭之流,這些人都已經按國法處死,梁王沒有受到傷害。」太后聽到這些話,立即起來坐著吃飯,情緒也穩定了。

進入職場後,最怕的就是上級領導之間有矛盾,如果那樣的話,下屬的日子就不好過了。田叔他們懂得竇太后和景帝都不能得罪,但雙方的情緒又不能不去照顧,最好的辦法也只能是讓下屬們受委屈了。所以他們燒掉了證據,這樣的話一來,沒有了證據無法治梁王的罪,太后那裡有了交代,景帝的壓力也減輕了。二來,景帝既打壓了梁王一派的囂張氣焰又避免了骨肉相殘悲劇的發生。這是在盡量保證雙方和氣的氛圍下實現雙方利益最大化的最好的辦法,田叔是智慧的,所以也得到了雙方領導的認可。所以說,職場真的需要智慧,需要不停地去揣摩心思,比較利害,如果只是一門心思低頭往前沖,你的命運估計也就跟活不過三集的配角一樣的結局了。

歷史,是曾經的現在,也是曾經的未來。歷史的故紙堆沒有生命,裡面卻在不停地上演著一幕幕用生命演繹的話劇。原創不易,關注我,讓我在故紙堆中不斷攀索,透過歷史的表象,把真實的東西慢慢講給你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