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原微視01:一個夢想重建忽必烈汗竹宮的英國暢銷書作家
約翰·曼是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遊歷作家、暢銷書作家。現受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邀請到正藍旗金蓮川草原計劃重建馬克·波羅遊記中記載的被英語國家讀者所熟知的忽必烈大汗的竹宮,實現他多年來的願望。
忽必烈的快樂穹頂:一位建築師的願景
如果認真對待馬可·波羅關於「竹宮」的描述,那就應該包含如這張草圖呈現的內容,擁有符合標準的易於組裝與拆卸的部件(柱、梁、門楣、 木條、柱礎)。這種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承受約37噸重的屋頂?如何抵消由大風引發的升力和扭力?如何設計固定瓦片的「釘」?而且這只是一個開始:無數細節需要關注,比如拿什麼製作柱上的盤龍(是金屬?或許?)和如何支撐「天花板」。
馬可·波羅描述的兌現
基於馬可·波羅的說明,本圖或許就是竹宮的模樣,竹柱支撐並由200條絲綢繩索固定的15米長的竹「瓦」。這是當時獨一無二的建築,也成為了前所未有的話題:一座蒙古帳篷,易於拆卸,堅固耐用,用中國技術創造的中式建築風格,建築材料則是忽必烈新近征服的亞熱帶地區雲南得到的竹子。這些,或是類似這類的材料,成為因柯爾律治而聞名的「莊嚴的快樂穹頂」的起源。很多問題依然存在。繩索如何錨定(我們選擇石塊埋住半截)?還有頂部中心的天窗——是以何種方法封住,覆蓋油布?忽必烈要有華麗的大門嗎(我們在圖中的繩索之間留出了空間)?這些問題,當然還有很多,都被忽必烈的建築設計師解決了。我們希望有一天可以複製他們當時的作品。


※蒙古國駐外軍隊,如今依舊供奉成吉思汗和忽必烈,裝備也突飛猛進
※這位皇帝兩次征服日本,在位時國土面積史上最大,連外國人都仰慕
※二戰讓美軍聞風喪膽的「神風特攻隊」,「神風」之名的由來
※戰無不勝的蒙古軍隊為何成為短命王朝 只因大汗這道命令
※趙匡胤的子孫投降忽必烈成寵臣,因為此技能被乾隆推崇為偶像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