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海嘯影響深遠,比如太平洋海洋生物的大規模入侵

日本海嘯影響深遠,比如太平洋海洋生物的大規模入侵

東京電 —— 6 年前險些給日本帶來滅頂之災的海嘯其實還給遙遠的北美沿海埋下了隱患:太平洋大規模海洋生物遷徙。

根據《科學》雜誌周四發布的研究報告,原本生活在日本海岸附近的數百種海洋物種 —— 大多為無脊椎動物,例如貽貝、海葵以及蟹類等 ——都隨著海嘯造成的雜物漂洋過海來到美國海岸線一帶。日本 2011 年 3 月 11 日發生海嘯,造成超過 18000 人死亡或消失,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首批殘骸、雜物開始抵達美國及加拿大海岸。

令科學家驚訝的是,這些殘骸被海洋生物所覆蓋,它們一同完成了這次跨洋之旅並遺存了下來,其中一些已經歷了數年。

依附在日本船隻殘骸上的海蛞蝓從日本岩手縣抵達美國俄勒岡。

相關研究人員表示,現在對涉足北美水域的海洋生物總量進行評估還為時過早,雖然入侵者可能對本地物種構成威脅甚至造成取代。儘管此類動物跨洋遷徙曾經發生過,但研究人員認為日本海嘯的程度前所未有,僅憑因其穿越世界第一大洋的生物數量就可想而知。

這也點明了該研究的主要發現之一:此次大規模物種遷徙不僅僅是巨大自然災難的後果,也是人類行為的一次變化。如此大量的海洋物種能夠穿越太平洋,正是因其依附在船隻殘骸上的緣故 —— 通常由塑料或纖維玻璃材料 —— 耐久的特性讓它們可以漂洋過海經過數千英里。

疑似從日本飄來的殘骸被送到位於新波特市的俄勒岡州立大學哈特菲爾德海洋科學中心進行檢測。

「我們已經創造出新的生態大遷徙流程。」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生物學教授 Steven L. Chown 雖然沒有參與此次報告的撰寫,但已經在《科學》雜誌發表過相關評論,「能夠常年漂泊的材料加上氣候變化引發的海平面升高使得此類事件發生的幾率越來越大。」

此次漂至美國的物件大小各異,從冷卻機到摩托車頭盔到整隻漁船,甚至有更大的物件,均充滿各種原生於日本水域的海洋生物。

日本海嘯殘骸的擴散與塑料材料的發展密不可分。

體積越大的物體,其中運載的動物就越多。首批亮相的海嘯殘骸中包括 2012 年 6 月抵達俄勒岡州海岸的一塊180 噸重的浮動船塢。其中有超過 120 種動物,堪稱豐富的小型生態系統。

「這是我們首次打撈,也可能是日本來客中的先鋒。」 報告撰稿人之一,威廉姆斯學院海洋科學學院榮譽教授James T. Carlton講到,「之後,我們穩定收到新的打撈訊息,有船隻、浮標或是其他的殘骸,所有都帶有日本標籤,所有都承載著驚人的來自日本海的生命體。」

Carlton 博士認為這是一次驚世駭俗的事件,如此之廣的物種範疇,包括藤壺、蠕蟲以及非常小的濾食動物苔蘚蟲等,均在橫跨北大西洋的旅程中倖存了下來。在許多案例中,「旅客」 的年齡已經超過物種個體生命周期。報告總結,這些生物離開食物豐富的海岸水域不得不適應公海的環境的同時也強化了繁殖能力,在一些案例中,抵達北美海岸之前,一些物種已經繁殖出至少三代。

辛辛那提神秘海港 (Mystic Seaport)威廉姆斯海洋研究項目先主任 Carlton 博士表示,「我們發現有上百種物種能夠在海洋中存活數代,只要其所依附的材料沒有溶解或沉沒,它們可以無限地這樣繼續下去。」

2011 年的海嘯橫掃日本北部岩沼市海岸一代,造成超過 18000 人死亡或失蹤,並導致大量有機橫渡大洋。

為了完成這項研究,項目找到超過 200 名志願者,包括園林管理人員以及海岸附近的流浪者共同搜尋、檢查自 2012 年以來沖刷上岸的 634 件殘骸。起初還有人擔心這些殘骸可能受到核輻射污染,畢竟當年海嘯導致福島核電站事故,據 Carlton 透露,經過檢測很多疑慮就被打消了,因為完全沒有發現核污染的痕迹。

已經上岸的物件中包括 289 類來自西太平洋的入侵物種。其中大部分為無脊椎動物,也有少部分脊椎動物倖存了下來,包括少量瘦弱的魚類,它們被困在灌滿水,半沉沒的船艙里。

總而言之,數千塊來自日本的海嘯殘骸抵達北美海岸,從阿拉斯加的錫特卡到加州城市蒙特利,甚至還有夏威夷。考慮到研究人員和志願者僅能檢查一部分物件,Carlton 相信還有數百種未確認物種完成了此次航行。

現在很難判定其中有多少能真正在北美立足。入侵物種需要多年時間建立起可觀的數量,但考慮到美國海岸線之長,要找到一個合適的點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Carlton 認為很多物種會在自然選擇的過程中被淘汰,這就如同一次生態博弈。

而那些很好的適應了當地環境的物種則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環境、經濟破壞,尤其當他們取代海岸居民賴以生存的自然產物時。研究認為,隨著塑料等其他合成材料的流行,此類破壞將越發頻繁。下一次就不用巨型海嘯這類罕見事件當誘因了。Carlton 特別引述厄瑪颶風的案例,後者曾將大量塑料殘骸從受災的加勒比海島帶到弗羅里達海岸。

」世界各地的海岸線已經被大量塑料及不可自然降解的材料圍堵,僅需一些外力,這些裝載海洋生物的傢伙就會造成下一次物種入侵。」

翻譯 國舅

題圖來自 NYT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這些受水啟發的設計,想讓你重新認識生命之源
Martin Margiela 的紀錄片10月上映,他本人依舊沒有出現
日本大金推出迷你空調,專門用於廚房和衛生間
比特幣在中國正式停止交易,臨近國家怎麼樣了?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