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 胃癌的六大疑惑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為什麼胃癌發病率越來越高?胃癌的發生有很多原因,比較公認的有:
1.經常接觸化學致癌物:與胃癌有關的有亞硝基化合物和多環芳烴化合物。自然界存在大量的亞硝基化合物前體,這些前體物在胃的酸性環境下會合成亞硝基化合物,胃是主要的合成場所。如果胃黏膜發生病變,則這些致癌物會進入胃黏膜中。試驗已經證實這些化合物能誘發大鼠及狗的胃癌。另外這些致癌物質存在於發酵的食物、魚露、熏制和燒烤的食品中,如果經常吃這些食品無疑增加吸收這些致癌物的機會。
2.高鹽飲食:食鹽本身並不無致癌作用,但高濃度鹽造成胃黏膜損傷,使致癌物容易感染人體。
3.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引起急性胃炎,而後轉成慢性胃炎,胃黏膜被損傷,容易感染致癌物。
4.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一些癌症患者的子女患癌症的風險明顯高出一般人群。胃癌患者的兒女遭受癌症之害的機會是其他人的4倍。
5.吸煙:煙霧中有多種致癌物,可溶於口腔唾液中進入胃中,已發現吸煙可使胃黏膜發生變化,形成腸上皮化生,這是一種癌前病變。
6.維生素缺乏者:體內保護性維生素低的人易患癌症。如維生素A缺乏者罹患肺癌的危險性增加3倍;在維生素E不足的人群中,口腔癌、皮膚癌、胃癌、腸癌等發病率均升高。
為什麼胃癌患者常常是在晚期才被發現?
胃癌的早期常無特異的癥狀,甚至毫無癥狀,隨著腫瘤的發展,影響胃的功能時才出現明顯的癥狀,但這些癥狀也不是胃癌特有的,和胃炎、胃潰瘍相似,容易麻痹醫生和患者。據上海市統計,胃癌患者自出現癥狀到看病為26.6天,首次看病到疑診84.5天,疑診到確診29.0天。就是說患者來院就診到確診大約需要4個月。
確診難與胃癌檢查方法痛苦有關,常用的檢查方法有消化道造影和胃鏡,許多患者不願接受胃鏡檢查,常常到痛苦反覆發作才不得已接受。而目前沒有其他比較準確又輕鬆的檢查方法。
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能夠預防胃癌的發生?
1.健康飲食。不吃或少吃熏制、腌制、燒烤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2.戒煙。戒煙可以減少很多疾病的發生,對周圍人也有好處,減少二手煙的危害。
3.低鹽飲食。低鹽不光能預防胃癌的發生,還可以減少肺癌、口腔癌的發生,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生。
4.保持充足睡眠。癌細胞是在正常細胞分裂過程中發生突變而形成的,而夜間又是細胞增殖的最旺盛時期。睡眠不好,機體免疫和抗病能力明顯下降,就更難控制細胞發生變異而形成癌症。特別是熬夜者,又常以大量吸煙等提神,這就易使更多的致癌物侵入機體。
5.及時治療癌前病變。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潰瘍、腺瘤及息肉是胃癌的癌前病變,如果發現有這些疾病及時治療。
6.保持心情舒暢。癌症性格者患癌的危險性比普通人高出3倍以上,這種性格之人性格多內向,常過度克制、壓抑自己的悲傷、憤怒、苦悶等不良情緒,不讓其及時發泄。不良情緒長期作用於人體會導致內分泌紊亂,降低免疫功能,從而給癌症以可乘之機。所以,保持心情舒暢,及時發泄不良情緒對於防癌很重要。
目前胃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目前胃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仍然是手術,我國由於早期發現的胃癌少,手術技術不夠先進,術後5年生存率在40%左右。日本是胃癌高發國家,很注意查體,早期胃癌比率高,手術後5年生存率在65%左右。可見定期查胃鏡,及早發現胃癌很重要。
化學藥物是除手術外胃癌的主要治療辦法,手術前、後,均可輔助化療以提高手術切除率,減少複發率及提高生存率,對不能手術、根治術後複發或探查的患者,化療則是綜合治療的主要方法。
第一次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為什麼常常沒有不適反應?
胃癌化療常用的方案中主要有5-氟尿嘧啶、紫杉醇、奧沙利鉑等。這幾種藥物的消化道副反應在化療葯里是比較輕的,只要按照原則處理,初次化療的患者都會比較順利地完成化療。隨著化療次數的增加,患者體質下降,加上對化療的恐懼心理,後面的療程會感覺更難受。
晚期胃癌患者接受治療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晚期胃癌患者接受治療中保持體力是最主要的問題,因為胃癌的術後複發率很高,意味著不是只完成4-6個周期的化療就可以萬事大吉,也許很快就發現腫瘤進展,需要做新的治療,需要更換新的化療方案,這時候有好的體力尤為重要。
胃癌患者手術後一般胃大部分切除,吸收不好,因此如何讓病人很好地吃飯、很好地吸收是難點。一般主張讓病人少吃多餐,每頓飯少吃些,每天4-6頓飯,正餐之間加酸奶或蛋糕,睡前加牛奶或蘇打餅乾,平時多喝粥,以小米粥為好,小米有健胃的作用,還可以加紅棗、薏仁米,薏仁米有健脾功能。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胃癌化療必知術後飲食小技巧
※五個信號預警胃癌
※有效緩解胃癌的4大食物 怎可忽略
※癌細胞的十大剋星
※癌 ≠ 死亡 這7大誤區害死人
TAG:胃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