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群康新生</h1>
作為濟南最大的本土冷飲企業,本世紀初,群康食品曾以「爽」品牌冰棒為主打產品快速佔領濟南市場,市場佔有率最高時曾接近70%。此前群康食品因資金鏈斷裂申請破產清算,涉及債權人多達840餘戶,債權總計8.2億餘元,也一度引發社會關注。9月29日,據濟南中院通報,群康合併破產清算在法院介入下選擇和解。 記者董金麗
品牌佔有率曾高達70%
據了解,群康食品公司始建於1981年,1998年由濟南群康食品廠改制而來,主要生產冰凍飲品和糕點等,系山東省冷食行業龍頭企業、本地知名品牌企業。本世紀初,該公司曾以「爽」品牌冰棒為主打產品快速佔領濟南市場,市場佔有率最高時曾接近70%。
上世紀80年代初,濟南的冰棍兒三五分錢一支,橘子粉和蛋黃冰棍最是流行。當時,濟南陸續出現不少冷飲廠。其中,群康食品是生存時間最長的一家,群康集團自1986年建設冰糕生產線以來,已經生產了近30年冰糕,並且研發了不少市民喜愛的產品。
群康最早的兩款產品是「雪人」和「脆筒」,這兩款均曾引爆市場。「我們的產品一夜之間便紅遍全市,有老員工曾經說道,過去走在街上隨便就能撿到群康雪糕的外包裝。」一位群康集團員工告訴記者,曾有商家為此大批囤貨趁機賺取差價,群康為解決這一現象,採取直銷方式,讓下崗職工開設群康銷售展櫃,這一創新的銷售模式也被稱為「群康模式」。
上世紀90年代後期,「爽」代替脆筒又成了濟南雪糕界最炙手可熱的產品。據悉,當年「爽」賣的最火時,成品做好後來不及入冰庫就被直接訂走,仿製品更是層出不窮。
除食品生產外,群康食品後期還涉足過物業管理、酒店餐飲、商貿投資、旅遊服務等產業,投資設立了濟南群康建築勞務有限公司、濟南群康投資有限公司、濟南群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濟南群康實業有限公司。
欠債8.2億 涉及840個債權人
2010-2012年,群康食品經歷了短暫的繁榮,此後隨著外地品牌強力進入濟南市場,公司市場佔有率逐年縮減。
數據顯示,2003年濟南冷飲市場每年的容量增加到1.3億元左右,伊利一枝獨大,單家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但本地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卻降到了不足三成,本地企業從輝煌時期的數十家銳減到3家,即蔬冷、群康、夏君樂。其中,蔬冷的年銷售額剩下150萬元左右,群康則更少。
在「脆筒」之後,群康雖然生產過多款熱銷全省的冰糕產品,但始終沒有脫離低端路線,無論是五角一支的「爽」,還是一元錢四支的豆排、果排,都無法脫離薄利多銷的路線,也難以真正佔領市場。2014年12月,群康老冰棍和豆排被檢出大腸菌群不合格,多個外來冰糕品牌也推出大量的高端同類產品,進一步壓縮了群康產品的市場份額。
而2015年底,群康食品因對外借款擔保等問題,導致資金鏈斷裂被迫停產。
「2013年群康食品就因為山東興和進出口有限公司資金鏈斷裂影響,無法正常生產。當時民營企業抱團取暖,互相進行借貸擔保,興和公司出事後,很多公司都被法院凍結資產,沒法從銀行拿出一分錢,群康食品一年的原料成本需要5000萬元,產值可以達到五六億元,但是在沒有現金也無法貸款的情況下,很難再恢復生產。」省城一位接近群康的人士告訴記者。
2016年9月5日,濟南中院裁定受理兩公司債權人破產清算申請。據了解,該案涉及本地知名企業,債權人多達840餘戶,債權總計8.2億餘元。
預計明年投入生產
濟南群康集團董事長於宏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和解後,企業有了再生的機會,用「起死回生」來形容非常貼切。和解協議主要以企業實際資產狀況為基礎,主方案是向每戶債權人償還本息合計數額的75%,資金主要通過自籌的方式解決。「總體來說滿足了絕大多數債權人的要求,今天有90%的人表示同意。」
對於這一成果,於宏昌感慨萬千,「大家想維護這個品牌,不願讓它消亡掉,想給它一個再生的機會。」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表示,「他們對群康這一品牌給予了最大的寬容,讓我們再生,不願讓我們就這樣丟掉市場,感謝廣大債權人對企業的寬容和理解!」他說,「計劃爭取明年三四月份生產」。
據了解,由於軌道交通佔道,位於大橋路6號的廠房已經在拆遷,目前群康集團正在積極選址,「待廠房選址完畢、設備安裝之後,600多名職工將全部回歸繼續工作,預計明年即可投入生產。」據於宏昌介紹。
鏈接新聞
群康食品破產清算案件和解成功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楊紫慧)9月29日,濟南中院組織召開濟南群康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群康食品公司)、濟南群康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群康實業公司)破產清算案第二次債權人會議,裁定對群康食品公司與群康實業公司實行合併破產清算,並同意兩企業與債權人進行和解。
此前在今年二月份,本報曾報道過由於互聯互保導致資金鏈斷裂,群康食品於2015年底被迫停產,2016年9月5日,濟南中院裁定受理兩公司債權人破產清算申請。
濟南中院的消息顯示,如果通過破產和解程序,盤活企業資產,科學規範經營,企業存在重獲新生的可能。考慮到以上因素,濟南中院民六庭在順利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的基礎上,指導監督兩企業管理人做了大量艱苦的調查核算、管理協調工作,對廣大債權人開展了耐心細緻的解釋勸導。
在第二次債權人會議上,應群康食品公司、群康實業公司管理人的申請,濟南中院裁定對群康食品公司與群康實業公司實行合併破產清算,並同意兩企業與債權人進行和解。


※國內18家聚氯乙烯樹脂企業因壟斷被罰4.57億元
※股指尾盤跳水滬指跌0.33%
TAG:新聞我知道了 |