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休假指南:我們是「城會堵」,他們才是「城會玩」
明天就是國慶節了,最愛君也準備休息幾日,所以今天,我們要來談談關於古人如何放假和度假的事兒,看看哪個朝代假期最多、最幸福?而閑散的士大夫們,又是如何度假的?
1
最幸福的宋人:全年可休假100多天
假期最多的朝代?毫無疑問,這個答案屬於宋代。
宋代假期多到什麼程度呢?全年100來天假。也就是說,宋朝的公職人員,全年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可以休息。
宋朝人龐元英所著的《文昌雜錄》中記載:「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夏至、中元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歲共六十八日。」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清明節放假上街的宋人
除了這68天例牌假期外,宋代還有一項超級福利,每到農曆十二月二十日,官員就「封印」回家度假了,然後到次年正月二十,再返回衙門「開印」辦公,春節歷時一個月的長假,是不是讓現在只有7天春節假期的親們,感覺很淚奔呢?
不僅如此,碰到皇帝或皇后崩逝的忌日還有大假,大忌15天,小忌4天,這又是額外的福利啊。
以上滿打滿算,宋人一年約有100天的假期。
假期多,福利好,所以,宋人很會吃喝玩樂,北宋人孟元老就在記載北宋開封城的《東京夢華錄》中說:
「時節相次,各有觀賞:燈宵月夕,雪際花時,乞巧登高,教池游苑。」
「花光滿路,何限春遊,簫鼓喧空,幾家夜宴?伎巧則驚人耳目,侈奢則長人精神。」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大意就是說,像元宵節、中秋節等等各種節假日的時候,大家各種遊玩,甚至通宵達旦讓人很是興奮,有的玩樂方式甚至你聽都沒聽說過。
恨不生在宋代啊。
2
唐朝:年假期80多天也瀟洒
當然,唐代也很不錯。
在唐代,加上正常的月休息3天,唐朝的公務員們,每年至少有80多天的假期。
這80多天的假期怎麼來的?
首先,除了每月例休3天每年共36天的例牌公假,唐朝人還有3個黃金周:
春節、清明、冬至:三個節日各放假7天,我的天,一共21天假哦。
其次:夏至、中秋、臘日各放假3天,共9天假。
還有:元宵節、中元節、端午節、重陽節等各個節日以及各個節氣都休假一天,24節氣,又有20多天的假期哦。
另外:皇帝的生日(名叫千秋節)、老子生日(老子名叫李聃,唐朝皇帝姓李,自詡是老子後人)、佛祖生日等也有放假,兒子行冠禮可以放假3天,子女結婚可以放假9天,親戚結婚也可以放假,祖父母和父母忌日也可以放假。
淚奔,請問我們現代人也可以這麼放假嗎?
所以唐朝的公務員,至少80多天假期,就是這麼來的。
唐代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貴婦們的假日
唐朝人假期多,官員也多休閑,所以孟浩然會在詩中寫道:「五日休沐歸,相攜竹林下。」(《宴包二融宅》);
這「休沐」,便是古代的公務員們每逢工作幾天,就會休息一天去洗頭、洗澡沐浴、回家看望妻兒或是走親訪友、外出遊玩。
因為古人留長發束髮,又沒有現代的自來水和熱水器,公務員住在衙門裡,天天洗頭也不方便,所以休息的那一天,從漢代開始就稱為「休沐」。
五代南唐·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官員的閑暇娛樂
漢代的公務員,是「五日一休沐」,也就是說,是工作四天,就「休沐」休息一天。孟浩然的這首詩,說的也是這麼個事兒。
白居易在放假前,則經常跟朋友們先打好招呼,到時一起吃飯喝酒:「悶發每吟詩引興,興來兼酌酒開顏。欲逢假日先招客,正對衙時亦望山。」(《自詠》)
悠閑的唐人啊。
唐代·章懷太子墓壁畫:打馬球圖
3
藝術的滋生:假日的衍生品
秦朝前後,戰爭頻繁 、使民酷烈,老百姓根本談不上什麼「休沐」休息,能活著就不錯了。但漢朝建立後,提倡「無為而治」,注重與民休息,張弛有度、適度悠閑的假日生活,也為漢民族的藝術和文學的進一步繁盛,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目前存世最為古老的中國山水畫卷,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在春日秀麗的山色中,這種閑暇遊玩,也體現文人在假期中的怡然自得:
隋·展子虔:《游春圖》
而這種士大夫在假日之中,怡情山水,最為著名的,莫過於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對此,唐代的畫家孫位,就憑藉想像和借鑒當時的唐朝日常生活情景,描繪了在假日之中,「竹林七賢」們放浪形骸的悠閑生活:
唐·孫位:《高逸圖》
進入五代十國後,士大夫們在放假的悠閑時刻,除了遊山玩水,室內的閑暇時刻也被記錄下來,例如五代時期南唐的宮廷畫家周文矩,就描繪了四位士大夫,圍聚下棋的閑暇時刻:
五代南唐·周文矩:《重屏會棋圖》
作為中國古代假期最多的朝代,宋代的知識分子,也在下班的閑暇,有著自己的生活:北宋一位佚名的宮廷畫家,就畫了一幅表現北宋士大夫彈琴、聽奏的唯美畫卷:
北宋佚名宮廷畫家:《聽琴圖》(也傳為宋徽宗所作)
雖然是歷史上的著名昏君,但卻是頂級藝術天才的宋徽宗趙佶,也畫下了在假日里,宋朝的士大夫們一起宴會的情境:
宋徽宗趙佶:《文會圖》
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更是描繪了在北宋首都汴京(開封)的清明假期里,汴河沿岸的民俗風情,也因此成為千古聞名的絕世畫作。
4
元明清的假期:文人雅士
當然,假期的長短,也與時代相伴隨。從這一點來說,中華帝國各個朝代的假期時長,也隨著唐宋盛世的消亡,逐漸減少。
放假時間在宋代達到巔峰期的100天左右後,元朝的公共假日急劇減少了,原來的幾個春節、清明、冬至等「黃金周」一律被縮減到兩天,或者只放一天假。據考據,元朝時,全年公共假日加上旬休,只剩下了52天,相比宋朝減少了50來天假期。
明朝的假期,跟元代大抵差不多也是50來天。但讓公務員們崩潰的是,原來漢代上4天休1天,唐代上9天休1天,到了明代竟然變成了一個月只休1天!
所以明代的公務員很辛苦,常常是「每日侵晨於上畫卯,至暮畫酉」、「戴星而出,戴星而入」。
當然,這並不影響明代文人的優雅心情,對於近乎自由職業的文人畫家來說,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明代畫家文征明在80歲高齡時(1549年),就應朋友的邀請,畫下了他的好友、收藏家華夏在賞玩書畫的悠閑生活:
明·文徵明:《真賞齋圖》
到了清朝,鴉片戰爭前,大抵沿用明朝的放假制度,但清朝人也有創新,例如冬至、元旦、元宵三個節日,清朝就把這三個假日串聯起來放一個月假,直到過完元宵再上班,這確實很爽;
進入乾隆時期,天下太平,百姓假期多,安居樂業,清朝蘇州籍的宮廷畫家徐揚,就畫了一幅表現姑蘇城(蘇州)繁華景象的《姑蘇繁華圖》(又名《盛世滋生圖》):
清·徐揚:《姑蘇繁華圖》
在清代,臣子們休息,皇帝自然也是需要的,清朝的宮廷畫家郎世寧等人,就在《乾隆帝歲朝行樂圖》中,描繪了乾隆皇帝在新年放假的悠閑生活中,逗孩子玩,看皇子們放鞭炮、調皮搗蛋的生活情景:
清·郎世寧等:《乾隆帝歲朝行樂圖》
而我們現在所通行的周末休息制度,也是從清朝開始實行的。
鴉片戰爭後,清廷開始學習西方,將原來每個月3天的旬休假,改成了星期天休假制。所以清代人鄭觀應在《議院》中就寫道:「惟禮拜日得告休沐,餘日悉開院議事。」
所以,國慶放假前,是不是有點羨慕古人的假期幸福生活呢?
當然,我們現代人的幸福生活也不賴:正常雙休的話,全年大約52個星期,可以休息約104天;加上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國慶節,減去抵扣上班時間後,真正放假約10天,我們放假休息也大概達到了114天左右。
所以,常常感慨今不如古,但在放假方面,好像我們是最幸福的。
大家覺得呢?
—END—


※讀史新解:秦隋為何都短命?
※武功不行的宋朝,到底有什麼好?皇帝叫外賣,中產滿街走
※好歹268年,大清滅亡為何無人「殉國」?
※帝國末日:武昌起義後的大清眾官相
※極端氣候如何摧毀一個帝國?明朝興衰276年,逃不過這個定律
TAG:最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