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要來了,蝌蚪君又來預測了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是學術界最大的盛事之一,蝌蚪君當然要刷刷存在感了。按照慣例,每年蝌蚪君都會給出自己的預測結果。
圖自網路
如果你是蝌蚪君的鐵粉,那你應該還記得去年諾貝爾獎時蝌蚪君做出的「精準」預測(講道理,那麼完美的避開正確答案也是不容易)。
於是,今年蝌蚪君痛定思痛,決定一雪前恥,摘掉「國服第一毒奶」的稱號。
圖自網路
為了提升自己的正確率,蝌蚪君這次打算參考下「引文桂冠獎」。
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引文桂冠獎」通過對Web of ScienceTM資料庫平台(全球最重要的學術研究與發現平台,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藝術三大領域)中科研論文及其引文進行深入分析,遴選出今年或未來幾年在化學、物理學、生理學或醫學、以及經濟學領域可能摘取諾貝爾獎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研究人員。
那這個獎預測成功的幾率多大呢?
「引文桂冠獎」自2002年首度頒布以來,已有共43位該獎項得主榮膺諾貝爾獎。這也給蝌蚪君增加了不少自信......
然而,當看到獲獎名單時,蝌蚪君是崩潰的。
2017年「引文桂冠獎」得主
生理學或醫學領域
Lewis C. Cantley
獲獎原因:發現了磷酸肌醇-3-激酶(PI3K)的信號通路並闡明其在腫瘤生長中的作用
Karl J. Friston
獲獎原因:通過統計參數映象和基於體素的形態學分析對腦成像數據分析做出了重要貢獻
張遠(Yuan Chang) &Patrick S. Moore
獲獎原因:發現了卡波濟氏肉瘤相關皰疹病毒/人類皰疹病毒(KSHV/ HHV8)
物理學領域
Phaedon Avouris &Cornelis Dekkerei &Paul McEuen
獲獎原因:對碳基電子學做出了重大貢獻
Mitchell J. Feigenbaum
獲獎原因:混沌理論和非線性領域的先驅,發現了費根鮑姆常數
Rashid A. Sunyaev
獲獎原因:幫助人類認識了宇宙的起源、星系形成過程、黑洞吸積盤以及其它宇宙現象
化學領域
John E. Bercaw &Robert G. Bergman &Georgiy B. Shul『pin
獲獎原因:對C-H鍵官能團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Jens N?rskov
獲獎原因:在實體面材的多相催化的理論和實踐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Tsutomu Miyasaka &Nam-Gyu Park &Henry J. Snaith
獲獎原因:發現並應用鈣鈦礦材料實現有效的能源轉換
這都是啥啊?所有的漢字都認識,組合在一起完全不知道是什麼,這怎麼預測啊?還怎麼一雪前恥啊?
哎...自己立的flag,硬著頭皮也要完成。
生理學或醫學獎
生理學或醫學獎,蝌蚪君看好的是華裔美籍科學家張遠和她的丈夫帕特里克·摩爾(Patrick S. Moore)。
圖自網路
這對「夫妻檔」一起發現了卡波西肉瘤皰疹病毒,又名人類皰疹病毒。
她們的研究找到了艾滋病人常見的卡波西肉瘤的真兇,並解釋了高度惡性的皮膚腫瘤(梅克爾多元癌細胞病毒)是如何在體內潛伏几十年才再度出現引起癌症的。
物理學獎
物理學獎,蝌蚪君還是堅持為引力波打call(雖然引文桂冠獎里沒有它)。
圖自網路
自打2016年2月LIGO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後,LIGO團隊幾乎橫掃了科學界所有大獎,但是唯獨沒有當年的諾獎......
諾獎官方的解釋是,引力波的宣布時間晚於諾獎的申報時間。那今年總歸能趕上吧,而且LIGO之後又陸續公布了兩起確認引力波的事件,前兩天更是和歐洲的Virgo天文台聯合宣布,探測到了由兩個黑洞融合形成的引力波。
蝌蚪君實在想不出這獎還能給誰!
化學獎
蝌蚪君掐指一算,化學獎應給會頒給......CRISPR-Cas9(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基因編輯)?好像蝌蚪君去年就猜的它,沒辦法蝌蚪君就是這麼專一的人。
圖自網路
至於CRISPR-Cas9是啥,請點這裡2016年諾貝爾獎 化學獎會在華人科學家中產生嗎?
GIF/911K
另外,再提一句,今年的諾貝爾獎的獎金變多了,各獎項獎金提高了1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82萬元),也就是獲獎者能獲得900萬克朗(約合人民幣740萬元)的獎金。
不過蝌蚪君覺得相比於這些研究的貢獻,獎金還是少了點。
版權聲明
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如欲轉載請聯繫授權,盜轉必究。


※黑客找到了入侵取款機的新方法
※關於人體的五大謬論,至今還有人蒙在鼓裡
※俄羅斯科學家發現透明青蛙,知道真相後開始害怕
※擤鼻涕,簡單的衛生習慣,也曾經歷崎嶇而漫長的探索
※發霉啦:今天,我去看醫生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