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知乎的電影頁面改版了,這是要搶豆瓣生意?

知乎的電影頁面改版了,這是要搶豆瓣生意?

知乎的腳步越來越快,但也可能帶來越來越多的問題。

文 | 韓洪剛

知乎推出了「想法」功能,被人調侃稱要搶微博的生意,而最近,知乎又上線了電影評分和詳情功能,這次是要搶豆瓣生意了。

知乎新版電影話題頁與豆瓣、貓眼等電影詳情頁類似,增加了評分、簡介、劇照、預告片等頁面,不過評分調用的是貓眼和IMDB,沒有上線自己的評分系統。

目前,這一更新基本覆蓋了知乎所有的電影話題,而據知乎內部人士透露,未來知乎還會覆蓋更多經典電影,不過具體影片要以用戶興趣為準。

今年八月以來,知乎動作越來越多,不但上線了「想法」、「大人物」等,還開放了機構號註冊,並高調宣布註冊用戶突破一億。這些跡象表明,知乎不甘於做豆瓣一樣的慢公司,而是希望加速,希望獲得更多流量。

而電影領域,一向是知乎的流量大戶。

知乎上線內測時,用戶和話題大多集中在互聯網領域,但很快電影便成為知乎的熱門話題,並成為最早有專人運營的領域之一。根據當時的電影運營介紹,知乎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便成了除豆瓣之外,中國最大的電影討論社區。

電影是知乎上最受歡迎的話題之一。知乎上不少「大V」——比如梁邊妖、朱炫等——都在電影領域成名,電影專欄「知影」也吸引了十一萬以上的關注,是關注量最大的專欄之一。而且,不少影視從業者也會來到知乎,為自己的電影做宣傳,有的還會成為知乎的常駐用戶。知乎上電影的口碑,也成為電影口碑的風向標之一,甚至能夠影響票房。

對知乎來說,電影領域能夠提升內容數量,能夠吸引更多流量,同時也能和電影合作,獲得經濟或者品牌上的收益。對於加速奔跑的知乎來說,電影是一個再合適不過的切入口。

不過,知乎在電影方面的運營,不單要面對外部平台——比如豆瓣、公眾號——的競爭,還要面臨內部的阻礙。

幾乎每一部熱映的電影,都會聯繫營銷公司,在知乎上投放軟文。營銷公司會繞過知乎,直接聯繫知乎用戶,讓他們在相應題目下回答。他們手上會有一張知乎回答者的報價單,一個一萬粉的用戶,答案報價在2000元左右。

這價格是微信公眾號的五分之一左右,而相對來說,內容質量更高,也容易推廣到更大範圍的人群,優秀的軟文,甚至會被知乎官方推薦到站外渠道。

「幾乎所有的熱映電影,在知乎上都有軟文。」有營銷公司告訴36氪。而不少撰寫軟文的回答者,還是知乎中頗有影響力的「大V」。

知乎並非不知道軟文的存在,但電影評論主觀性很強,難以判斷是否是軟文,而參與軟文的用戶太多,也難以一封了之——現在,因為今日頭條挖牆腳和知乎的限流政策,知乎與一些內容生產者關係越來越緊張,繼續火上澆油實屬不智。

正在被挖牆腳的知乎,很難再承受大量優秀回答者的流失。

現在,知乎對軟文總體上比較寬容,有知乎運營告訴36氪,在知乎看來,判斷內容的第一標準是能否給其他用戶提供價值,而不是內容究竟是否有利益關聯,哪怕廣告,也是有價值的內容的一種。

聽上去,這更像是無奈的自我安慰。

世界在變化,知乎也在變化,它不甘於只做一個問答網站,但它的終點究竟在哪兒?知乎的基礎是問答和知識分享,但數年下來,知乎的利益和部分優秀回答者的利益逐漸背離,原本封閉的站內分享模式也不足以支撐一個獨角獸的商業模式。

知乎開始向外拓展,開始弱化「大V」的權力,並以知識分享來連接更多的外部資源,這些外部資源可能是「大人物」,也可能是更多的普通「吃瓜群眾」。於是在下半年,我們看到知乎越來越多的產品和市場動作,也在信息流上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廣告。

這次電影頁面改版,也是知乎擴展外部資源的方式,或許一年以後,我們會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知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嘻哈正成廣告主新寵,它能成為一種品牌文化嗎?
程序員正在開發AI來代替程序員做開發
公司信息安全攻防戰,互聯網千億黑產的破解與反破解
研究發現:大量 Mac 固件已過時,有嚴重安全隱患
這些機器人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不用人幫忙!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